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理财多忽悠 部分金融机构急功近利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2013-09-09 10:48:00
养老理财是值得开发的“富矿”。但“忽悠”现象的存在,表明部分金融机构与从业人员目光短视,急功近利。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是金融市场的通行规则。金融机构应珍惜眼前的市场机遇与潜能,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养老理财特点,设计出能真正满足老年投资者需求的产品
老有所依,是当下许多中国人考虑的大事。当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开始考虑养老问题时,流传几千年的“养儿防老”似乎已不再现实。于是,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其他的养老方式,如社会养老,以房养老等。理财养老作为一个较新鲜的理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养老理财是值得开发的“富矿”。老年人辛苦一生,或多或少会有些积蓄,加上每个月的退休金,以及孩子孝敬的生活费,手头可供理财的钱往往可观。退休以后闲暇时间也多了起来,理财能让生活更充实。理财所得的收益还可以弥补社会养老、医疗保障的不足,提升生活品质。有时间,有闲钱,有动力,老年人其实是理财需求相当大的群体。正因为此,近年来,各金融机构盯住这一“银发市场”,推出不少养老理财产品。然而,这其中鱼龙混杂,有些机构利用老年人风险意识淡薄,容易被忽悠、被劝说的特点,兜售了很多根本不适合他们的理财产品。
忽悠之一是忽视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进入老年,就不再是适合冒险的阶段。养老理财,必须稳字当头。收益可以不是很高,但应当稳定可预期。股票、基金等高风险投资,老年人不是不可以参与,但不能成为其理财主渠道。有些金融机构向老年人推出所谓结构性投资产品,产品设计复杂,还涉及金融衍生品交易,其实就是在境外股市做投资。用历史数据算,似乎是“高收益,低风险”,让老年人大量购买。然后,投资者买进去后才发现,当初宣传的收益不但不能实现,反而亏了钱。
忽悠之二是不顾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年轻人做事,可以奔着10年、20年后的远期目标。就理财来说,现在投资,若干年后再拿本钱和收益,这对年轻人或许可以,却不适合老年人。曾经有报道说,一位73岁的老人去银行存款,却被劝说买了一种分红险,当时销售人员描绘得天花乱坠,后来详细了解才知道,这份保险每年缴2万元,5年累计投资10万元,然后还要再等5年才能领取。也就是说,老人得等到83岁时才能用得上这笔钱。这样的理财听起来就像一个笑话。
忽悠之三是营销“画大饼”,其实一场空。与年轻人相比,老人的风险识别能力较低,更容易相信别人。加上新型理财产品层出不穷,老年人缺乏相应知识,容易成为理财陷阱的主攻对象。有一家保险公司在举办产品说明会时,销售人员信誓旦旦表示,公司几千亩养老社区已开工,只要凭借保单就可以入住。事实上,这个社区根本还是没影的事,产品条款中也并未注明投保后有入住资格,这样的行为实质就是欺骗。
现实中的“忽悠”远不止上述三例。这表明部分金融机构与从业人员目光短视,急功近利。如此“短线”行为,不仅损害了行业形象,影响了整个市场的发展,也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是金融市场的通行规则。金融机构应当珍惜目前的市场机遇与潜能,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养老理财的特点,设计出能真正满足老年投资者需求的产品。这才是长远发展的正道。
此外,养老理财要让更多人受益,也需要大环境的配合。以养老金进入股市为例,虽然近些年一直有人呼吁,但由于股市缺乏长期稳定回报机会,此事仍遥遥无期。再比如,银行储蓄是老年人的主要理财方式,但存款利率依然没有市场化,利息长期跑不过通胀,手上的钱越理越“缩水”。可见,只有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市场环境不断成熟之后,养老理财才会真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责任编辑:祝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