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资年均万元特长生20万堪比出国留学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3-06-09 11:18:00
今天是2013年夏季高考的最后一天,随着最后一个科目考试的结束,众多家长也将稍稍喘口气,12年来与孩子共同奔赴高考的脚步也将告一段落。12年来,除了每天为子女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家长们也成为了孩子教育投资的绝对保障。记者发现许多家长在考点外聊起了多年来的教育投资,年均花销万元已经成为了家长们较为普遍的共识,而记者采访中有的家长甚至喊出了12年花销超过40万元的惊人数字。
找老师辅导一年就花费7万
在19中考点外,当考试开始后,大部分家长纷纷散去,而家住九江路的考生家长刘艳华却一直守候在外,等女儿出来再接她去吃饭。实际上,像这种陪考,她早已经习惯了,因为这些年来,她陪着女儿不知奔波过多少地方:上辅导班、参加演出、赶场参加艺考……“以后千万别让孩子学艺术了,这些年感觉家底都要被掏空了,费钱又费神。”说起这些年的经历,刘艳华一肚子的苦水。她说女儿从小嗓音条件不错,她自己又喜欢唱歌,所以6岁多时,就把女儿送进了少年宫学习唱歌,既然女儿有这个音乐天分,他们就想好好栽培她,还给女儿买了钢琴,专门找老师教她弹钢琴。
“辅导班上的花费占了大头。”刘艳华说,女儿上艺校,一年的学费就是7000多元,由于女儿学的是民歌,因此经常找课外老师辅导,一节课少说也要几百元。“这么多年来,我还真从没仔细去算过,在她教育上花费了多少钱,但是粗略算起来,至少有40万了。”刘艳华说,为了让孩子多一些锻炼的机会,她还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演出,最费钱的时候还是这两年,为了让女儿得到更好的培养,她托各种关系到北京一些顶尖音乐大学找名师辅导,一节课40分钟就要上千元。
刘艳华说,在艺考前的近一年中,女儿一周要坐高铁去北京两次,早上坐车走,上完课才接着坐车回来,经常到家都是10点多了,这样一年下来,光交通费和辅导费就要7万多。“我和老公下岗后,老公自己做生意,我就成了全职妈妈,包办了女儿的一切。”刘艳华说,由于光学音乐,女儿的文化课都落下了,高考前为了突击文化课,又找老师辅导,这钱花得跟流水似的。刘艳华坦言,其实现在要算起来值不值得,似乎用金钱也没法去衡量了,好在女儿通过了中国音乐学院的考试,如果文化课能通过,那么这么多年的付出也算是有回报了吧。
培养特长生多花13万
“花多少钱都值,只要孩子能进好大学,学个好专业,能靠花钱和努力把功课补上,我们很知足了。”昨天上午,记者在17中考点外遇到考生小罗的母亲马女士,从孩子上初二开始,她就开始张罗孩子高中借读和学民族乐器的事情,前前后后比普通学生多花出去了13万元,虽然让家里的经济负担加重,但为了孩子,马女士认为一切都值得。
考生小罗今年18岁,从初中时成绩就不太理想,一直处于班里的中游,“这个成绩很危险,很难选到好的学校和专业,所以我们打算提前准备,而且也获得了儿子同意。”马女士告诉记者,当时有朋友介绍了一个音乐老师,教的是民族乐器,让小罗自己选,结果他选择了长笛,也确定了自己未来能多一条路子去上大学。
说起额外的花费,马女士说,孩子从上初中开始,多花出来的钱主要是四个方面,学艺术、借读费、补课费和艺考花费。“学艺术是花钱的大头,到现在已经连续花了5年多,总费用差不多5万元。”马女士说,收费是按课程数量来算,一开始每节课100元,到高二时涨到了200元,教的东西越来越深,因为老师本身是大学教授,水平很高,也懂得孩子的心理,“收获最大的是孩子热爱学习乐器,真正成了他的特长。”
马女士花出去的最高一笔费用,是小罗上高中时的借读费,虽然学籍在原四方区的一所高中,但为了选择好学校且离家方便,马女士和丈夫为孩子找了市南区一所高中借读,“借读费花了4.5万元,一次性交上,而且原学校每学期800元的学费也不能少。”马女士说,这笔钱不能不花,因为本来孩子成绩就一般,环境相比之下更加重要,即便起不到什么促进作用,至少不会更差吧。
升入高三后,小罗变得更加忙碌,但他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四处赶考,而是锁定了三所高校,上海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和青岛大学,“乐器的考试对状态要求挺高的,弄得太累反而没意思,不如精选几个合适的学校。”马女士说,经过一番努力,小罗获得了其中上师大和青大的专业合格证,上海师范大学除了要求获得专业合格证外,高考成绩还要占30%的比例,赶考的过程中,马女士又花了两万多元,“虽然专业成绩高,但文化课也很重要,第一选择是去上海。”马女士说,为了文化课提分,她给小罗安排了英语、地理、政治的辅导班,这几门课成绩提升会比较快,而整个过程中她又花了一万多元补习费。
外地租房给孩子陪读
“我没有给她设定特别的目标,报考哪所学校都要看她的成绩,高分就搏一下名校,分数低就稳当一点,选择一所差不多的学校就行。”在青岛1中考点外,刘女士已经“陪”了两天,从6月6日下午,女儿到考点看完考场后,母女俩就在考点附近的一家商务型酒店住下,准备好了三天的“战役”。
提起这些年给女儿的教育投资,刘女士可谓是非常舍得投入。刘女士的女儿从5岁起开始学习弹琴,但只是作为一门爱好,没有因此挤进特长生的行列而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学费。“到了中学就开始报各种辅导班,没办法,别的孩子都要学,我们也不能落下。”刘女士说,女儿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学校教的各种知识基本在课堂上就能消化,有了更充裕的时间,便报名一些辅导班,为的就是“拔高”,一个月下来一两千元的额外花费在所难免,但相比较高中阶段,这笔花费也算不了什么。
刘女士的女儿从进入高中后,为了提高相对较弱的数学和物理两个科目,首先报了这两个科目的辅导班,每周一堂课,一个学期下来就得几千元,加上女儿平时在学校的吃、住费用,一年下来两万元打不住。自从女儿进入高三阶段,刘女士干脆拿出了更大的投入。“高三很关键,她所在的学校已经算是青岛市区数一数二的学校,但我觉得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所以我把她送到了外地的一所高中借读。”刘女士最终把女儿送到外地一所高中,一年的借读费用为1.2万元,但毕竟女孩子一个人在外不放心,刘女士干脆在当地学校周边租下了一套套三房子,家里老人专程陪读,每天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仅这套房子一年的房租就达到了3万元。“我也算过这笔账,如果在本市读高三,还得给孩子报辅导班,这一年下来也得不少钱,反正就一年的冲刺,孩子能坚持,我们做家长的掏点钱也就不能再计较了。”刘女士说,除了借读费、房租、生活费用,学校会给学生购买各种复习资料和模拟试题,这些对孩子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本试题就是几十元,一年下来几十套就得好几千元钱。
刘女士大体计算了一下这些年给孩子的教育、生活等各种投资,平均每年几乎达到了两万元。
原标题:教育投资年均万元 特长生达20万堪比出国留学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