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通集团:以公共数据运营为着力点 撬动数据要素市场的新质生产力

2024-06-19 16:51: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郭祎明

  大众网记者 王熠 郭祎明 青岛报道

  华通集团自肩负起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试点工作的重任以来,以前瞻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公共数据运营新模式,不仅将公共数据运营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更通过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和培育数商生态,为青岛乃至全国的数据要素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青岛,这座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正逐渐成为公共数据运营领域的先行者。

  “定标准”,引领数据要素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在承担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华通集团不断深化“以公共数据运营撬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模式。以华通智研院为主体,通过挖掘公共数据的潜在价值,拓展其在金融、医疗、海洋、交通、养老、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丰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路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起编写的《全国公共数据年度发展报告(2023)》已经在5月25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正式发布。同时,华通智研院还积极拓展和培育各类数商生态合作伙伴,吸引53家应用型和17家服务型数商共同合作,共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繁荣发展。

  为了更好地评价数据资产的价值,去年3月份华通智研院联合中国信通院等机构编制《数据资产价值评价》标准,今年三月份已经申报并计划联合部分国家机构共同编制《公共数据资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评价》标准。这两个标准的出台,不仅为公共数据资产和社会数据资产的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规范指导,也为整个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这两个标准,华通智研院将继续引领数据资产价值评价领域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树标杆”,创新金融服务激活数据资产价值

  华通智研院广泛开展数据资产入股、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服务,进一步激活数据资产的价值。2023年5月完成2000万数据资产信用融资,2023年8月利用全国首例数据资产价值评价标准和模型,完成全国首例数据资产作价入股,这是一次以货币度量数据资产价值的探索,实现数据资产从合规、登记、评价到最终评估全链条的打通。这些创新服务不仅提升了数据资产的市场化水平,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在拓展数据应用场景方面,华通智研院让数据要素“乘”出新动能。数据资产价值化是实现数据资产化和资本化的前提,借助青岛企业的数据资源入表工作,吸引更多的数据提供者、服务者和消费者进入市场,繁荣数据要素市场。在《2023公共数据运营大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第二届(2024)公共数据运营大会》将于6月28日正式召开。

  华通智研院将继续创新数据资产化模式,完善数据资产新蓝图,广泛开展数据资产入股、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服务。

  “建平台”打造数据资产互联互通互认的“青岛样本”

  青岛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中心作为全国首家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中心,在推动城市数据资产登记证书互联互通互认机制方面发挥着带头作用并致力于拓展更多城市加入这一机制,实现数据资产的跨域流通和互认。同时,中心还不断完善数据资产合规、登记、评价、评估规则体系和生态共同体,为数据资产的安全、合规和高效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自2023年10月份经青岛市政府批复成立以来,在市财政、国资、大数据等部门的指导下,青岛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中心于1月1日完成青岛市首个企业数据资源入表实践案例,华通智研院已经完成和正在开展50多家企业的数据资源入表和8个行政单位的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入表工作。带动全市54家企业和北京、武汉等11地市38家企业开展数据资源入表工作,实现青岛、湖州、潍坊、包头等七城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互联互通互认,输出中心运营模式到多个城市,聚集11家合规机构、5家评估机构、1家证券机构等生态合作伙伴。

  目前青岛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中心已经同全国数据资产价值服务中心联合举办北京、武汉、福州数据资产登记评价及价值服务研讨会,计划今年完成10个城市系列行活动,联合多地市共同运营数据资产登记和数据资产入表模式,实现20个城市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互联互通互认。

  下一步,华通集团将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多领域挖掘新场景,持续培育数据要素生态,不断巩固公共数据运营“青岛模式”和数据资产登记评价“青岛样本”,为数据要素市场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青岛智慧和青岛力量。

初审编辑:潘文强

责任编辑:苏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