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举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讨会

2022-06-29 15:53: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瑶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瑶 见习记者 于淼 通讯员 张璐璐 孙逸菲 青岛报道

  6月27日,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国家级虚拟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河北大学),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指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指委联合举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由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省学校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指委主任委员曹胜主持。

  山东大学、河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财经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聊城大学等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研讨。

  国家级虚拟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河北大学)负责人、河北大学教授柴素芳作了“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改革”的主旨发言,分享了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探索过程及其形成的“11249”特色:“一”份初心确立改革定位、“一”部影片点缀星星之火、“三”进形成改革体系、“四”项要求确保教学质量、“九”多特色见证改革成果,引导学生运用微电影方式表达对思政课程的需求,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焦佩表示,山东大学始终致力于思政课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增强思政课活力,在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并分别从翻转课堂增强思政课互动性、社会实践增强思政课实践性和教学比赛增强思政课鲜活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省学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张运君从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分工合作、人人参与以及给学生提供实践展示平台三方面讲解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通过课堂实践、校园实践、虚拟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增强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于泳围绕学校“石油”特色、结合校内与校外、虚拟与现实等实践形式,充分利用石油精神等红色资源,通过宣讲等形式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专业学院、石油石化企业深入结合,以期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社会三者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思政课老师、专业课教学、学生以及将来就业单位四方“满意”的效果。

  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省学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徐莹从构建实践思政体系、建设实践思政课程群、构建“1+N+X” 教学模式、构建协同支撑体系四个方面作了关于实践思政探索的汇报。挖掘爱党爱国元素,坚定四个自信,创新教学方法,健全评价体系,完善考核体系。以学校实践育人特色品牌“三千计划”为突破口,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过程性培养,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省学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黄昊副分享了“思政课社会实践调研”的汇报,通过指导学生撰写报告书、制作调研问卷,依托社会“第二课堂”,将丰富的地方德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红色景点,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赴全国各地开展理论普及宣讲等多种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协作、汇报、展示,真正让学生线上线下结合,课堂内外结合,用主动的方式学习,有效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

  山东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省学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邓云作了题为“依托胶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报告,立足“大思政课”理念,以胶东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团队为核心,依托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课堂微实践、成立大学生宣讲团等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和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将胶东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姜竹青分享了“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建设的汇报,思政实践课以个人实践和小组实践两种形式呈现,通过“甲午战争博物馆虚拟仿真实验”网站进行个人实践以及思政课实践教学实践活动布置、开题答辩、学生自主实践活动、报告中期检查、成果展示汇报五个环节开展小组实践,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开展。

  曹胜作会议总结时指出,会议广泛邀请了各高校资深的思政课教授和专家分享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最新经验与成果,充分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改革创新、潜心立德树人的风采,并对会议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次活动,旨在与全国、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虚拟教研室、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指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指委共同研讨、交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为接下来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和质量,更好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初审编辑:吴小丽

责任编辑:丁一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