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水"养出香甜瓜 看马连庄人的“甜蜜”法则

2018-07-12 14:08:00 来源: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付晓晓

  

  瓜农在大棚内采摘甜瓜。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付晓晓 图/马连庄甜瓜专业合作社提供

  “一说马连庄,就知道我们的甜瓜好。一说甜瓜,就知道马连庄的好。”青岛马连庄甜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志良对当地的甜瓜颇具信心。

  莱西市马连庄镇是远近闻名的“甜瓜之乡”。马连庄地处大沽河畔,甘甜河水、松软土壤和充足光照滋养出来的甜瓜又甜又脆,还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在岛城、甚至全国市场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甜瓜是马连庄镇的一块“金字招牌”,为了守住这块招牌,马连庄人早已练就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甜蜜”法则。 

  ■生态化

  “甘甜水”养出香甜瓜

  进入7月,马连庄镇张家院村村民张振国终于能歇口气了。从4月到6月,他种的甜瓜陆续成熟,他每天忙着收瓜、卖瓜,马不停蹄。

  “农历10月育苗,腊月下苗,到阳历4月就开始熟了。”张振国种植甜瓜15年,如今拥有13亩甜瓜地,搭了4个大棚,亩产6000斤左右。每到甜瓜成熟时节,他要从周边村子里雇上十三四个人才能忙得过来。“四月初甜瓜就有熟的了,能卖到15元到18元一斤,四月中旬以后甜瓜集中上市,每斤七八元,过了五一价格降到每斤四五元,六月中旬以后甜瓜就没大有了。”

  种甜瓜给张振国带来了踏踏实实的收入,是他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平均下来,一亩甜瓜每年能收入两三万块钱吧,这个钱用来供孩子念书是不用愁了。你要是种粮食的话,每年也就收入一两千块钱。”熟了就摘,摘了就卖,张振国的甜瓜流通得非常迅速,“我们马连庄的甜瓜从来不愁卖,很快就卖光。”

  马连庄甜瓜香、甜、脆,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其出色的品质主要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马连庄在大沽河的上游,河水清澈、甘甜,用河水浇灌出来的瓜,你凑上去一闻,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张振国说,“我们这里的土壤也比较蓬松,通透性好,有利于吸收水分和养分,日照时间也很长,昼夜温差大,结的甜瓜比别处的瓜甜。马连庄甜瓜脆,皮也薄,你使劲儿一碰,它的皮就要裂了。”

  甜瓜生长对水质、土壤要求严格,优质的先天水土条件,再加上瓜农尽量使用生物秸秆等有机肥料、少用化肥和农药的绿色种植理念,使马连庄甜瓜成为公认的绿色、生态农产品,并在2009年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标准化

  大棚里种瓜严控品质

  如今,马连庄镇早已把甜瓜全都搬进了大棚里种植。相比露天种植,大棚种植可控性更强,能实行更精细管理,产出的甜瓜品质也更好。如果用的是高温大棚,甜瓜三月底就能上市,“物以稀为贵”的市场状态下,甜瓜能卖出20多元一斤的好价钱。

  “露天种瓜,雨水多少你控制不了,温度高低也没法控制,病虫害防治起来也困难,在大棚里种就容易多了。”据马振国介绍,用透明度高、不易挂水珠的塑料薄膜和竹批子搭起大棚,既避免了雨水的过度浇灌,又能更细致地调节温度。“通过改变大棚风口的大小,就可以改变棚内通风散热的程度,调节温度的高低。冬天天冷的时候,在棚上盖上棉毡可以保温。还有一个好处,种在大棚里,甜瓜没有污染。”

  在马连庄镇,大棚种瓜的传统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了。一个普通大棚成本1万多元,高温大棚成本4万多元,每户瓜农基本都要置办两三个大棚,这笔投入不算小,很多瓜农心存疑虑。起初只有少数人尝试,看到他们甜瓜的品质提高了、产量上去了,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其他瓜农也陆续加入进来,使马连庄甜瓜的品质多年来始终保持高水准。

  “镇上原来种甜瓜的农户没有现在这么多,慢慢的,效益显现出来了,种瓜的就越来越多了。”据青岛马连庄甜瓜专业生产合作社负责人马志良介绍,马连庄镇全镇种瓜的村子多达20多个,为了聚集各村力量共同发展,合作社吸纳了700多个农户,为他们提供统一的服务和管理。

  马志良认为,马连庄甜瓜的名声是消费者口碑传播和市场的自然选择,合作社不必再为提升名气、打开市场而烦恼,只需要严格把控好甜瓜的品质。“农户自己种甜瓜,有种得好的、有种得坏的,很不均衡,合作社想实现甜瓜种植的标准化,使所有农户种出的甜瓜都达到均衡的、比较高的水平。”

  种植技术是合作社着力的关键点。“我们聘请了专门的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指导,从育苗、下苗到控水、施肥,全程服务。我们也统一采购和配送农用物资,为农民节约精力和成本。”据马志良介绍,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合作社所有农户都具备了丰富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去任何一家收甜瓜,你都不用担心品质问题。”

  ■规模化

  批发市场日销二三百万斤

  甜瓜收获季节,郑家下夼村村民王春平和妻子每天凌晨2点起来,去他们的两个大棚里采摘甜瓜,一直要忙到早上6点。摘下的瓜打包、装车,直接拉到离家不远的马连庄果蔬批发市场,接着就被全国各地前来的商贩收走,从来存不下货。

  “有了这个市场,不出家门就把甜瓜卖了。”王春平告诉记者,马连庄果蔬批发市场的建成给镇上的瓜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如果家家户户太分散了,我们自己出去卖或者别的商贩来拉,都很不方便,成本都太高,甜瓜就不容易卖出去。镇上种甜瓜的越来越多,滞销就麻烦了。”

  正如王春平所言,随着当地甜瓜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大,瓜农们也曾遭遇过“有市无场”的难题。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马连庄镇自筹资金建设果蔬批发市场。2007年4月,占地300余亩的果蔬批发市场初具规模,边建边开展试营业。批发市场的建成,为产、供、销建起了桥梁,为瓜农解决了“卖难”的大问题。

  马志良也认为,马连庄果蔬批发市场为马连庄甜瓜的销售产生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市场就建在家门口,太方便了,农户不用挨个市场跑,商贩不用挨个农户跑,全都在这里成交。”据了解,马连庄批发市场自试营业以来,生意持续火爆,交易量基本处于连年上升的状态。除了青岛本地客户,天津、河北、北京、上海、大连等全国各地客户纷至沓来。

  “五一到六一这段时间是每年的高峰期,市场外面每天都有几百辆货车排着。”据马志良介绍,整个市场日交易量达二三百万斤。“马连庄甜瓜从一上市到快下市,只要在销售期内,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此外,批发市场形成了收购、包装、运输、销售的“一条龙”,也带动了更多人就业,是瓜农和商贩眼中的“黄金市场”。

  ■品牌化

  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小小甜瓜,大大产业。目前马连庄镇有77个村庄,九成村庄种植甜瓜,全镇甜瓜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仅靠甜瓜种植,人均增收就达1万多元。近年来,马连庄镇政府一直在大力扶持甜瓜的发展。2012年,马连庄镇引进了投资1.6亿元、占地450亩的青岛浩丰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了工厂化育苗中心、质检中心、种植示范园以及农技服务中心等一系列功能区,促进马连庄甜瓜产业提档升级。

  “一说马连庄,就知道我们的甜瓜好。一说甜瓜,就知道马连庄的好。”马志良说,甜瓜是马连庄镇的一块“金字招牌”。据了解,2010年10月,马连庄甜瓜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除此之外,它还多次被评定为青岛市名特优农产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马连庄“甜瓜之乡”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