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五大“地雷”现状——从年报看银行业风险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诗平、吴雨、苏雪燕 2014-03-31 08:58:00
新华网北京3月30日电(记者 刘诗平、吴雨、苏雪燕)过去一年多来,银行业的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备受人们关注,甚至被视为“地雷”。与此同时,银监会年初部署2014年工作时,产能过剩风险也被格外重视。那么,银行业的这些“地雷”都排掉了吗?正在陆续发布的2013年上市银行年报透露了什么信息?
平台贷款风险:总体可控隐患不少
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末,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同比下降943亿元,不良率降至0.15%;中行2013年平台贷款余额3535亿元,同比下降11.24%,不良率0.32%;平安银行平台贷款余额387.58亿元,较年初减少3.89亿元。浦发银行也表示,2013年“平台贷款业务整体运行稳定,风险可控”。
“今年将高度关注地方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三大类贷款的资产质量。其中,地方融资平台类贷款中今年到期的贷款占27%,目前我们正在逐笔排查。”中行行长陈四清说。
业内专家指出,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但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近两年多来,平台债务处于集中偿还期,部分地方因地价、房价涨幅回落,财政收入增速明显下滑,一些中西部地区平台、低层级平台面临较大偿债压力。同时,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部分地方违规融资、违规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
“对平台贷款风险既不可操之过急,又不可掉以轻心。”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最近撰文指出,银行业要切实做到短期应对处置措施和长效机制建设有机结合,审慎稳妥地缓释和化解风险。
房地产贷款:结构性风险压力加大
去年多家银行或通过调整信贷投放倾向,或通过存量贷款收回再贷方式,调整其在房地产领域的信贷存量与增量。
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末,工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4841亿元,较年初减少86亿元,不良率0.72%;中行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3115亿元,占整个公司贷款比重的7.43%,不良率0.32%。
工行首席风险官魏国雄表示,房地产主要是结构性风险,某些城市、楼盘、户型、开发商会有一定风险。工行在房地产信贷把握上,采取总量控制、结构优化。
专家认为,随着市场分化加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风险正在加快暴露,银行房地产贷款及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贷款总额占据一定比重,房地产市场变化将对这部分资产质量产生冲击。
尚福林强调,银行要高度关注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开展动态压力测试,继续强化“名单制”管理,及时预警预判,及早制定风险防控预案,严防单体风险传染和扩大。
影子银行风险:疏堵结合严防范
对银行业而言,影子银行业务主要是盯防不规范的理财产品、不审慎的信托业务、融资性担保和小额贷款。
年报显示,2013年各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均有较大增长。一些银行理财业务为规避监督和实现监管套利而成为影子银行产品。
业内专家同时认为,银行业表内外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快速增长,存在系统性风险隐患。
“影子银行一方面要关注,另一方面不要过度担忧。”工行相关负责人在年报发布会上说。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宜疏堵结合、趋利避害,促进影子银行业务规范发展。
流动性风险:管控能力亟待加强
去年6月份发生“钱荒”,四季度银行间市场再度出现流动性趋紧。随着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因素日益复杂多样,流动性风险的隐蔽性和传染性显著增强。
多家上市银行高管表示,从长期来看,随着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大,流动性风险的隐患在逐渐增加。
专家认为,流动性风险将是未来银行面临的较大风险,目前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总体上还未能很好地适应业务模式和风险状况的变化。
“工行下一步的流动性管理首先是管好资产负债表,同时发挥好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魏国雄认为,2014年银行流动性状况会好于去年,一是银行经历了两次流动性紧张的教育,二是央行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升。
产能过剩贷款:风险暴露阵痛期来临
陈四清表示,中行1885亿元产能过剩贷款主要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2013年同比下降7.8%,不良率为0.75%。工行年报显示,至2013年末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余额减少199亿元,不良率为0.79%。
“我们明显感觉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特别是在制造业、钢贸等行业方面。”农行风险总监宋先平说,下半年农行在长三角地区的不良贷款率反弹至1.09%,部分不良贷款“重灾区”,如浙江不良率为1.5%。
随着产能过剩行业加快调整,部分行业和地区信用风险加快暴露。业内专家认为,短期内银行将面临阵痛,对“两高一剩”产能分布密集、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重的省份,信贷风险将进一步显性化。
“2014年我们要打一场保卫资产质量决胜的战争。”陈四清说。
责任编辑:安玉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