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工厂、无废医院、无废学校……即墨区“无废细胞”建设快马加鞭

2024-10-15 16:40:3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夏倩

  大众网记者 夏倩 通讯员 刘海豹 青岛报道

  在位于青岛市即墨区蓝鳌路与青威路交会处北侧的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内,占地5000平方米的厂区里机器轰鸣,运输大件垃圾的车辆不断从各处驶来。“拆解后的各类材料将被分别利用——金属类材料集中送往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皮革织物及海绵类杂物集中送往焚烧发电厂用于焚烧发电……”青岛新城市安居物业管理中心负责人崔光明介绍道,拆解中心的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小时5吨,运来的大件垃圾将实现100%资源化利用。

  自去年4月份启动“无废城市”建设以来,即墨区坚持把“无废城市”作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多途径践行无废理念,向全区“无废细胞”建设单位和广大市民发出倡议,现场指导创建单位积极开展“无废工厂”“无废医院”“无废学校”等细胞建设,“无废城市”建设在即墨区各行各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由点及面,“小细胞”大作用

  走进“无废学校”,处处能感受到低碳环保的氛围,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与实践、生物多样性教育园地、变废为宝等环创活动……

  在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随处可见“无废”理念和孩子们互动的场景。“去年分好类后的垃圾卖钱买了菜籽,同学们种下,长出的小菜蹿得很高,今年孩子们都铆足了劲做好垃圾分类。”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副校长李锋介绍,学校组织同学们通过开展垃圾分类比赛、绿色循环利用主题班队会、手绘宣传画展、手工作品展等活动,秉持节约用纸、节约用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餐“五节约”理念,不仅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更将绿色循环利用理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心中。

  “打造互生互长的生态教育环境,唤醒孩子亲近自然之心,让‘无废’理念融入学校的各个角落。”李锋介绍说。

  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是全区“无废细胞”建设的佼佼者,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绿色发展理念内容,推动在校园中达成废弃物的“可见、可减、可用、可消”,最终实现整个校园“废物产生量减少、资源充分利用、安全处置”。

  在典型的带动下,截至目前,即墨区共有79个“无废细胞”参与创建,其中,“无废学校”32个,形成典型经验相互促进的创新格局,使即墨区“无废城市”建设进一步广泛化、生活化、具体化。

  “我区在建设‘无废城市’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无废细胞’示范带动的‘领头雁’作用,保持由少到多、由点及面的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良好局面,让典型引领作用不断强化。”青岛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即墨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周涛表示,通过多层次立体推进“无废细胞”建设,让“无废”行为在生活工作中广泛践行,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技术攻关,生产方式更“绿色”

  绿色发展转型关键在技术创新。作为青岛市汽车产业的发展高地,如何有效地将“无废城市”建设与汽车行业生产相结合成为即墨区的首要课题。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力求破题,重点攻关固废减量,从科技创新方向入手积极探索,不断尝试。

  “涂装工艺是汽车生产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实施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量占汽车生产过程中的80%以上,涂装车间单条产线年危废产生量200余吨。”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环保卫生室主任邢志凯介绍道,通过实施涂装生产线的环保升级改造,将原来用于漆雾补集的湿式文丘里结构改造成干式大纸箱工艺结构,消除了弃渣的产生,整体危废产生量降低98%以上。

  据悉,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近年来紧抓技术攻坚建设“无废工厂”,累计投资1.2亿元,实施改造项目15项,平均每年可实现固态废弃物减量400余吨,碳减排4000余吨,通过固废减量企业每年取得经济效益约50万元。

  打着“绿色”的旗号,“无废理念”在工业领域不断深化推广的同时,还将触角伸向了农业生产。

  在即墨区蓝村街道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今年夏收小麦单产较去年提高32.7%。粮食高产的同时,秸秆产生量也大。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秸秆打捆离田、综合回收利用”正在这里得到不断推广。

  “一亩小麦可离田秸秆150公斤-300公斤,一亩秸秆可为园区带来5元收入,小麦离田不光对下茬作物好,还能为我们带来一笔不少的收入!”青岛春秋永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德生高兴地说。

  即墨区常年种植小麦和玉米60万亩次,蔬菜15万亩次。针对每年收获季都会产生的大量农作物秸秆和蔬菜尾菜的情况,即墨区结合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建设了两处生物堆肥核心示范区和六处分散堆肥点,四年来共带动消纳周边小麦玉米秸秆6万余吨、蔬菜尾菜4万余吨,生产堆肥10万余立方米,培肥地力5万余亩,既减少了秸秆焚烧隐患,又能够变废为宝,让过去犯愁的“生态包袱”变为抢手的“绿色财富”。

  多点开花,“无废文化”扎根即墨

  在即墨古城,地上停车场数十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方便市民低碳、绿色出行;在即墨区市民服务中心餐厅内,“光盘行动”“按需选餐、适度适量”“不剩菜、不剩饭”等标语随处可见;在即墨区金口镇,“组分类、村收集、镇压缩、区焚烧”一体化垃圾清运链保障全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在潮海街道文昌居北区,一场“无废城市”建设公益宣讲正在开讲……

  即墨区在“无废城市”建设中,以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推动“无废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局面和氛围。

  今年夏天,即墨区啤酒嘉年华和青岛海泉湾啤酒艺术嘉年华顺利举办。在啤酒节期间,青岛市即墨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发出“共创‘无废’即墨,共享绿色啤酒盛宴”倡议,向游客普及绿色低碳知识,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同时,啤酒节还积极引入绿色交通、绿色餐饮等低碳生活方式,让游客在享受啤酒盛宴的同时,也能亲身体验到绿色低碳带来的美好生活。

  不止在学校、机关、工厂,在即墨区多家医院,“无废文化”同样浓厚。为了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合理、有效的管理,即墨区中医医院制定了详细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包括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等各个环节,同时成立专门的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并通过制定明确分类标准、加强医务人员培训、配备专业医疗废物收集容器等方式,确保医疗废物准确、高效分类收集,以及安全储存和运输。

  在即墨区第三人民医院,智能医疗废物信息系统成效明显。通过建立系统完备、高效智能的现代化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即墨区第三人民医院实现了医疗废物产生、收集、暂存、移交、处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自2022年运行以来,即墨区第三人民医院对清运医废垃圾做到医废管理分类、交接、转运等环节闭环式管理,全程监控、追踪溯源。北安卫生院则通过引入智慧监管系统,安全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处置过程全透明可追溯,可回收物无害化处理规范回收,有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建平台、强政策、落项目、聚资源……在“无废城市”创建工作上,即墨已初步形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低碳化”综合治理的“即墨模式”,实现由“建设”向“建成”的跨越。

初审编辑:李孝堙

责任编辑:苏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