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今年934名外地高考考生 大部分在青长大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4-06-05 06:56:00
来自河北的张珊珊(右)、重庆的任雪兰(中)、安徽的张成都是15中的学生,她们今年可以在青岛高考。
今年,我省首次执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鲁参加高考的政策,9536名非山东户籍参加夏季高考的考生7日要走进考场。非青岛户籍在青参加夏季高考考生共934人。“我长在青岛,该在这里高考。”4日,记者采访了这批考生,记者发现,这些外省籍考生大部分从小来青,在青长大,有着完整的青岛学习经历。另外,记者发现,学籍、题型和新的考试环境等成为高考生回流受阻的原因。
■变化
岛城今年934名外地考生
今年有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5.6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将在居住地参加高考 ,较去年的4440名激增近 12倍。今年,我省首次执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山东参加高考的政策,非山东户籍参加夏季高考的考生为9536人。
4日,记者从市招考办获悉,今年岛城参加夏季高考考生共38582人,比去年增加 1748人。其中,非青岛户籍参加夏季高考考生共934人。对于在山东参加异地高考的考生,我省列出了两条要求,一是必须有山东省完整三年高中阶段学习经历,二是须具有山东省高中阶段学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也有不少外省籍考生选择回原户籍地区考试。“提前一年,我们学校的一位考生就走了,她回了老家黑龙江考试,她在青岛学习就很不错,回去应该能够考到一个很好的成绩。”岛城一位高三的班主任告诉记者,这位张姓的女生从小就来青岛学习,一直很有学习目标。“令人奇怪的是,她的父母都在黑龙江,只有她姥姥姥爷在青岛,她就是想来青岛‘镀镀金’,等到高考时回东北考个好学校。”
“我曾经在青岛27中当过负责人,当时我搞过一个调查,学校有87% 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而这些外来务工子女中有三分之二是外省籍 ,来自全国十八个省。”青岛49中校长刘文波说,异地考生到底留不留下来考试,存在一个矛盾。回去考试,题型、学习课程等不同,回去考试有阻碍和难度。而不回去考试的话,又考虑到山东的录取分数线高,高考严峻性让考生纠结。“回家乡考试的学生以东北三省以及西南西北等省为主,而河南、福建等省高考竞争也很大,选择回去的孩子很少。”刘文波说。
■趋势
将来异地高考生会更多
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大部分选择在青岛考试的高考生都是很小就来到青岛,接受了较为完整的青岛教育。大部分是跟随父母来青工作而定居青岛。
“青岛生活比较便利,教学水平相对较高,另外环境又不错,在吸引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来青外,他们的孩子也随之来青岛就读。”青岛17中负责高三教学的高主任表示,今年很多考生选择不回原籍考试,除了内蒙古、东北三省这些在高考录取分数上有相对优势的省份外,其他省份的考生大多选择留下。
“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允许异地高考,我认为都是一个好事。”刘文波表示,山东允许外地考生在鲁高考,对孩子成长开辟了一个很好的渠道,让这些孩子安心在山东学习和生活,对父母稳定工作也有好处。另外,他表示,这样的举措对促进教育公平以及促进学生长期发展也有很大好处。
“异地高考给了外来务工子女一个选择权,只要有选择,发展就有希望 。”刘文波预测,山东允许异地高考的政策会让更多的孩子留在山东考试,能让考生更加稳定。
据悉,今年高考 ,6个异地高考生就有1个在山东 。全国28个省份的5.6万名符合异地高考条件的随迁子女将在居住地参加夏季高考。而山东的非山东籍高考考生9536人,占到全国28省份异地高考总人数的六分之一多。
■探访
他们为什么不回家乡高考?
理由一家乡环境已陌生
4日,趁着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记者采访了青岛15中的部分非山东户籍高考生。张珊珊是15中高三级部20多名外省考生之一,她来自河北沧州。
还没上幼儿园,张珊珊就随着父母来到青岛,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在青岛读书。“小学我是在桦川路小学,初中是在53中,我就长在青岛,对青岛比对河北老家要熟悉得多。”张珊珊告诉记者,让她不考虑回河北沧州参加高考的最大原因是家乡的环境对她来说已经很陌生,考虑再三,她留在了青岛参加高考。
与张珊珊有着相同想法的还有张成,来自安徽马鞍山的张成刚满月就随来青务工的爸妈定居青岛,在青岛成长有着完整青岛教育经历的她已经完全熟悉了青岛的环境。“每年只在过年时回安徽一趟,那里已经变得很陌生了,甚至我都听不太懂安徽当地的方言,如果回去高考 ,要适应的环境因素太多太多了。”张成说。
理由二教材不一样,考题也不同
任雪兰来自重庆,初一时她来到青岛就读。“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来青务工,我弟弟也在青岛出生,考虑到我一个人在重庆学习生活太苦,爸妈把我接来。”任雪兰告诉记者,青岛的教育水平比家乡农村要好很多,这是爸妈让她来青的主要原因。
初中在青岛65中上学,高中在15中上学,通过自己的努力,任雪兰对自己的高考很有信心。“我是奔着一本去的,接下来要更加努力了。”说到回重庆参加高考 ,任雪兰告诉记者,她也曾经考虑过。重庆的分数线较低,而且许多大学有面向重庆的保送优惠政策,这是最大的吸引力。
“但是我最后一想,从高考试题的题型上看,我回重庆考试就要适应很久,再者教材不同、复习重点不同、我怕回去跟不上学习进度。”任雪兰说,4日当天她刚做了重庆高考卷,感觉做一个题还能够应付,如果整张试卷做下来,自己肯定答不好。
理由三回去高考,至少准备一年
来自河南南阳的崔铭钰在2岁时就随父母来到青岛生活,她有青岛的朋友青岛的生活。“在不知道山东省可以异地高考的情况下,父母曾考虑过让我回河南考试,一直在打听回去考试的相关事宜。”高二时,崔铭钰得知山东出台了新政策,考虑再三她决定留下来。
想要回去考试,也不是容易事,摆在崔铭钰面前的困难,首先是学籍问题。据悉,各省对外地读书的原籍考生有着特殊的规定,在不同省份,要求要提前一年到三年回去读书。因此,在初中升高中阶段,不少山东的外地考生就开始选择回乡。
“我们学校曾有学生在初二时就回原籍学习考试,他们那里要求提前回去。”青岛49中多半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该校校长刘文波表示,不仅高考有回原籍考试的,中考也有这种情况,甚至在青岛报完了名还有回去的。
文/记者 魏海洋 图/本报记者 孟达
责任编辑:刘宇昕
更多新闻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