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引导两手抓 党建业务双孵化 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

2017-11-14 13:5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中共市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刘华中

  近年来,社会组织迅猛发展,承担着大量由政府转移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为了更好的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市北区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培育引导两手抓、党建业务双孵化”,推动了党对社会组织的有效覆盖和有效引领,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一大批孵化成熟的社会组织活跃在社会治理一线,成为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服务群众质量的重要力量。
  一、坚持条块结合、区域兜底,着力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体制不顺、职责不清,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要害问题。为此,区里从搭建工作平台、明确隶属关系入手,理顺社会组织党建体制机制,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业务主管单位具体负责、街道社区全面兜底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在区级层面,依托组织部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加强对全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工委办公室设在组织部,配备了3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采取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形式,对社会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进行了明确:民政局党委负责社会组织管理局局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司法局党组负责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的党建工作;教育局党委负责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党建工作;卫计局党委负责民办医疗机构的党建工作;区直党委、党组负责本单位主办的社会团体的党建工作。每个街道都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分管副书记任书记,将一些相对分散、规模较小、服务社区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全部纳入统一管理。
  二、坚持分类指导、同步推进,着力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社会组织类型多样,党员流动强、变化快,党组织的组建和组建后保持稳定、继而发挥作用的难度较大。工作中,我们注意将扩大覆盖面与提高覆盖质量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力求实现全领域有效覆盖。一是全面摸底建台帐。去年以来,在全区开展了两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摸底调研,安排专人通过电话登记、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全区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普查;设计制作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登记表,逐户登记,做到“五个清”,即:运行情况清、职工队伍情况清、党组织设置清、党员队伍情况清、负责人情况清,建立完善了工作台账,定期维护更新。认真落实中央“两个覆盖”集中推进意见和省委组织部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以15人以上实体性社会组织为重点,研究制定了集中推进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进度安排和责任人。二是多种形式抓组建。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对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社会组织,及时单独建立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依托业务主管部门和街道党工委建立联合党支部。针对部分社会组织成员中兼职人员较多,且工作重心以原单位为主的实际,按照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全程作用”模式探索建立“兼合式”党组织。三是精准发力扩覆盖。对党员人数少或没有党员、暂不符合组建条件的,按照就近方便原则指定一个社会组织党组织进行结对联系,联合开展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其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创益工场建立创益中心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联络员的作用,对入驻孵化基地的党员和流动党员进行托底管理,通过工、青、妇等组织先行的办法开展党的工作。对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坚持做到“三个同步”,即登记时同步采集党员信息,年检时同步检查党建工作,评估时同步将党建工作纳入指标体系,督促推动社会组织及时成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
  三、坚持政治引领、强化服务,着力提升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着眼于增强社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立足职工群众需求、突出社会组织特点开展党的工作,以党建为引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一是“党建+公益”工作模式抓引领。区里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投入300万元建立了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创益工场,入驻社会组织43家。我们及时跟进建立党组织,进行重点培育,帮助打造了“红纽带”社会组织党建品牌,指导创益工场党总支开展了“奔跑吧党员” “党员沙龙”等形式新颖的党建公益活动,增强了吸引力和影响力。入驻社会组织温心计划党支部探索形成了“1+2+N”党建模式,即以1个支部为中心,2支专兼职党员队伍为羽翼,引领N名党员志愿者发挥作用,目前已经辐射带动党员志愿者2000余名。二是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抓规范。抓好社会组织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主题党日制度,每周固定半天、每月固定一天,以支部为单位集中组织学习、开展活动,以此为依托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抓好社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区司法局在律师事务所推行“8-1”律师益民模式,党员律师每天从8小时内拿出1小时专门从事免费法律咨询。各街道注重发挥社会组织人才优势,组建了60余支、500多人的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便民服务月”“志愿服务大集”等主题党日活动。三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抓提升。要求每个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和街道党工委都要培育1—2个立得住、学得来、推得开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力争用三年的时间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对于有影响示范带动作用的,给予奖励,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从区管党费拿出五万元对创益工场党总支进行了奖励。培育的社会组织标兵单位——红十字老年护理院,作为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在全市进行了巡回宣讲,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其他社会组织实现党建工作整体提升。
  四、坚持政府搭台、项目运作,着力激发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生机活力。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加大投入,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一是扶持培育助孵化。研究制定了《社会组织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及使用办法》,投入300万元开展了首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扶持优秀公益创投项目36个。加快区街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创业园、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统筹利用区、街孵化基地、特色楼宇园区、街道社区活动中心等资源。今年,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创益工场建立全市首家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培训基地,免费向全市社会组织开放,实现共有共享。二是骨干队伍双培养。加大在社会组织负责人、管理层和业务骨干中培养发展党员的力度,通过学习教育、专题培训、主题活动和“传帮带”等方式,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有计划地选派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骨干党员参加各类主体班次和业务培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两年来,共有67名社会组织员工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2人发展为预备党员,党员成为社会组织中的骨干力量。三是政策引导促成长。从2009年开始探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重点扶持与社区治理和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专业调处类社会组织。随着近年来市北区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因房屋征收带来的家庭纠纷和矛盾也逐渐增多。区委区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每年拿出20万元,购买社会组织——姜东经济纠纷调解室服务,在多个棚户区改造集中片区设立“法律咨询室”,成为全区棚改工作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第三方平台。去年以来,区街两级投入8500余万元为老年人、新市民子女等特殊人群购买日间照料、就业辅导、法律援助等服务100余项。其中,仅“e家养老院”一个项目就承接政府服务500余万元,为300余名老人提供专业居家养老服务达9万多个小时,成为我区为老服务力量的有效补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