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成国家级流通节点城 纳入东线沿海大通道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5-07-06 09:03:00

关键词: 大通道 流通创新 生产性服务业 流通产业 节点城

   日前,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规划确定建设“三纵五横”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体系,明确划分国家级、区域级和地区级流通节点城市,青岛、北京、天津等37个城市被确定为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记者注意到,流通节点城市选择有讲究,主要依据流通节点城市的商流、物流等基础条件,统筹在流通网络中的战略地位、布局平衡等因素综合遴选。

   流通节点城分为三级

   据悉,2014年,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近5100家,各类物流园区754个,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加快,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为流通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总体看,我国骨干流通网络的基础初步形成,但是骨干流通网络还不健全,流通网络东西部节点密度差距过大,城市之间流通设施缺乏统筹协调,流通组织化程度不高,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流通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流通效率的提高。

   为此,《规划》从全国4个直辖市和333个地级行政区域中遴选出全国流通节点城市。流通节点城市划分为国家级、区域级和地区级共三级,其中国家级37个,区域级66个。北京、天津、青岛等城市入选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

   我市靠实力入选

   记者了解到,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是全国骨干流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国家流通大通道上的枢纽,流通节点城市网络中的中心城市或重要支点城市。而青岛能够入围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也是凭借自身实力。记者从《规划》中了解到,选择流通节点城市将依据流通节点城市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和辐射带动能力等基础条件,统筹考虑在流通网络中的战略地位、布局平衡、功能整合等因素,按照规模数量适度、功能结构匹配原则,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出国家级、区域级和地区级三级流通节点城市。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加入全国骨干流通网络,并成为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对更好发挥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纳入纵向东线大通道

   《规划》确定2015-2020年“三纵五横”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体系,即三条南北向流通大通道,和五条东西向流通大通道。据悉,根据《规划》,将依托流通节点城市交通运输通道优势和枢纽地位,合理布局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重要商品和物资储备中心、物流园区、多式联运中心、公路港、区域配送中心、快件分拨中心和其他物流场站设施。同时,依托流通节点城市生产要素聚集地和产地市场等优势,围绕生产资料采购、产品分销,大力发展货运代理、加工贸易、创意设计、服务外包、产品展销、邮政服务、快递服务、区域配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流通服务和引导生产的功能。

   “三纵五横”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中,“三纵”分别为:东线沿海流通大通道、中线京港澳流通大通道、西线呼(呼和浩特)昆(昆明)流通大通道。 “五横”分别是:西北北部流通大通道、陇海兰新沿线流通大通道、长江沿线流通大通道、沪昆沿线流通大通道和珠江西江流通大通道。其中,青岛所在的山东半岛属于东线沿海流通大通道。

   2020年形成全国骨干网络

   2015-2020年间,全国骨干流通网络将基本形成。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辐射能力和地区服务能力的流通节点城市,构建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互补的全国骨干流通网络,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记者了解到,2015-2020年间,青岛等重要节点城市将增强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运输支撑能力,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发挥流通节点城市的功能作用,提升集散中转功能、生产服务功能、消费促进功能、外贸服务功能、应急保障功能。加强节点城市流通创新,积极推进流通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着力提升开放水平,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流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记者 锡复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安玉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