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打造“三位一体”文化惠民模式 市民满意度攀升

2017-11-17 14:15:00 来源: 青岛市市北区政府 作者: 曹镇

市北区文化活动。

  大众网青岛11月17日讯 今年以来,青岛市市北区从大处着眼开展文化惠民行动,抓实城区文化综合实力和群众文化满意度“双提升”,挖掘城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惠民工作内容,打造“三位一体”文化惠民模式,一场文化风暴正在席卷市北区。
  实施“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
  市北区全力推进文化惠民政府实事,实施“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和发放文馨卡:着力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和参与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街道社区配送200场具有较高水准的文化惠民演出,在135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立公益文化讲堂,聘请千名老师,举办1万节公益课。
  发放10万张文馨卡。采取“互联网+文化+金融”的运作模式,通过与银行、文化企业合作,以“一卡通”的方式向市民提供优惠文化服务和便利,创新文化惠民方式,普惠市北区居民,引领文化消费。
  惠民服务多样化。市北区图书馆抓住全国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契机,对馆内基础设施、业务建设和服务水平进行全方位自查,改善提升了软硬件条件,随后市北区推广24小时自助开放服务项目,实现公共图书馆全天候自助借阅。市北区文化馆持续打造“百姓课堂”公益文化培训,开设少儿舞蹈、少儿曲艺、声乐、钢琴、美术、瑜伽等近30项文化艺术类免费开放课程,满足少儿、青年等不同人群文化需求。
  开展广泛群众性文化活动
  在文化形式方面,市北区近年来共建设、翻新各类博物馆21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群”,涉及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6家社区级文史馆、纪念馆中有社区居民提供的大量藏品,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创办为主体、民间参与为补充的博物馆建设体系,民众参与程度极高。其中道路交通博物馆、汉画像砖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是青少年教育基地,常年为各级各类教育活动提供资源和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市北区博物馆群目前共收藏10万余件历史珍品,每年逾百万人次走进博物馆,穿越时空,触摸城市,感知历史。
  结合清明节、端午节,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手工传统技艺面塑、剪纸培训。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举办了面塑、糖画、木版年画等非遗项目展示以及非遗展览“进校园”活动。以弘文艺术展厅为依托,持续打造“艺海弘文”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截至目前,以“艺海弘文”为主题,开展了“琴岛七闲”迎春书画作品展、“美在心灵”同行十四人绘画展、“墨舞青春”首届青岛市市北区青年书法篆刻交流展、“燕尾裁春”青岛剪纸名家名作展等7项主题展览。
  打造文创产业发展新平台
  市北区目前共有文化企业及个体工商户600余家,积极推进区内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现有文化产业园区进行提档升级,建成了橡胶谷、纺织谷、中联2.5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制定了《市北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办法》,分3批共对25家企业进行了扶持,扶持资金712万,培育了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附加值高、市场化前景广阔的优势文化产业项目。截至目前,市北区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处。
  市北区文新局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狠抓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以文化产业园区为依托,打造青年文创发展新平台。积极对接有投资意向的文化企业,着力引进创意100文化创意园区、开心麻花团队以及青岛广电传媒有限公司等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激发市北区文化产业发展新活力,为青年一代打造实干创业的平台。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内容、形式、平台“三位一体”,织好文化惠民大网,不仅让市民受益,也将激发市北区文化自身的活力,让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强,提升城区生长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提高市北居民幸福度和满意度。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食粮,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