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百岁迎宾馆闭门修缮 2万片进口瓦片抵青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3-10-30 07:47:00
昨日,记者在青岛迎宾馆看到,历经了106年风雨的青岛迎宾馆已经正式闭馆,大铁门前挂出“闭馆维修禁止入内”的牌子,谢绝游客进入,施工人员已经开始在迎宾馆建筑周围搭建脚手架。据介绍,这是青岛迎宾馆自建成后最大规模的维修,本次主要针对屋面瓦片、金属构件、墙体等毁损严重、亟须修缮的部位进行维修。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迎宾馆曾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讨论维修方案。近日,德国专家组将专程来青参与
修缮,从德国专门定制的2万多片老瓦片,也将运抵青岛,为迎宾馆“美容”。
迎宾馆开始百日修缮
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信号山公园东麓的青岛迎宾馆看到,通往迎宾馆大院的道路上拦起一道铁链和提醒禁行的彩旗。进入迎宾馆大院的黑色铁门紧闭,门上挂着“闭关维修禁止入内”的牌子。“迎宾馆维修,前天就不对外开放了。”铁门内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施工人员已经在迎宾馆建筑周围开始施工,从27日开始就谢绝游客进入参观了。记者在青岛迎宾馆大院内看到,迎宾馆楼体旁边堆放了成堆的钢管和各种钢结构配件,施工人员正将黄色的钢管竖立起来,在迎宾馆楼体周围搭设起能包裹住整个楼体的脚手架。“前天就开始搭脚手架,之后还要在脚手架上铺设防护网,把整个建筑罩住,一方面便于施工,另一方面还能防止高空坠落。”一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施工期间任何外来人员都不能进入或靠近建筑。据了解,本次维修工期预计100天,如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工期将顺延。
百年老楼是德建代表作
据介绍,迎宾馆建于1905年,最初是原德国驻胶澳总督的官邸,由石、钢、砖、木混合建成的四层楼,由于建筑风格独特、气势雄伟,与天主教堂、基督教堂、花石楼等建筑,成为岛城“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代表性建筑。建成时隔一百多年,迎宾馆屋顶的瓦片开始酥脆破损,遇到雨季容易漏水,而迎宾馆内部结构以木质为主,被水浸泡后影响整体建筑安全。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青岛迎宾馆屋面维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根据招标公告显示,山东中咨建成招标有限公司受青岛迎宾馆的委托,就其所需的迎宾馆屋面维修项目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组织政府采购,招标控制价格为185万元,工程涉及迎宾馆屋面修缮工程,属修缮土建、装饰、古建改造项目,建筑面积为4100平方米。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有园林古建筑三级及以上资质和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三级及以上资质。
考查论证“修旧如旧”
为达到“修旧如旧”的预期目的,迎宾馆和市文物局专门邀请国内一流专家来青,对这栋百年老楼“会诊”。特别是对屋面瓦片、金属构件等部位的修缮、选材进行论证。据了解,迎宾馆屋顶的老瓦片按照形状和功能,共有23种之多,最早是在大窑沟烧制,但是现在青岛的瓦片烧制厂已经没有原瓦片的模具,每种类型的模具都重新制造成本也很高。专家技术人员专程到博山、佛山等国内著名陶瓷产地考察。考察发现,国内瓦厂工艺水准较难达到要求,最终决定到迎宾馆的德国“老家”采购瓦片,进行屋面修缮。
新闻链接
青岛迎宾馆106岁
青岛迎宾馆位于龙山路26号,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是德国威廉时代的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式建筑。作为原德国驻胶澳(即青岛)总督的官邸,迎宾馆故名“总督官邸”,俗称提督楼。迎宾馆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至今已有106岁。迎宾馆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建筑面积4083平方米,工程耗资逾45万马克,是一座石、钢、砖、木混合体的四层楼,总高度30余米,其建筑风格独特,外观十分雄伟、气派。多年来,青岛迎宾馆与市民熟知的天主教堂、花石楼等一样,一直是岛城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岛城“万国建筑博览会”美称的代表性建筑。
责任编辑:孙亚楠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