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4专题 > 便民国税 > 工作动态

破局开路啃硬骨涉险滩 征管体制改革硕果满枝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7-08-30 17:22:00

关键词: 青岛国税;深改

  大众网青岛8月30日讯 改革,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

  2015年10月1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向全国税务系统发出了深化改革的进军令。这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最为宏大的一场税收征管改革,在中国税收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改革春风劲,扬鞭马蹄疾。《方案》实施以来,全国税务系统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改革方案协同、落实协同和效果协同上持续发力,为改革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不断提高纳税人获得感,切实提升税收治理水平,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把握改革正确航向 改革巨轮乘风破浪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一年多来,全国税务系统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给纳税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在青岛,国税人直面改革难点,瞄准目标任务,积极作为、开拓进取,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

  ——简政放权持续松绑减负。青岛国税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取消和下放税务行政审批项目,确保该放的放开、放到位。落实“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两证整合”改革举措,放宽市场准入制度,将一般纳税人资格由认定制改革为登记制并即时办结,简化市场主体退出程序,制定简易注销登记流程并实行即时办结。

  “网上申请,邮递派送,没想到网上预约后不到3个小时我们就收到了发票,为企业财务人员真是带来了便利,还省去了出门奔波、排队叫号的时间,我为国税局这项业务点个赞。”1400份增值税专用发票随着EMS顺利到达青岛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手中后,财务经理曲静高兴的说。

  青岛市国税局在网上办税厅开通了登记、发票、优惠、申报、咨询、维权等8大类91项涉税业务,网上申报率达94.07%,纳税人应用邮政速递领取发票和O2O自取发票占发票领用量的49%,用自助机办理发票代开、邮政速递发票代开和预约发票代开占全部发票代开量的17.57%,大大缩短纳税人办税时间。

  ——优化服务畅通“中梗阻”。在青岛,25.52万户纳税人注册使用了移动版手机税税通APP,5.7万户纳税人注册了青岛国税微信,纳税人可以通过移动办税实现一键零申报,免除了报表的填写负担。青岛国税率先在全国将大企业ERP管理系统生成的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自动读入税务端申报系统,纳税人核实确认后完成纳税申报,实现纳税申报“零次跑”“零录入”。设立7×24小时税银一体自助服务厅,纳税人可一站式办理发票领用、发票认证、代开发票、纳税申报、打印票证和各类银行业务。

  “服务深度融合”是方便纳税人的最佳切入点。青岛税务部门采取国税、地税互设窗口、共建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服务中心等方式,构建“前台一家受理、后台分别处理、限时办结反馈”的服务模式,逐步实现纳税人“进一个厅、到一个窗、上一个网、办两家事”。

  “我们充分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样本纳税人的5000万笔涉税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了办税习惯数据‘画像’,青岛纳税人的‘共性+个性’清晰可见,由此精准跟进服务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服务效率大幅提升。”青岛市国税局副局长张锐表示。

  ——多部门合作构建税收共治大格局。“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需要方方面面的涉税信息,有赖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青岛市国税局局长冯光泽说。青岛市国税局依托市财源建设平台,将来自29个部门的第三方信息4231万条记录进行集中整理分析,建立数据仓库,与业务需求应用对接,建立风险分析指标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征管效能。

  “在我们资金最困难的时候税务部门真是雪中送炭啊!”青岛泰光制鞋有限公司负责人孙一在在得知400万元“银税通”贷款申请批准通过后激动地说。

  青岛市国税局持续推进“银税互动”,与辖区32家银行机构签订了银税合作协议,扩展了银税合作的范围和层级。青岛国税还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在18个领域实施41项守信联合激励措施,33个单位签订联合惩戒备忘录,对税收违法“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

  ——服务国家战略降低“走出去风险”。随着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青岛“走出去”企业越来越多,但由于一些国家税收结构复杂,税种名目繁多,征税方式多样,“走出去”企业国际涉税争端多发频发。青岛市国税局深入实施政策梳理函告一封信、专题官网开设一专栏、专家解读助力一堂课、精准服务问需一问卷、快捷政策检索一汇编、税企纽带联结手册“六个一工程”,服务青岛市对外开放大局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联合编写《“走出去”企业和个人税收服务指引》《各国税制速览》及《青岛市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商务政策汇编》等,帮助“走出去”企业降低税收风险。

  “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税企携手合作,国内的企业不仅能‘走出去’,而且能‘站得稳’。”青岛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仲雪说到。

  重点领域次第开花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改革,就是要让更多的纳税人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向纵深发展,发挥改革先导性作用,不断释放改革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

  ——税制改革加速市场动能转换。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营改增的红利变成实实在在的红包,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放水养鱼,扶持企业发展。

  营改增,让青岛一批企业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为减税降负扎扎实实趟出了新路。对于海尔这样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来说,营改增带来的积极影响更大。“营改增后,制造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抵扣链条被打通,消除了集团的重复纳税问题,从整体上降低了集团的税负。”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表示。营改增之后,海尔房地产被纳入受益范围,去年下半年开工的房地产新项目,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及扣除土地成本,增值税税负率约下降0.7%。

  税改保证税收,税收托起财政。2016年,青岛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00亿元,市财政优先保障改善民生,优化政策措施服务实体经济。其中,社保、教育、卫生、三农等民生支出达到97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2%。在财政资金支持下,青岛市出台《关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同时整合推出其他促发展政策,形成50多项政策“大礼包”,为企业和社会减免税收140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活力,企业发展更有底气。

  ——减税降负让纳税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对企业来说,营改增的税制增效“润物细无声”,政策性减税降负则像解渴的“及时雨”。“政策性减税降负减掉多少,就意味着我们增加多少利润。”经营一家小规模肉食品加工企业的赵先生直言。这几年,他的肉食品加工企业经营状况欠佳,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去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余万元,月销售收入未超过3万元,符合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条件,因此享受免征增值税近万元。

  “我们是建筑企业,一份总分包合同就得几千页,有些合同以前在地税代开发票时已经录入电子影像系统,现在去国税代开发票的时候就不用再重复提供合同复印件了,省了我们不少时间和成本。”青岛文泰建筑公司会计孙慧对国地税电子档案共享赞不绝口。

  为实现纸质档案的影像化管理,减少纳税人资料报送及资料信息化共享需要,青岛市国地税局依托条形码、高拍仪、高速扫描仪等科技手段,把纸质资料转化为电子档案,一次采集多次利用,提高征管效率。

  ——“一把标尺”执法营造公平税收环境。“同一年度内对同一纳税人联合查税不超一次,国地税同事同罚、首违不罚、主动补税从轻处罚,大幅压缩入户实地检查时间。”青岛市国税局稽查局局长于波说,全市推行的国地税联合稽查模式,为企业和税务部门带来“双减负”,增强了执法透明度,也减少权力寻租空间。

  不止在青岛,各级税务机关纷纷贯彻《方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国税、地税各自优势,形成执法合力,进一步加大了打击税收违法行为力度,有效防止了税款流失。“国税、地税联合稽查是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推动国税、地税执法适度整合的重要举措。”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王学东说。

  ——税收普法凝聚税收法治合力。全国税务系统广泛开展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推动税收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公民树立依法纳税意识,在全社会引导形成崇尚税法、遵守税法、捍卫税法的良好氛围。

  作为全国首批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青岛市税收普法教育基地了编写税收普法教材--《走进税收》和漫画版《走进税收?了解税收》,并向全国200多所海尔希望学校寄送了普法教材和普法基地文具用品。2017年3月31日,基地通过海尔“云电视”平台,与青岛市扶贫结对城市--贵州安顺市紫云县板当镇海尔希望小学进行了网络课程直播,基地教师为两地孩子们共上一节税收公开课,实现“青岛经验”的全国共享。

  回望来路,成绩令人振奋。前瞻未来,景象催人奋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落实征管体制改革任务的攻坚期,抓谋划、抓统筹、抓落实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对深化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全面深化征管体制改革激荡磅礴伟力。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一系列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坚冰被打破,不断涌动的改革浪潮必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改革红利。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李嘉宾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