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要闻

小儿泄泻应尝试中医敷脐疗法

来源:   作者:   2015-08-06 15:32:00

关键词: 小儿腹泻;敷脐疗法;夏秋季节;中医

  大众网青岛8月6日讯记者 王永强 见习记者 宿大祯 通讯员 于竹力)当小儿发生腹泻时,多数家长急于就诊西医,却忽略了西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而用传统的中医外治法“敷脐疗法”治疗泄泻无明显毒副作用,更适合低年龄段的儿童。

  夏秋季节小儿腹泻频发

  小儿泄泻多见夏秋季节,是一种常见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甚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多伴有腹痛、肠鸣等症状。大便检查可见脂肪球,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进食不洁或饮食不当、小腹受凉、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也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

  若受了凉,特别是小腹受凉,亦会导致腹泻。此类腹泻的特点是腹部咕噜作响,同时大便烯烂,原因是肠道因发炎而加速蠕动,同时将肠内尚未完全消化和吸收的食物,以及大量水分排出体外,因此排出不成形的粪水。

  另外一个引起夏季腹泻的主要原因即食物过敏,以致影响消化吸收,例如许多人因缺乏乳糖酵素,无法消化牛奶或乳类制品的乳糖。一但进食此类食物,便会腹泻。

  中医学上所谓的“脾虚泄泻”。若脾的运化呆滞,水液便积留在身上,即所谓的“湿”。肠内水份过多,会加速肠的蠕动,引致腹泻及大便烯烂。

  当小儿发生腹泻时,多数家长急于就诊西医,却忽略了西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而用传统的中医外治法“敷脐疗法”治疗小儿泄泻无明显毒副作用,属于“绿色”疗法。  

  你对敷脐疗法了解多少?

  敷脐疗法简称“脐疗”,是将药物放在脐中(神阙穴),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覆盖固定,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学认为,肚脐为人的生命之根蒂,胚胎在成形之初,就是靠脐带与母体相连,吸取营养才得以生长、发育,不断长大。

  肚脐的穴位名又称“神阙穴”。神阙位于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互为表里。“脐”和人体诸经百脉相连,与五脏六腑相通,是通向全身各部位的关键要道。如果把药物敷于脐部,药力会随经脉气血的流动而布于全身。

  小儿泄泻的五个证型

  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敷脐法治疗小儿泄泻,与中药内服法治疗小儿泄泻的机理相同,需要在中医辩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选用不同的药物。

  一、湿热泻:因感受湿热之邪所致。表现为起病急,泻势急迫,大便稀水样,色褐而臭,可见黏液,发热口渴等症。药用贴脐膏:炒车前子、炒鸡内金、葛根各20克。共研细末,每取上药适量,加鸡蛋清调膏状敷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5次为1疗程。

  二、风寒泻:因感受风寒湿邪所致。表现为腹痛肠鸣,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或伴恶寒发热等症。药用温中止泻散:干姜、艾叶、小茴香各30克,川椒15克,鲜生姜30克。前4味药共研细末,入生姜共捣烂如泥,并置布袋内备用。药袋加温,敷于脐部,并以热水袋熨之,保持温度,日夜连续用之,5日为1疗程,至愈为止。适用于风寒留中,或虚寒而致腹泻。

  三、伤食泻:因乳食不节,积于胃肠所致。表现为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夹有食物残渣或乳块,脘腹胀满,嗳气酸馊,不思乳食。药用芒硝10~15克敷脐,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用3日。

  四、脾虚泻:小儿脾胃虚弱或急性泄泻迁延日久损伤脾胃所致。表现为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夹有不消化乳食,多于食后作泻,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药用胡椒藿香散:丁香、肉桂各2克,藿香3克,白胡椒4克。共研细末,取1~3克,与温开水调糊,敷于脐部,胶布固定,每日1次。适用脾虚泻、脾肾阳虚泻、风寒泻。

  五、脾肾阳虚泻:脾虚泻日久损伤脾肾阳气所致。表现为粪质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久泻不止,形寒肢冷等症。药用暖脐散:白胡椒30克,公丁香10克,吴茱萸、肉桂各5克,苍术9克。共研细末,每次3~5克,热醋调糊敷于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外用热水袋加温,每12~24小时换药1次,连用3日。

  小儿泄泻大致分为上述五个证型。运用敷脐法治疗小儿泄泻,只要辩证准确,用药得当,不仅疗效快捷,简便易学,而且避免了服药之苦,易于小儿所接受,家长可在家庭中操作治疗。

初审编辑:祝新
责任编辑:王永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