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区敦化路街道探索“1+1+2+N”小区党建模式 以组织优势解决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2024-05-09 16:01:32 来源:  作者:

  大众网记者 刘铮 青岛报道

  小区是城市的“单元细胞”,近年来,敦化路街道聚焦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核心老城区开放式小区与物业小区长期共存的二元格局,以“精细集成 多元共治”为内核,将织密党的组织体系和严密基层治理体系同谋划、同部署,探索实施“1+1+2+N”小区党建模式,通过在1个社区大党委的领导下建强1个小区党总支,坚持落实“民主协商五事制”“合伙人圆桌会”2项制度,凝聚N类参与主体,着力撬动多元力量“破圈”融合、下沉小区,打通小区治理“微循环”,加快构建以“小区”为主角的善治惠治新格局。

  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老旧小区的治理是重要的一环。敦化路街道地处中央商务区和老城区交汇区,辖区老旧楼院、小区较多,众多老旧小区因建成年代久远、长期没有物业管理,小区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损坏老化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居民幸福感。其中,通榆路39号小区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时使用铸铁管道,经年累月后锈垢严重,并且管道内杂物过多,1楼地下拐弯处堵塞严重,导致楼内居民家中“跑冒”现象频发,一说到“上下水管”这件烦心事,许多居民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

  今年4月初,通榆路39号小区的201户、202户居民来到伊春路社区的王峰书记工作室反映家中卫生间冒水问题,希望社区帮忙解决。接到居民的求助后,社区党委书记王峰带着网格员第一时间入户查看情况,发现居民家中下水满冒、臭气弥漫,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排查,下水堵口点极有可能在楼下。为确认具体堵口点位,维修人员需到楼下住户家中实地勘查,却屡吃“闭门羹”。

  为了尽快找到问题根源,王峰多次拨打了楼上住户的电话,终于联系上住户,了解了相关情况。原来,早在几年前,楼下住户家中也出现过堵漏情况,当时他曾向楼上住户提议重修整栋楼的上下水管道,但却因费用问题双方未达成一致,最后楼下同层住户只能选择单走下水管。此时,王峰书记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件解决“上下水管”堵漏的“难事”,还是关系到社区邻里和谐发展的“要事”,更是主动响应、化解风险、化“接诉即办”为“未诉先办”的“大事”。他决定从“人”的工作开始着手,王峰立刻找到楼里的老党员和公益岗工作人员当参谋,了解楼下住户平时喜好和交际圈;再是巧找“助手”、“曲线搭桥”,联系楼下住户的家人,帮忙做思想工作,最终以请施工方项目负责人到现场商讨方案为由,说服楼下住户配合,开门协商。协商现场,王峰一方面与维修人员、施工方、双方住户商量方案,另一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楼下住户思想工作,直至其同意进自家施工作业,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打开了局面。多次实地勘察后,施工人员发现下水管道断裂,需在楼下住户家中及室外进行长达十余天的施工,这不仅会影响到楼下住户的生活,而且地面无法恢复原样,楼下住户对于在自家施工又出现了抵触情绪。为了彻底解决楼内住户下水管道问题,顺利完成施工,王峰实行“1+1+2+N”小区党建模式,运用“四强”工作法,通过对单元内所有住户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引导居民自发参与下水管道维修工作,大家纷纷出面做楼下住户思想工作,打起邻里感情牌,真正争取到楼下住户的积极配合,并筹集齐楼内住户的施工资金做好启动施工的准备。4月10日,施工正式开始,目前维修已结束,困扰居民多年的下水管道问题得到解决。经过社区党委的引导,党员先锋的带头以及居民群众的自治,将一件原本很棘手的难事转变成了促进邻里和谐的好事。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伊春路社区聚焦小区治理成效提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委书记的“领头雁”作用,以及老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民生事项 。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实施“1+1+2+N”小区党建模式,强党建、强服务、强自治、强联动,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疑难并及时向居民群众反馈,将决策、管理、处置、落实、监督等社会治理环节在小区内融合贯通、一体推进,实现服务精准投送、治理精准落地,搭建起联结党心民意的有力桥梁,切实增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让老旧小区的治理面貌焕然一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