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便民”与“扰民”的两难困境——市北区治理马路市场的初步实践

2017-11-15 13:5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市北区委书记 郑德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他特别强调:“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马路市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产物,是各地城市管理普遍面对的难点问题,考验着地方政府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如何破解马路市场整治难题?市北区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加强制度管理、方法创新和责任落实,着力破解“便民”与“扰民”两难困境,马路市场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市北区马路市场问题的形成机理
  马路市场问题形成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动因,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治理难题,走出“治理反弹”怪圈,前提是查清问题产生的机理,继而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作为青岛市主城区地理中心和传统老城区,市北区马路市场问题的产生既受马路市场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所支配,也有着城区自身的特殊原因,主要从五个维度看。
  一是从人口规模结构看,市北区总面积6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8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超过了1.6万人(人口密度最大的台东街道达到了每平方公里6万人),人口密度高。而这其中,人口老龄化严重,低收入群体、棚户区居民等困难群体多,各类特殊群体人数基本占到市内青岛市市内三区相应总数的一半以上,群众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内在形成了对马路市场商品服务的巨大需求。
  二是从当前发展阶段看,市北区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发展时期,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周边县市菜农等群体大量涌入。由于马路市场具有经营门槛低、成本投入少、调整经营快的特点,为了在城市快速立足,这些外来人员便通过在马路市场摆摊设点、经营谋生。同时,马路市场商品通常较市场价低,既迎合了群众“就近方便少花钱”的购物心理,又能满足群众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要求,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
  三是从城区空间分布看,市北区城市建设呈现“南密北疏”“西密东疏”的特点,老城区集中分布于城区西部、南部区域,这些区域空间狭小、建筑集中、人口密集,具备马路市场发育形成的消费需求和基础环境,马路市场问题相对其它区域更为严重,如规模较大、治理较难的营口路市场、海泊河早市等马路市场均在此区域。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城区东部、北部区域逐步发展成熟,马路市场开始大量涌现,亟需加强整治,防止其蔓延扩大。
  四是从历史文化传统看,市北区是青岛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传统的商贸集聚区,工商业文化、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贸易业长期是市北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具有700多年历史的萝卜·元宵·糖球会传承至今,区域商贸经济发达,分布有即墨路、台东等多个商品集散市场,集中了大量商贸活动及从业人员,城区的文化传统和居民生活习惯为马路市场的形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五是从市场规划建设看,受老城区发展规划缺位等因素的影响,市北区集贸市场设计不足、建设滞后,导致市场建设可利用空间不足、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街道社区缺少规范的农贸市场,现有市场存在着经营规模小、选址不合理、功能不健全等问题,难以适应和满足群众实际需要,大量以马路市场为代表的自发性市场便应运而生、久盛不衰。
  二、市北区马路市场的社会危害
  马路市场虽然能够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缓解部分流动人口生存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活跃经济和方便群众的积极作用,但也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影响市容环境。马路市场多半是占据道路、广场等公共空间,露天经营、有市无场,缺乏卫生设施配备,部分经营摊贩环境卫生意识参差不齐、行为约束能力差,经营活动产生的垃圾、污水随意丢弃排放。如南山海鲜市场,大量临街业户长期占路经营,批发零售的车辆任意停放,致使桑梓路南段两旁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腥臭难闻,长期困扰周边群众生活,加大了城管环卫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严重影响了卫生环境和城市形象。
  二是阻塞城市交通。马路市场多占据于人口密集区域的次干路、支路两边,而这些道路承担着重要的交通集散和人员通行功能。由于马路市场具有经营地点的固定性和规模上的扩张性,经营高峰时间又往往与节假日、早晚高峰等行车高峰期重叠,严重阻塞了非主干道路交通,大大增加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也存在着大量交通安全隐患。如营口路市场周边大量临街业户和摊贩占路经营,过往群众人流如织,导致区域道路基本丧失机动车通行能力,削弱了该区域与威海路等主干路的交通联系。
  三是扰乱市场秩序。马路市场相较于正规市场,其经营者无需缴纳摊位租赁费和税费,经营成本低,价格较正规市场商品便宜,加之马路市场具有购买的便利性,大量分流了正规市场的消费群体,极大冲击了正规市场经营者的利益,损害了他们在市场经营的积极性,有的业户把马路市场的存在迁怒于政府监管不力,对主管部门日常监管执法存在抵触情绪,客观上加深了与执法人员的隔阂;有的场内业户加入马路市场行列,对其他经营者产生了不良的导向效应,也损害了正规市场主办方的利益,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正规市场“有场无市”,最终形成空壳市场,造成资产闲置。
  四是滋生安全隐患。马路市场经营商品以食品和日用小百货居多,经营者未取得有关证照和经营资质许可,所售商品大多来源不明,现行体制下城市管理、市场监管、食药监等部门无法对马路市场商品质量进行监测监管,售卖假货、缺斤少两现象时有发生,食品安全、质量安全难以保证。同时,由于经营者“摊”随人走、流动性强,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此外,马路市场以路为市,道路内私搭乱建严重,消防通道不畅,存在较大消防安全隐患。
  五是侵害公共利益。马路市场的存在,往往伴随着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环境卫生脏乱差、噪音扰民问题突出、公共空间受侵占、基础设施遭破坏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产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容秩序,也给广大市民特别是周边群众造成了大量不便,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意见较大。如海泊河早市和本溪路早市,据统计,2016年至今,针对两处早市的各类投诉多达200余件,市民要求政府尽快关闭两处早市,改善周边居住生活环境。
  三、市北区马路市场的治理实践
  马路市场一边连着群众生活需求,一边又引发一系列城市管理难题,“一刀切”式的治理思维和整治行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市北区着眼于马路市场常态化治理和长效性保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推动马路市场整治工作不断走向纵深。
  一是坚持疏堵结合解困境。市北区坚持疏堵结合,双向发力,加强规范和引导,一切以方便群众为方向,统筹做好引导业户退路入市、加强市场规划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三篇文章,努力让经营者有生计,使群众得实惠。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海泊河和本溪路两处早市关闭工作,两处市场是市内规模较大的早市性质摊点群,每逢节假日期间,区域人流量可达十万人次,治理难度大。但为了维护良好市容环境秩序,营造便捷通畅的居住环境,市北区痛下决心、铁腕治理,于今年9月正式关闭两处马路市场。为最大程度照顾经营业户的利益,避免引发稳定问题,推动原有业户入市经营,市北区努力协调距离最近的两处正规农贸市场,为早市业户预留了700余个摊位;引导交运公司利用其附近汽修厂场地新建一处农贸市场,一期建设可提供300余个摊位;政府通过给予一定财政补贴,让三家市场以优惠价格向原早市业户定向招租,基本满足了原早市业户的经营需求。新入驻业户普遍反映,退路进市后生意比之前还要好,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由于有了市场主办单位的管理约束,业户经营规范度和商品质量安全有了较强保证,群众利益得到了更好保障。同时,对原早市涉及区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绿化提升、道路整治、增设公共设施等措施,有力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
  二是加强标准管理提质量。治理马路市场难题,光靠突击整治只能治标不治本,最终会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恶性循环。市北区注重从完善顶层设计、理顺体制机制、推动责任落地方面下气力,进一步健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覆盖全区的责任体系和执行、督查、考核、问责于一体的工作链条,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做到工作聚焦、资源聚集、力量聚合,使长效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暨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和“徒步巡查找痛点、挂图作战解难题”活动,把马路市场整治等城市治理难题纳入攻坚整治范围,围绕十大类26项问题制定推进方案和统一工作标准,明确具体工作“谁来干”“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通过长期宣传教育和管理监督引导管理对象把各项标准内化于心、形成习惯,不断巩固和拓展既有工作成效,推动全区城市治理工作整体提升。
  三是健全网格监管强基础。市北区发挥网格化治理在城市治理工作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通过夯实网格建设、强化人员配备、明确责任分工,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社区每个角落,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各街道立足网格区域实际,同步开展社区网格巡查、综合执法检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督查和购买服务协查“四查”工作,实施联动联防,明确问题处置要求,强化考核监督,做到迅速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问题、快速解决问题,切实把问题发现在小、解决于早,实现了对楼院秩序、环境整治、道路保洁等问题的即时发现、即时整改,坚决消除占道经营问题滋生空间,特别是今年以来,陆续清理小型摊点群60余处,确保了城区马路市场逐步递减无新增。
  四是强化联动执法保长效。市北区从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通过整合辖区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食药监管执法力量,健全街道执法力量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有效整合了执法力量资源,提升了行政执法的震慑力和实效性。针对马路市场问题,市北区深入开展全天候巡查监管,加大夜查、抽查力度和频次,打出了问题整治的“组合拳”,切实巩固了马路市场规范化建设成果。以营口路市场周边区域整治为例,仅今年8月市场所在台东街道就累计开展综合执法行动3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610人次,执法车辆190台次,整治主次干道20余条,成功取缔大名路占路市场,全部门店业户齐门经营,恢复了大名路自长春路至台东五路路段的道路交通通行条件,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