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热点

“海昌控股”更名“海昌海洋公园”—开启海洋文化战略新航程

来源:大众网   作者:张楠   2015-07-30 17:46:00

关键词: 海昌海洋公园;海洋文化;主题公园;互联网

  日前,中国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主题公园运营商——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公布,公司中文名称将由“海昌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将由“Haichang Holdings Ltd.”更改为 “Haichang Ocean Park Holdings Ltd.”,更名已自2015年6月30日起生效。公司的中文股份简称将由“海昌控股”更改为“海昌海洋公园”,以于联交所进行股份买卖,自8月3日上午九时起生效。此次更名,也意味着海昌将开启海洋文化战略新航程。

  (公司新标志).

  海昌海洋公园,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运营商,自2002年在大连建成中国首家以展示南北极动物为主的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以来,经过十余年发展,凭借行业领先的极地海洋动物保育管理技术核心竞争优势、丰富的场馆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全流程能力,先后在大连、青岛、成都、天津、烟台及武汉开发运营了六个以极地海洋动物展示表演为特色的海洋公园,以及大连海昌发现王国主题公园和重庆海昌加勒比海水世界两个综合游乐主题公园。今年3月,位于上海临港地区的定位为世界级旗舰式大型海洋公园的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正式进入奠基建设阶段,而在三亚将建设的大型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亦在积极筹备中。2014年,海昌海洋公园年接待游客量1149万人次,连续数年跻身全球十大主题公园运营商之列。

发现王国 夜场花车巡游.

  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王旭光先生表示:“公司名称中加入了海洋公园,能够直接反映集团的主要业务及特点,并更好的突出集团的业务定位及重点战略发展思路,新名称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企业形象及定位,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我们未来将进一步把握行业机遇,拓展海洋公园业务,为股东带来更多回报。”

  未来,海昌海洋公园将继续以“开发建设海洋主题旅游休闲目的地”、“创新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为主要战略模式,持续提升海洋公园开发运营核心能力并积极探索轻资产高利润创新行业发展,打造中国第一海洋文化旅游休闲品牌和国际化的海洋文化特色旅游休闲平台型企业。

  回顾:世界海洋公园发展史

  1955年,华特迪士尼在美国洛杉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迪士尼乐园,“主题公园”概念被第一次正式提出。而海洋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早于“主题公园”出现,至今拥有近二百年历史。

  据有关资料显示,最早的海洋公园,其实并不是“公园”概念,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以收集、研究、饲养及展示为一体的水族馆,业内亦称为第一代海洋公园。世界最早的水族馆是1853年英国伦敦动物园内建造的海产动物水族馆。随着时代的发展,游客及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洋公园又经过了第二代、第三代的发展,从单体水族馆发展至今天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公园——在单纯的海洋生物及珍稀物种展示、饲养、研究基础上,增加了海洋动物的表演内容,并兼有海底隧道、景观园林、游乐设施及商店餐饮等设施。第三代海洋公园无论从经营理念、项目设置、主体定位,还是从盈利模式、品牌塑造等方面,都比前两代有大幅度提升。“我们讲的第三代除了海洋动物的展示、表演,人与动物的互动之外还有主题包装,包括现代科技技术的应用,更多的是青少年儿童体验和参与到海洋文化和海洋主题传播中。”海昌海洋公园执行总裁王旭光介绍。第三代海洋公园在国际上以美国圣地亚哥海洋世界及奥兰多海洋世界为代表,国内则以海昌在大连、青岛、成都、天津、烟台及武汉的主题公园为代表。功能分区明显,注重游客体验,游憩活动方式多样化,娱乐活动日渐丰富。

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海底隧道.

  中国的海洋公园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公园的总体数量和人均占有量不高。从海洋公园数量上来看,我国面向社会开放的海洋公园和水族馆大约有70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比较而言,欧洲大约有150家,北美100多家,日本约60家。从人均占有量分析,我国平均每2300万人才拥有一个海洋公园,而欧洲每490万人就有一个海洋公园,北美为每400万人,日本为每210万人。无论从场馆数量还是人均占有量上我国都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的国家。

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正门.

  专注:缔造海洋公园王国

  海昌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开发运营商,在中国多个人口密集的沿海城市及内陆旅游城市布局,建有六家海洋主题公园及两家机械类游艺主题公园与水上公园,其中包括两个国家5A级景区和五个4A级景区。多年来,海昌始终专注于发展大型海洋主题公园,可以说是把海洋文化引入到中国旅游中来的第一企业,也是成功运营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海洋公园的行业领军型企业。

  海昌拥有中国最大的海洋动物种群以及行业领先的动物保护专业知识。已建立鲸豚类、鳍脚类、企鹅类的繁育中心和北极熊人工育幼中心。与领先的科研中心合作开展动物繁育方面的专项课题。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成功繁育出150多只海洋动物(包括帝企鹅、王企鹅、巴布亚企鹅、跳岩企鹅、北极熊、南美海狮、加州海狮、南非/澳大利亚毛皮海狮、斑海豹、伪虎鲸及瓶鼻海豚等)以及大型鲨鱼(包括黑鳍鲨和白鳍鲨)。其中,海昌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人工繁育帝企鹅和北极熊,分别为16只和7只。根据《中国水生野生动物》杂志报道,由海昌繁殖的75只南美海狮,被公认为南美海狮繁育方面世界领先的组织。同时,海昌首次成功繁育跳岩企鹅及世界首只伪虎鲸。

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伪虎鲸演出.

  经过十几年的海洋公园开发运营积淀,海昌在海洋文化主题规划与产品定位、海洋生物种群、动物保育、国际交流合作、运营管理与技术等方面具备明显的行业优势,并与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在极地科考、极地动物科研和保育技术、极地科普宣传和环保公益等多领域展开积极合作。

白鲸.

  海昌现有六家海洋公园均为海洋局极地办认定的“国家极地科普教育基地”,同时,还通过赞助中国北极和南极研究院的科学探索工作、举办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海洋和极地动物栖息地面临的环境及社会问题的意识,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环保事业。

  更名:突显品牌,优势出发

  海昌海洋公园原名中的“海昌控股”并不能清晰表达主业方向,公司决定将公司中文名称由“海昌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我们希望通过更名,进而强化公司的海洋公园运营商这一主业方向,并能够更好地突出公司的业务定位及重点战略发展思路,企业形象也能够相应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未来的发展。”王旭光说。

  2014年3月,海昌作为中国第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主题公园运营商,深知拥有全国统一品牌的重要性,并已于2013年实施一套全新的品牌管理系统。他们的核心目标是把海昌海洋公园品牌打造成为中国第一海洋文化旅游休闲品牌,主推以海洋主题公园为主的产品组合。

人鲨共舞.

  此次更名,可以看作是这个计划实施的标志性动作。资本市场对于海昌此举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董事会将建议更名的消息流出后,海昌控股的股票便呈现出上涨的趋势,传递出投资者对于海昌更名的看好。

  未来:互联网+海洋文化

  随着更名而愈加清晰的是,企业将积极发展海洋文化创新的未来发展路线图。“战略上讲,海昌希望做中国第一海洋文化旅游休闲品牌。更名,其实主要是向大家传递:我们明确的核心业务,是发展海洋文化创新业务。”王旭光说。然而,怎么创新,从何创新,王旭光则重点提出了当前大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及互联网思维。

  2015年3月,随着国家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社会各界掀起了对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探讨使用的新高潮。而作为国内领先主题公园运营商,海昌海洋公园此前就已将“互联网+旅游”的模式从企业品牌传播、智慧旅游等方面渗透至旗下各大景区。从2014年起,海昌便陆续与国内领先的电商企业达成合作,深入探索O2O合作模式,并尝试运用平台“大数据”准确定位目标客群,实施精准化营销,奠定数据基础,不断制造、提升游客的完美游玩体验。

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表演场.

 “未来,海昌不仅仅要做好‘互联网+旅游’,甚至可以跨越到‘互联网+海洋文化’,将海洋文化真正做到创新发展,同时,通过加强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在产品、服务、品牌、销售等方面的应用,以产品为王、客户为本、文化为先,深化与融合互联网特点及元素,积极构建适合于企业发展的实效性“互联网+海洋文化”的营销战术。”

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5D动感体验馆.

  此外,王旭光表示,海洋馆运营、咨询及水族技术管理输出服务同样也是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点方向之一。从路径上看,包括升级业态、进行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以及管理输出等轻资产模式。今年3月,海昌海洋公园位于上海临港地区的重量级项目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正式奠基。5月,官方对外披露将“提供海洋馆营运咨询及水族技术管理输出服务,并已与广州正佳、秦皇岛圣蓝、浙江横店签订协议,与新世界发展订立合作备忘录”。

  这一套系列“组合拳”充分表明了海昌已开始向着打造“中国第一海洋文化旅游休闲品牌和国际化的海洋文化特色旅游休闲平台型企业”的方向大步迈进。更名,只是一个开始,相信未来的海昌海洋公园将带给国人更多不一样的休闲旅游方式与海洋文化体验。

初审编辑:郭亮华
责任编辑:于佳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