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市北|王垿:顺兴楼里的民国书法家

2018-08-10 12:21:00 来源:  作者:

“百年青岛 记忆市北”

王垿书法欣赏

王垿青岛旧居

  大众网青岛8月10日讯记者 胡成林 通讯员 倪凌慧)二十世纪初叶,著名书法家王垿在青岛市市北区陵县路25号的住宅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王垿,字爵生、觉生,号杏村、杏坊,山东莱阳人,书法家,曾任礼部侍郎、法部侍郎,官居二品。

  1858年,王垿生于一个书香门第。16岁时,其父王兰升考中功名,授翰林院编修职位。后来王垿和哥哥王塾也先后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任职。王氏“一门三翰林,父子九登科”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

  王垿自幼学习书法,功底扎实,隶、行、楷书俱佳,尤擅行楷。他大量临习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作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被时人赞之为“垿体”。在京城,无论是酒楼钱庄,还是茶馆商铺,都纷纷以悬挂王垿题字的牌匾为荣,清末京城广为流传着“有匾皆书垿,无腔不学谭”的说法,足可见当时王垿名声之盛。

  定居青岛后,王垿不问政事,整日研习书法,求书者更多,许多青岛商号的牌匾都出自他手。包括高密路上的“泉祥茶庄”和两侧长联,海泊路的“洪兴德绸缎庄”、芝罘路的“裕长酱园”、博山路的“天德塘”,还有聚福楼、春和楼等处的匾额和两侧的长联,均由其书写。

  “寄庐”故居(陵县路25号)

  辛亥革命后,时局不安、社会动荡。1912年,王垿携家眷来到青岛,住在临近火车站的宁阳路。当时青岛为德国租界,大批逊清遗老来此颐养天年,由于他们大多住在宁阳路,街坊里便给那里取了个别名,叫作“赃官巷”。

  王垿不愿继续住在被称为赃官巷"的宁阳路,于是陵县路买地,聘请德国设计师盖起了二层楼的房子。该楼正面一层有两个门,二层中间有个阳台,看起来像“品”字。二层加“品”,暗寓房屋的主人原是二品官员。当时的陵县路一带尚未盖起许多房屋,地势空旷,向西可见碧海渔帆,向东可见山峦青翠。王垿思念故里,深感自身如寄他乡,便将陵县路25号的住所命名为“寄庐”,自号“寄叟”。

  齐燕会馆(馆陶路13号)

  王垿生平简朴,但极为注重乡谊。来青后,他捐款修建了齐燕会馆。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在客地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社会功能。齐燕会馆起初面积狭小,而王垿家对面有一块空地,本是德国人预备搬迁天后宫之地。后德国战败,齐燕会馆便用此闲置地皮修建了新馆,并在其中扩建戏楼。王垿不仅为此捐款,还题写了楹联。

  齐燕会馆与三江会馆、广东会馆并称青岛“三大会馆”,在扮演重要商业角色的同时,也是亮眼的政治文化舞台,1930年“五三”惨案国耻纪念大会就是在齐燕会馆举行的。

  聚福楼(即墨路12号)

  王垿在市北区即墨路上有一处房产,杨清寰认为即墨路一带是客商聚集,适合开办饭店,于是去找王垿商量,王垿欣然同意,以地产入股,与人合开了聚福楼饭店。

  聚福楼创建于1924年,楼名寓意为“聚大福大贵于此楼”。所聘厨师系烹饪之乡福山县的高手,菜肴选料讲究,厨师刀工精湛,以烹制鱼翅、海参、燕窝等见长,红烧负翅、三丝负翅、扒海参、蝴蝶海参、雪熘色等都是远近闻名的名菜。1943年因烟头引起失火,迁址并改名为聚福楼东记。当年即墨路新楼落成,东、西两号同时营业。1949年后西号停业改作居民住宅,东号继续经营,后改名为“台东饭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