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相图|⑫95后青岛“吃货小嫚”的“麻辣”创业路

2024-06-05 21:46: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谭文凯

  开栏的话:

  百相世事,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故事。他们是没被剪辑的电影,是未经修饰的小说,以最真诚质朴的情感调和一味味酸甜苦辣。书写烟火俗世,体悟人间百味,我们精心勾勒一幅众生《百相图》,记录认真生活着的你我他,或艰辛,或悲伤,或迷茫,却从不停下向希望前进的步伐。在这里,你或许能触碰另一种生活,或许能“看见”自己。如果你有故事,也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始终聆听着。

  人物档案

  姓名:吴易晓

  性别:女

  年龄:27岁

  职业:曹氏鸭脖(青岛总店)/吴春花米线店店主

  一句话宣言:顾客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大众网记者 谭文凯 毕筱涵 青岛报道

  从中学老师到拥有两家小店的店长,95后的青岛嫚儿吴易晓告别了“三尺讲台”,用两年的时间,在城市里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新事业”。

  “我本来就是一个‘吃货’,我和我对象在一起每天就研究怎么吃。”对于吴易晓来说,做餐饮,开小店不仅是一份事业,更是源于内心的热爱。2022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掉稳定的工作,在台东商圈,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

  放弃枯燥的职场生活

  去川渝旅游散心偶然学会手艺

  在青岛台东商圈的和兴路上,有着各式各样的美食小店,炒菜、烧烤、铁锅炖应有尽有,吴易晓开的这家店就藏在道路右侧的一间不起眼的门头房里。走进这家店,一股米线和麻辣烫的香气扑面而来,夹杂着辣椒的辛香,每到饭点就会吸引众多食客前来品尝,室内的装潢是满满的“怀旧风”,仿佛回到20世纪80年代,墙上看起来随意书写的菜品名让人感到复古且亲切,这里已经成为台东商圈一块的小众网红打卡地。

  说起开店的经历,小吴告诉记者,“我本来是在一所国际学校当老师,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我就想着自己创业试试,正好当时放假,我就拉着对象去了成都重庆散心。”在机缘巧合之下,吴易晓发现当地美食的口味独特,于是,她便萌生了开一家川味小吃店的想法。

  “我在成都和重庆学了冒菜和鸭脖,学成之后就回来开了和兴路上的那家曹氏鸭脖(青岛总店),开了一段时间后我也有了点积蓄,就想着做一个属于自己的餐饮品牌。”于是,吴易晓再次前往重庆,寻找适合开在青岛的餐饮项目。“其实我选项目有一点很重要,它得是青岛这边可能没有,但是在重庆当地又比较有特色的,后来我就发现重庆的泡椒米线在当地比较受欢迎,我就开始学了,学完又回来开了第二家店,也就是现在的这家吴春花米线。”

  米线店开业爆满

  获得食客认可,开始上新美食

  “吴春花是谁?”前来吃饭的食客们看到招牌,心中不免产生疑问。当记者询问起店名的由来时,吴易晓笑着说:“一开始我就想起个接地气的店名,因为我自己姓吴,所以就起了‘吴春花’这个名字。”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依靠着台东商圈的客流量,吴易晓的米线店刚开业前三个月基本天天爆满,一度登上某平台美食热门榜第一。小吴告诉记者:“那时候青岛没有传统的重庆泡椒米线,好多顾客吃过了觉得口味很好,又介绍自己的朋友来吃。”

  吴易晓的第二家店开业后,忙碌成为她的日常。同时她也收获了食客越来越多的肯定,也结交了不少新朋友。在工作闲暇之余,她又发现了一种新的美食——甘肃麻辣烫。

  “我在甘肃待了两个周,每天都吃麻辣烫,因为每家的口味都有差别,我和我对象只能一家家吃,一家家试。”吴易晓说:“最后我们挑了家我们认为最好吃的麻辣烫,可老板不教,我们跟老板套近乎,拉着他喝了三天酒,才学到这个手艺,回来我就在米线店里卖起了甘肃麻辣烫。”

  店火了质疑声也多了

  佛系老板想坐稳两家店再谋发展

  “店里刚开始卖甘肃麻辣烫时,经常有人来‘踢馆’,他们说要尝尝我这个麻辣烫正不正宗,所以遇到当地人我就会去问他们口味怎么样,也会根据他们的建议再改善麻辣烫的口味。”据吴易晓说,从刚开始的米线到现在的麻辣烫,为了保证口味,她一直坚持是哪个地方的项目就用哪个地方的调料,虽然运输成本变高,但她始终认为这是值得的。

  “不管是米线还是麻辣烫,从原料到调料我都是去当地进,就这样还有很多人说不正宗,刚开始气得睡不着,慢慢我也变得佛系了,现在我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最好吃的东西给大家吃,外面的质疑声我已经完全‘免疫’了。”

  说起对未来的规划,吴易晓坦然道:“因为台东商业街这个圈实在太卷了,所以我想尽可能上一些当地的特色小吃,丰富我们的菜单,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尽可能的把这两个店开稳一点,未来有机会的话我也会再去外面探索新项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