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党组织领导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研究

2017-11-14 13:4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中共青岛市市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刘华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各类群体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一些诸如城市流动人口剧增,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老城改造、劳资纠纷、物业管理等社会矛盾日益增多的问题也集中凸显,给基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在基层”。基层治理是国家的基石,实现国家洽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各地实践已反复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党组织总揽全局、上下衔接、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才能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保证。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市北区委立足老城区、老工业区实际,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围绕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建立“六联六化”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了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一是组织联建、领导体制扁平化。推行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大党委”制,建立兼职委员制度。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打破单位、行业之间的组织隶属关系,选聘了525名热心社会公共事务、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威信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在封闭小区,把物业公司负责人、业务会主任吸纳到社区“两委”班子中,实行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条块联动的区域化党建领导体制。
  二是事务联商、运行机制规范化。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由兼职委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研究解决辖区内社区党建和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重要事项,遇有紧急事项,随时召开,确立事项办理情况及时沟通反馈。建立共驻共建双向承诺制度,驻区单位党组织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阵地支持等方面向街道社区党组织作出承诺,街道社区从提供治安管理、环境卫生、政策咨询等服务方面向驻区单位作出承诺。
  三是党员联管、作用发挥常态化。建立社区在职党员工作站,组织居住在社区但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按照组织关系、活动关系、区域关系、行业关系等多种形式,组建“区域统筹、活动灵活”的各类党员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集中性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在职党员双向联系反馈制度,每年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反馈其在社区的表现情况,激发在职党员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良好局面。
  四是活动联办、工作载体品牌化。围绕创新工作载体、提高服务水平,辖区内所有党组织通过现场观摩、理论研讨等形式,共同参与星级品牌联创活动,培育了“365党员工作室”、“有事找党员”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市、区级党建品牌。区域内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共同设计党建工作载体,组织开展了以联社区促服务、联企业促发展、联居民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促”活动,通过定期联系企业、入户走访,记录民情日记,在职党员帮助企业、社区和困难群众解决融资、项目立项、道路整修、就业就医等实际困难。
  五是服务联众、服务群众长效化。在街道设立民情服务中心,在社区设立民情服务站,在居民楼栋、商务楼宇、集贸市场、工业园区等设立民情服务点;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要素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网格员走街入户查房民情、收集民意、排查隐患,依托网格化信息平台,迅速反应、及时处置、精准服务。充分发挥驻区单位人才优势,组织辖区医生、律师、教师等组成专业化服务团队,努力打造主体多元化的服务队伍。
  六是资源联筹、投入保障最大化。建立以区财政为主体、区管党费和街道等其他投入为补充的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经费保障机制。逐年增加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建设费用,社区办公和活动经费提高到每年每个社区15.7万元,社区工作者月平均工资达到4477元。通过驻区单位资金支持、资源共享及租赁、购买等多元化筹资方式,引导驻区单位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内部设施和服务职能面向社区居民开放。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实践证明,以“六联六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有效整合了辖区各类资源,凝聚了共建合力,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明显增强。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组织体系理顺方面,党组织设置与城市产业布局、行业分工和党员流动特点还不太适应,现行的兼职委员制、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等体制机制虽然在区域化党建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大多还是处于一种“联谊式”、“人情式”、“援助式”的发展状态,驻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的内生动力不足、制度性安排不够,实质性的共治内容和项目不多,发挥作用不充分;在党建领域覆盖方面,一些城市新兴领域,特别是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等非公经济组织集聚的领域,党组织活动不适应、不符合甚至明显滞后此类党员的工作生活特点,对党员群众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还有不少盲区和空白点;在新技术运用方面,数据信息条块分割,难以共享,使得区域信息数据存在部门化约束、条块间分割的情况,影响了信息共享、资源互通、管理互联。信息化手段在社区党建中应用不广,基层党组织难以及时把握党员群众动态。在人员力量配备方面,基层社区工作者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整体工作水平不高,区域统筹能力不强等等。
  今年,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提出,要树立城市基层党建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基层治理的路径。从街道社区党建到城市基层党建,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实践创新,是对党建规律认识的深化,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极大丰富和拓展,为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首先,城市基层党建体现了共享、开放的发展理念。以垂直管理为主的传统单位党建和以属地管理为主的传统社区党建体制,管理上条块分割,内部“自我循环”。城市基层党建要求打破封闭运行和条块分割的传统模式,在城市构建一个开放的空间结构,不分级别高低、不论隶属关系,将城区所有基层党组织纳入整合范围内,实现资源共有共享、信息互通有无。其次,城市基层党建符合社区党建工作融合性、系统性的特点。各领域党建工作在城市社区交汇,社区党组织和区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多元党建主体、多项党建工作在城市社区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必须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实现同时发力、同向发力。最后,城市基层党建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城市基层党建强化了党组织对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中介组织、社会组织等各种服务主体的指导和引导,真正将服务的理念融入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现了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到服务的功能转变,居民群众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增强了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三、有关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具体来说,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
  一是优化机构设置、完善街道职能,提升街道党工委区域统筹协调能力。城市基层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委是“一线指挥部”,街道党工委是“龙头”,社区党组织是“战斗堡垒”。目前,通过建立基层党建述评议考核等制度,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三级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但街道党工委横向区域统筹方面仍是一块短板。强化街道区域统筹能力,首先要重新定位街道职能,回归“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的职责,由注重“向上对口”转变为更加注重“向下对应”,由注重“对上负责”转变为更加注重“对下负责”,重新优化街道机构设置,逐步剥离与区域管理服务无关的事务。同时,配合街道职能调整,一方面推行“权责一致”,将服务资源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落实好街道的“事权、财权和用人权”;另一方面,对暂时仍由职能部门提供的服务资源和管理力量,赋予街道一定的考核督办权限,提升街道在区域统筹中的话语权。
  二是打破“条块分割”现状,提升共驻共建水平。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能否实现互联互动、共建互补,是影响城市基层党建的瓶颈问题。目前基层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以垂直管理为主的传统单位党建和以属地管理为主的传统社区党建两种体制,管理上条块分割,内部“自我循环”。提升驻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进行顶层制度设计,打破行政隶属壁垒,不分级别高低、不论隶属关系,都通过党组织的纽带连接起来,将驻区单位参与区域党建工作作为评树先进、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要找好双方价值取向的“共通点”,只有在活动载体、活动成效方面达成互利共赢,共驻共建才有基础、才能长久。
  三是管理与扶持并重,扩大新型领域党建工作覆盖。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是一个难点,就党建抓党建难以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多部门联动共同发力。一方面要抓好管理,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注册登记时就把好“进口”,比如依托工商、税务、民政等监管部门,将党组织和党员等党建工作情况纳入非公组织“登记申报、年检年报”范围,实行动态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在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等非公组织聚集区建立党建服务中心,整合相关职能部门资源,为非公组织提供一揽子的政策、资金和专业培训等支持,从而提升区域党建服务中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比如,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组织培育和支持的力度,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规范购买服务机制、流程和绩效评估办法,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四是加强社区工作者的选拔和培训,提升社区工作队伍能力水平。基层工作队伍,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落实者和引领者。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总是基层工作队伍建设。要针对目前社区党组织书记普遍年龄偏大、青黄不接的问题,提早选拔和培养一批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群众工作能力强、热心社区工作的人选。要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研究个人成长发展路径,确保优秀人才能留下来、安心工作。要结合当前社区发展形势,定期开展法律法规、信息技术、居民自治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群众工作能力。
  五是借力“互联网+”,依托网格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作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一种改革和创新,网格化管理不仅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城市管理手段,也是有序反映和协调群众多层多样利益诉求的社会治理方式,是解决条块矛盾、条条协作的重要突破口。现阶段,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主要集中在与居民群众基本生活直接相关的城市管理、城市监管、街面治安领域。随着形势发展变化,逐步纳入适宜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的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最终形成区域互动、数据共享、信息共联的基层信息化格局,做到情况动态掌握、资源有效利用、诉求及时回应、问题快速处置、服务精准有效、管理扁平高效,为基层党建插上信息化“翅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