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流浪地球》拍摄地和装备:行星发动机这样设计(组图)

2019-02-18 13:38:00 来源: 大众网青岛·海报新闻 作者: 潘超

电影海报。

影视产业园2号摄影棚。

影视产业园11号摄影棚。

影视产业园12号摄影棚。

影视产业园20号摄影棚。

幕后装备大揭秘。

  大众网青岛·海报新闻2月18日讯记者 潘超)2月5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正式开启冒险之旅,影片中恢弘的空间站、精密的太空舱、别有洞天的地下城、铁甲洪流般的运载车等真实感十足的场景与特效技术的完美结合,精心呈现出中国首部硬科幻电影的高水准。想要近距离感受电影中的场景、奇观?今天,和大众网青岛·海报新闻记者一起走,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了解更多《流浪地球》电影拍摄的幕后故事。
  影视产业园2号摄影棚:精工细作太空舱
  《流浪地球》上映后,作为核心场景的太空舱备受关注,电影中精密的仪器和设备,不论从视觉还是质感都呈现出真实的效果。那么,这个太空舱是如何制成的呢?《流浪地球》制片主任鸿姐说:“在2号摄影棚搭建太空舱前,国内置景师很少甚至从来没有搭建过太空舱这个场景,于是团队把曾经给导演宁浩搭建过的小太空舱带到影视产业园。但随着后来美术设计的确定,小太空舱不能满足电影拍摄需求,所以美术组同事需要靠自己完成大型太空舱的设计搭建。”
  在太空舱制作过程中,由于电影筹备时间紧张,影视产业园204置景车间的3D打印机从未停下工作,不间断打印组装。从2017年2月22日开始设计搭建,3月12日太空舱初具规模,历时近两个月时间影视产业园2号摄影棚中诞生了电影中精致的太空舱。美术指导郜昂曾说电影中太空这部分其实跟地表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呼应,希望能够让观众感觉到对比和反差。
  影视产业园11号摄影棚:中国特色运载车
  在影片中为了适应未来世界的生存,出现了用于地表运输的运载车,“黄金配角”吴孟达对此表示:“这个运载车我都没见过,完全想不到。”
  为了还原小说中对于宇宙空间的遐想,《流浪地球》剧组完成了上万件道具的制作,但是影片中所有道具没有哪件可以直接买到,11号摄影棚中的运载车更是专门为这部电影而制,还记得电影中运载车每次都会提醒:“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也是独具中国特色。连大刘也感叹很多元素都不知道该是什么样子,结果他们全都做出来了。
  影视产业园12号摄影棚:独一无二行星发动机
  浩瀚宇宙中,地球在一万台行星发动机的助推下开启了“流浪”……小说中发动机高达1万1千米,电影中的发动机也用了这一高度,恰好11公里。影视产业园的12号摄影棚中的行星发动机紧贴地面的七条支架支撑,中间位置位置安置转向结构,负责调整角度。
  为了呈现这一奇观,美术团队从线稿、上色到动态预览设计了十几版不同方案,从制作完成后应用于拍摄,这独一无二的行星发动机无论是外表还是细节,无不展现着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
  影视产业园20号摄影棚:精雕细琢地下城
  电影开篇的整个地下城的长镜头,围绕着倒长的大树周边是热闹非凡的书店、小吃店,舞龙、彩灯、泥人广场上人们络绎不绝。这组镜头是在影视产业园20号摄影棚中完成拍摄的,影棚中地下城看点十足,场景精雕细琢非常逼真,超乎想象,就连宇航员宿舍床边的道具细节都不放过。
  说起20号摄影棚,不得不说在这里拍摄的雪戏,从头到尾各种特效场面,地球灾难之后的冰雪奇景,完全没有山寨感。漫天的飞雪是来自英国的阻燃、可降解的纸雪,除了它,电影中的场景由塑料雪、雪沙等共同完成,实景展现冰天雪地。当然,由于进口纸雪成本高,每次在影棚中吹完雪还会回收洗净再利用。
  影视产业园附属用房:幕后装备大揭秘
  《流浪地球》中出现最多的服装便是宇航服和外骨骼装甲,电影中的宇航服以匠人匠心打造,而外骨骼尽管邀请了好莱坞顶级特效公司WETA(曾制作魔戒、魔兽、阿凡达等电影),重量依旧难以控制。由于外骨骼太沉,动作无法伸展,每次都在挑战极限。于是,在影视产业园附属用房中,“龙门架”应运而生,这些架子负责将外骨骼挂起,分担重量。对此,吴孟达经常会调侃北京烤鸭又上架了。剧组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这些装备,导演更是亲自上手测试道具,调整细节。
  除了以上这些,《流浪地球》还在影视产业园宴会厅拍摄了航天员出征仪式,在6号、8号等多个摄影棚完成了不同电影镜头的拍摄。拍摄《流浪地球》应用大量的特效,所以需要依靠特效与道具搭建间的良好衔接、用工业化拍摄手法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工种都完美组合在一起,所有的努力共同创造出了《流浪地球》。拍摄《流浪地球》应用大量的特效,所以需要依靠特效与道具搭建间的良好衔接、用工业化拍摄手法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工种都完美组合在一起,所有的努力共同创造出了《流浪地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