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基建工程与改善民生结合 江河整治造福流域百姓
来源:央广网 2014-08-05 11:06:00
央广网青岛8月1日消息(记者王朝鹏 青岛台记者赵珺)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来势凶猛的台风“麦德姆”日前袭击青岛,但以前遇狂风暴雨便泛滥成灾的青岛大沽河这次却波澜不惊,两岸村庄安然无恙。这是刚刚完成的大沽河综合整治工程的一大功德,这项工程的更大亮点是开创了基建工程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直接造福流域百姓的新型治理模式。
“麦德姆”刚过,傍晚时分,大沽河河岸胶州南王疃村就热闹起来,大沽河是胶东半岛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它流经青岛5个区市的2000多个村庄,200多万人口。整治前,由于年久失修、污染严重、河道采砂、过度开垦,河岸生态遭受破坏,成为一条“害河”。两年多的治理改造,全线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实施堤路一体工程,在河道上新建13座跨支流桥梁,将两岸140多个村庄“串”在一起,方便了80万居民出行;还新建19座水源闸坝,形成了梯级拦蓄,增加了水资源,两岸农业种植户大为受益。菜
大沽河平度市南村段新建起一个为海信集团做配套的家电产业园,镇负责人尚尧文说,大沽河治理后,河里的鱼增多了,白鹭又飞回来了,环境改善引来15个项目落户:“两岸水清岸绿,海信看到当地环境改善以后,就过来投资建设,达产后生产总值将达到200亿。”
镇农委主任贾丰收告诉记者,大沽河治理后,水源充足了,进城道路顺畅了,银行也敢给周边村庄的农业示范园和农户发放贷款了。这里建起了现代化观光农业大棚,发展农业旅游项目:“青岛村镇银行给贷的款,贷款600来万;合作社想进一步打造农家宴,完善旅游的服务功能。”
借助大沽河综合整治带来的机遇,胶州李哥庄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美化环境,建设滨河田园生态小城市;莱西市大建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形成大沽河生态经济新区。大沽河沿线构筑起一个个新的生态集聚区、产业隆起带和新兴城镇带,沿岸乡镇、村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大沽河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华贵告诉记者,两年多来的大沽河整治带动了沿河各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为沿线群众带来很多就业、增收机会。正因为如此,当大沽河治理需要搬迁5万多座村民祖坟时,村民都很支持:“一共有5万多座坟墓,一周之内全部搬迁完。”
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刚刚公布的大沽河综合治理成效调查结果显示:随机调查沿河两岸的近百户居民,对大沽河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高达100%。顺民心、合民意、造民福,大沽河改造成为青岛城镇化建设中的“民心工程”。
责任编辑:刘宇昕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