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策划|改变我职业观的一句话:要做点“特别”的事

2018-12-24 09:14:00 来源: 大众网青岛·海报新闻 作者: 王悦音

  最美的新闻人在一线。
  2018年,我们活跃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省运会赛场,和科研人员一起播种、收获海水稻;我们记录网红青岛前海一线的灯光秀姿,和核弹老人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为网友的诉求鼓与呼,为畅通政民通道牵线搭桥……
  这一年,我们奔波在一线,有许多话要讲给你听!
  大众网年终策划《2018年,我在新闻现场》期待你的关注。今天推出《改变我职业观的一句话:要做点“特别”的事》。
  讲述人:新闻中心记者王悦音

记者王悦音和王守金在他驾驶的公交车旁合影。  2018年2月7日,我在青岛胜利桥公交停车场见到了30路驾驶员王守金,这次采访的主题是了解王守金连续15年主动请缨担任除夕夜末班车司机的故事。说实话,这不是我在这一年中采访过最为重大的事件,王守金也不是最优秀的典型,他临近退休,没有当过劳模。但在他身上,我却接触到了劳模的精神内核,也改变了我的职业观。
  我见到王守金时,他刚刚运行了一圈车回到了30路总站胜利桥公交停车场。碰巧青岛公交购置的新型双电源无轨电车正由拖车运到停车场,王守金下车后很兴奋地向技术人员询问新车的各项参数,还用手机拍下了车辆铭牌。
  “新车轴距大,转弯角度会增大5到10度,驾驶时一定得注意。”他表现出来的兴奋劲头让我感到熟悉,这是刚刚毕业的我在遇到能够亲身采访的大新闻时的兴奋感。可是我面前的这位公交驾驶员已经54岁了,明年他就要退休,告别这个岗位。这让我有些震撼,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到了退休的年纪,还保有这份对自己职业的热忱与追求呢?
  “我很期待能开上新车型,如果能如愿,这将是我开过的第9种公交车。”王守金告诉我,他从部队复员后来到了青岛公交集团,1987年开始驾驶公交车,至今已经开了31年。刚见面时,王守金反复告诉我,自己不太会说话,但一谈起这些车型,王守金打开了话匣子,从最早的4代大通道公交车,到1999年开始,无轨电车更新成了10米多的“小单车”。到现在,他已经驾驶了4种车型的“小单车”。他津津有味地向我讲述着从前的故事,“前一天保洁员放在车里一桶水,第二天起来就成了实心的大冰疙瘩。”我像听故事一样认真地听着,觉得他是见证了历史的人。
  我问他,为什么每年除夕夜要主动开末班车?他说:“其实我就是想做点特别的事,当年集团号召每个人做一项特色服务,我没有什么特长,就想着可以开末班车,这样同事高兴,我也高兴。”这句话我没有写进稿子里,因为我觉得太朴实了,但这句话让我在选材写这篇2018年采访后记的时候想起了他,因为这句话让我了解到,一个无论做出多大的贡献的人,起因可能都这么朴实。“要在自己的职业里做出点特别的事”,我觉得,这里面包含着对职业的上进心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这句话让我感觉接触到了劳模精神的内核,也进一步塑造了我的职业观。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