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海:肩膀上的责任,不负传承使命

2020-06-23 09:26: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袁睿 罗小丁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不仅是一项项技艺与文化,更是国家内在文化软实力的体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就是对于我们自身文化的尊重与自信。青岛的非遗文化不仅是这座城的历史文脉,更是一代代人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的最好展示。

  作为青岛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三十一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既掌握着各领域丰富的知识,又身负精湛技艺。为鼓励并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推动其成果转化及创新性发展,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大众网·海报新闻大型网络公益传播平台——“海报志愿云平台”推出非遗文化传承人系列报道。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袁睿 实习记者 罗小丁 青岛报道

平度杠阁在街道上演出

  平度扛阁又称张村扛阁,是山东青岛平度郑家张村一带的一种传统民俗广场舞蹈形式。糅合杂技和秧歌的特点,利用一些特制的锻造工具,将上下两人连为一体,下面的人必须得是有力气的壮年做支撑,上下配合,再采用一些真假结合的手法……便形成了平度传统舞蹈技艺——扛阁独特又惊险玄妙的表演形式。

  平度张村的吴永海是扛阁的第四代传承人,今年54岁的与杠阁相伴已有30年,对于杠阁的文化与历史早已烂熟于心,“一开始人们还叫做‘抬阁’。抬阁用人多,又不灵活,咱们张村的铁匠郑文就研制了一种铁架,N字型的,人在上面可以站稳,稳定又有趣,从那以后慢慢地就叫做‘扛阁’了。”从此,张村扛阁扬名在外。

杠阁传承人吴永海正在研究演出的道具

  不负众望,投身杠阁队伍破茧而出

  与扛阁结缘是在吴永海23岁那年,1989年郑家张村再次成立扛阁队,吴永海入选,“当时教我的是第三代的传承人郑丰友,我一边学他一边教,一直到教会我为止,我很尊敬他,一心想要学好扛阁。”谈起当时学习扛阁的过程,吴永海感受颇深一开始的学习并不轻松,吴永海在打基本功上吃足了苦头,作为一名要撑起他人的“下路”演员,他的力气不够大,总是撑不了多久,更别提让上头的人站稳表演了。每次教学结束,他都会下来给自己加训,想要让自己撑得再久一点,再稳一点……这一切都被老师郑丰友看在眼里。经过日夜反复的训练,吴永海终于牢牢地让上路演员"站"在了自己的"手"上。得益于之前打下的基础,相比起最初的无措,吴永海在之后的学习里逐渐变得得心应手,开始展露出了他在杠阁上的潜力,在杠阁队里脱颖而出。

  成为正式杠阁“下路”演员后,吴永海便跟随扛阁队参加了在四邻八乡和文化部门组织的巡回演出。这么多年来,吴永海不仅活跃在台前上,同时还负责幕后的场地剧务工作和演出筹备事务,是团队里不可取代的主心骨最终,吴永海成为了众望所归的第四代杠阁传承人。

吴永海回忆当年在杠阁队的演出

  不忘初心,创新传承下重焕生机

  杠阁一直都是当地百姓在喜庆节日里必不可少的传统文化项目。然而在近些年,随着农村改革变迁,农村村民进城务工,张村杠阁演员流失严重,这一传统舞蹈技艺的演出便停滞了下来,杠阁的生存环境变得越发艰难,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这不由得让与杠阁有着多年深厚情感的吴永海为其的感到担忧。

  2007年,吴永海担任郑家张村党支部书记,在市文化部门帮助启示下,联想到如今“杠阁”面临的境地,吴永海决心挖掘整理杠阁文化,利用自己多年来参与“杠阁”演出和工作的经验,重新打造杠阁舞蹈,并跻身为积极传承杠阁传统舞蹈技艺行列的一员据了解,张村杠阁舞蹈队受邀参加了全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在舞台上展示了杠阁的风采,新奇的服饰与独特的表演形式使得观众眼前一亮在吴永海等人对于杠阁的保护和传承下,这一传统民俗广场舞蹈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于是,在每年的平度市大型广场文艺汇演上,又出现了扛阁表演的久违光景


正在广场上表演的杠阁队

  不负使命,肩负重任传承杠阁经典

  每一次的扛阁传统舞蹈节目活动中,吴永海都会邀请上一代杠阁传承人来参与指导,认真听取上一代传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虚心学习,演出内容既要推陈出新,又要留住经典。对此,他严格要求自己和杠阁队的队员们一定要做到精准演出,保障活动质量,圆满地为观众呈现精彩的演出

  作为青岛市级非遗传承人,吴永海始终觉得自己肩负着振兴杠阁的重任我要把这一民间舞蹈形式往下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扛阁,让它再度焕发活力,成为新一代的‘广场舞’。”吴永海告诉记者。现在的吴永海的扛阁团队不仅仅在平度演出,还经常受邀到青岛、城阳、即墨参加演出,深受大众好评

吴永海正在指导杠阁队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