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五个月,蒙牛与中国圣牧交易终于落下帷幕。昨晚中国圣牧发布公告称,此前向蒙牛出售旗下子公司圣牧高科奶业51%股权事项,股份购买协议下所有先决条件已获达成并于5月20日落实完成。
至此,蒙牛实现控股圣牧高科,后者将在蒙牛的综合财务报表中确认为其附属公司,而不在中国圣牧的综合财务报表中体现。
但是,圣牧高科究竟是不是一个优秀收购标的,值得商榷。从乳业竞争、战略布局等角度来看,它确实增大了蒙牛对高端原奶、有机乳领域的掌控力,增加了与行业老大“搏一搏”的砝码;但是在公司财务的层面,至少在今年,它将拖累蒙牛不浅……
01
圣牧高科,是毒还是糖?
头顶中国“有机奶第一股”,中国圣牧近两年发展却不如意,下图是中国圣牧的港股年K,几成“仙股”。
拖累中国圣牧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中国几乎所有大型牧场的共同难题,是奶源过剩。2018年得中国圣牧交出了2011年以来最惨不忍睹的业绩:营业收入21.64亿元,同比上年下降20.06%;净利润为亏损23.11亿元,而它的净资产不过才28.8亿元。
而圣牧高科,正是中国圣牧的“资金黑洞”。根据去年12月份的公告,对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及呼和浩特市圣牧高科乳品有限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确认并计提减值拨备约人民币10.6亿元。也就是说,中国圣牧的净利润,近半拿来填坑。
圣牧高科之所以成为中国圣牧的负累,在于有机奶产业过分云集,高端有机奶沦为“白菜价”;另一方面,营销策略及奶牛养殖业务布局调整,致使高毛利的全程有机液态奶和有机原料奶销量减少。
然而,在蒙牛看来,彼之砒霜,或是我之蜜糖。在行业低谷、中国圣牧最低谷的情况下“抄底”,价格优势毋庸置疑,且对于蒙牛在高品质奶源领域的布局形成又一个有利支撑。
当然,在外界看来,最大的关注点还在于未来蒙牛和某竞品奶企在有机奶市场的争夺。特别是在2018年金典增速超过特仑苏的情况下,蒙牛+中国圣牧,彼此不再是单兵作战。鹿将死于谁手?
普天盛道乳业分析师雷永军告诉花朵财经(F-Finance),未来奶业的竞争一定是品质竞争,最核心的则是奶源。
当然,世上没有白来的好果子。蒙牛此役,对敌人威胁力尚未可知,但必须先自损二百——
中国圣牧年报显示,圣牧高科奶业2017年营收8.46亿元,2018年营收7.22亿元,下滑14.6%;2017年净利润亏损10.5亿元,2018年净利润亏损12.6亿元,下滑120%。按2018年年报测算圣牧高科奶业并表后业绩,蒙牛乳业净利润将扣减6.43亿元,而蒙牛2018年净利润为30.43亿元,并表圣牧高科奶业预计将“侵蚀”蒙牛乳业约20%的净利润。
难矣哉。有一些商场上的博弈,割肉是阵痛,不割却得坐视对手笑傲江湖。
事实上,被誉为乳制品行业“双雄”的蒙牛和竞品奶企,不仅常年在消费市场鏖战,在资本市场也是如此。
02
蒙牛、该竞品奶企鏖战资本市场
花朵财经注意到,其实蒙牛和竞品奶企最近一次交锋标的即为中国圣牧。
2016年10月,该竞品奶企曾刊发多条公告,宣告向五名特定投资者募集90亿元资金,用于收购中国圣牧37%的股权,作价约46亿元,同时表示,如果该交易完成,该竞品奶企将成为中国圣牧的大股东。
对于为何选择收购中国圣牧,该竞品奶企方面当时曾对外宣称,一方面该收购有利于公司增强现有的有机乳制品业务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该竞品奶企强化上游奶源供应,同时还有利于公司获得香港上市平台。
遗憾的是,因各种先决条件未获满足,该笔交易在2017年4月被终止,该竞品奶企最终与中国圣牧分道扬镳。
直至2018年12月,蒙牛介入,双方很快达成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笔交易中,竞品奶企此前标的是整个中国圣牧,而蒙牛的目标是中国圣牧子公司,处在下游的圣牧高科。
2017年,双方还曾共同角力澳洲乳业巨头迈高。
2017年9月,竞品奶企与蒙牛先后确认竞购澳大利亚乳制品生产商迈高公司,该竞品奶企称,参与竞购是为加码全球化战略,蒙牛表示其下属企业富源农业参与了非约束性报价。
但随着迈高与加拿大乳企萨普托公司(Saputo Dairy Australia Pty Ltd)达成协议,包括该竞品奶企、蒙牛在内的中外乳业巨头集体踏空。
除此之外,双方在对海外市场争夺上也势不两立。
2018年11月底,几乎是同一时间,蒙牛在印度尼西亚建设的第一家工厂开业,另一边,该竞品奶企耗资8056万美元收购泰国本土最大冰淇淋企业。
整体来看,在资本收购方面,蒙牛出手次数更多,从君乐宝、现代牧业、雅士利、多美滋到中国圣牧,蒙牛通过一系列并购快速完善了产业链布局,扩大了规模。
不过,具体到业绩上,上述并购似乎还未让蒙牛尝到协同效应的“甜头”,反而使其与该竞品奶企的差距越拉越大。
蒙牛的国际化改造,一直为外界争论不休,有一种声音是,蒙牛不惮物议做出的国际化改造以及一系列收购措施,仅仅是让蒙牛实现了形式上的“国际化”,却在这些事件的进程中,丢掉了当年牛根生们筚路蓝缕创业时的生猛劲。
不论是舆论还是实绩,对正在冲刺“双千亿”目标的蒙牛而言,都是沉重的压力。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将圣牧高科收入麾下,或是处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来可以补足蒙牛有机奶及高端液态奶产品线,使之有与该竞品奶企“金典”抗衡的子品牌,另者也将进一步拓宽渠道和增大规模,“蒙牛必须先将盘子做大,进而考虑利润”。
03
双千亿目标逼近,蒙牛挑战不小
2017年,蒙牛提出三年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销售额的千亿和市值的千亿,这意味着2019年和2020两年间,蒙牛必须要新增300多亿元的营收,每年业绩增幅至少要达到20%,而根据蒙牛历年财报,最近一次的营收增幅超过两位数是在2013年。
横向比较,热衷资本化运作的蒙牛在营收上并未落后竞品奶企太多,但净利润相差较大。
2018年,竞品奶企实现营收795.53亿元,净利润64.52亿元;蒙牛营收689.77亿元,净利润32.04亿元,和竞品奶企相差一倍。
▲花朵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竞品奶企的净利润呈一个稳定增长态势,蒙牛净利润在2016年之前与该竞品奶企相差不大,但自2016年受雅士利拖累出现亏损后,差距逐渐拉大。
花朵财经查阅公开资料发现,2016年前后正是蒙牛并购高峰期,也就是说,并购确实让蒙牛的产业链更加完善,但并没有真正提高蒙牛的盈利能力,这一点比较二者的销售净利率,不难发现。
销售净利率是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
▲花朵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蒙牛和该竞品奶企在毛利率上相差不大,2018年已基本追平,但在净利率上二者背道而驰,该竞品奶企一直在提高,蒙牛基本在下降。
从财务稽核的角度来看,净利率下降主要由于营收支出及各项费用。财报显示,蒙牛2018年采取积极的渠道发展及加强品牌宣传推广策略,销售及分销费用为188.33亿元,较2017年增加40亿元,占集团收入为27.3%。
其中,广告及宣传费用占大头,2018年蒙牛广告费用上升37.8%至人民币70.058亿元,占该集团收入比例上升至10.2%,2017年约是50.8亿元,占集团收入比例8.4%,同期该竞品奶企的广告宣传费为109.55亿元。
综合看销售费用,二者基本持平,蒙牛的销售及分销成本为188.33亿元,该竞品奶企销售费用197.73亿元,该竞品奶企费效比更低。
作为利润表的扣减项,蒙牛在收入落后的情况下,却花了和竞品奶企差不多的费用,自然要吞噬净利润。
收入结构上,竞品奶企旗下“金典”“安慕希”“金领冠”等高端大单品的销售收入增势迅猛,同比增长了34.3%,其中,新品销售收入占比较同期增长了5.6%。
蒙牛未披露各品牌的收入,但从产品线来看,竞品奶企更加多元化。
至于产品创新,我们或许可以从研发费用探知一而。数据显示,竞品奶企2018年的研发费用为4.27亿元,同比增长104%;蒙牛则为1.59亿元,同比增长19.5%。
直观来看,竞品奶企在产品研发上更加卖力。在消费升级,口味越来越挑剔的市场面前,不断创新是维持业绩增长的动力,蒙牛需要更加努力。
此次蒙牛将圣牧高科收入囊中,为优质奶源做布局,有助于加速在高端有机奶领域的拓展,增加在消费市场争夺的筹码;另外,背靠中粮集团这艘超级“航母”,对于蒙牛的产业化、国际化、体量及业绩都会起到支撑作用。
但不可忽视的是,以目前圣牧高科的亏损现状或成为短期内蚕食蒙牛净利润的“蛀虫”;另外,高额费用支出、频繁并购形成的商誉都是蒙牛需要正视的问题。
http://www.sohu.com/a/315987814_13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