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蓄势待发 虚拟信用卡仍被看好
来源:中证网 作者: 2014-04-02 08:58:00
阿里、腾讯联手中信银行拟推虚拟信用卡业务被紧急暂停,成为前段时间银行圈内热议的话题。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对于虚拟信用卡只是暂停并未终止,中信银行等也没有放弃发展虚拟信用卡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多家上市银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其他股份制银行纷纷表态等监管部门厘定清楚规则后,也将推动虚拟信用卡。
银行积极跟进
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近日在该行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示,面对央行的紧急叫停,中信银行表示出理解,同时也透露出继续完善虚拟信用卡的决心。“我非常理解央行对于类似于虚拟信用卡等新工具的应用提出支付、安全和功能上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他透露,中信银行还在进一步和监管部门沟通,有决心继续推动各类网络产品的创新。
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也于近日表态称表示看好虚拟信用卡业务。“对于招行,虚拟信用卡的技术问题并不存在,等待监管部门明晰规则之后,招行会积极参与。未来,招商银行的互联网战略重点是平台、客户体验和大数据。”他还表示,“金融信用是以银行为主体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的信用方式,商业信用是以企业为主体,如赊账、分期还款。金融信用有货币创造功能,将影响整个社会,其本质是货币交易;而商业信用仅在企业内部交易,本质是商品交易。”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只是为其按下了“暂停键”,而并未画上“休止符”。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多个场合表示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对余额宝等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会更加完善。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认为,“虚拟信用卡是对信用卡发卡方式和渠道的创新,是实体信用卡去介质化的一次尝试。”通过互联网对信用的挖掘,不仅能为参与机构带来庞大的信用消费及服务市场,更能帮助消费者通过信用,获得更多的金融创新服务。
券商分析人士称,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旨在建立一个有监管的更为健康的支付环境,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目前不少互联网企业竞相涉及互联网金融,提供更为方便的线下支付方式,创新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等。由于庞大的用户数,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迅速已逐渐触及到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随着用户规模和资金规模的日益扩大,央行加大监管力度亦属情理之中。
境外虚拟卡也受监管
专家表示,金融行业在任何国家都是受到严格准入限制的行业。美联储达拉斯分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健认为,虚拟信用卡与普通信用卡的本质完全一样,这种放贷行为需要接受央行一定的监管,从而避免造成系统性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由于这些影子银行没有受到监管、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遭市场挤兑,造成金融市场的巨大崩溃。为了防范中国在未来出现这种‘影子银行’挤兑的情况,央行对这种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监管,则是非常必要。”
从境外市场虚拟信用卡的发展来看,主要分为银行发行和第三方支付发行两种。前者有花旗银行和香港恒生银行,后者最典型的是PayPal。
据了解,2000年3月,香港恒生银行推出首张虚拟信用卡专供网上购物。该卡信贷额度仅3000元港币,原因是不少信用卡客户担心被盗刷,因此金额比较小。2002年,花旗银行向其信用卡持有人提供名为“虚拟信用卡账户”的免费软件。为避免上网购物时信用卡资料泄露,花旗银行首次使用了一项网上购物信用卡保密技术。持卡人下载该软件后,再上网购物时,电脑会随机生成一个虚拟信用卡号,隐藏真正的卡号,每次网上购物后该虚拟卡号就自动作废,非持卡人因而无法通过网络窃取信用卡资料。
而PayPal的虚拟信用卡服务,则提供给那些使用PayPal支付工具但在不支持PayPal的网站上交易的用户,帮助他们快捷、有效购物。
责任编辑:安玉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