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不仅是一项项技艺与文化,更是国家内在文化软实力的体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就是对于我们自身文化的尊重与自信。青岛的非遗文化不仅是这座城的历史文脉,更是一代代人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的最好展示。
作为青岛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三十一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既掌握着各领域丰富的知识,又身负精湛技艺。为鼓励并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推动其成果转化及创新性发展,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大众网·海报新闻大型网络公益传播平台——“海报志愿云平台”推出非遗文化传承人系列报道。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胡怡圣 青岛报道
青岛崂山区沙子口海域,砂纸海底,多条河溪汇聚,形成了浪涌湍急的海面,使得生活在这里的鹰抓虾不得不与激流抗争,这也恰恰促成生活在这里的鹰抓虾,肉质紧致且富有弹性,更重要的是它是青岛特色海产品——金钩海米,当之无愧的“主角”。而曲知悟正是这样一位将虾子变为金钩海米的“魔术师”。
延续传统工艺,锁住天然好味
优质的产品来源于严格的选材,鹰抓虾又称立虾,是制作金钩海米的不二之选,每次面对刚打上来的虾货时,曲知悟都会亲自把关,确保虾子的品质!随后,通过崂山水洗虾,大卡量炭火煮虾、晒虾、手工脱壳、分装等五大程序后,原本普通的虾子才蜕变成一颗颗色泽靓丽的金钩虾米。
传习制作技艺,延续传统味感初心
金钩海米加工技艺传习班至今已经举行了14个年头,曲知悟每年投入数十万元用于传统金钩海米加工技艺的宣传推广工作,奖励对于金钩海米产业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旨为将金钩海米传统制作工艺更好地延续下去,锁住这来自大海的鲜味。
拾获记忆,推动金钩海米文化传承
竹耙、簸萁、竹筐、网袖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件,正是传统金钩海米加工所必须的工具,对于老物件的收集和整理,也是曲知悟对于金钩海米传承人的培养,培养并不仅限于加工技艺,更让他们参与博物馆的筹备和建立,收集资料也不仅限于老物件工具,更要有相关的影像资料和图片,继而形成完整的金钩海米文化产业链。曲知悟希望通过自身点滴的付出,推动金钩海米行业向前发展的齿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