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举办“清廉校园”观摩会 共悟校园廉洁文化

2024-05-24 11:05:4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秋怡

  大众网记者 刘秋怡 通讯员 柳宁 刘寒梅 青岛报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大屏幕上播放着孩子们诵读经典的视频,一旁小池中的朵朵青莲正在随风摇曳……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清廉校园”观摩会在崂山区张村河小学举办,全区54所学校的党政负责人齐聚张村河小学,共同体悟校园中的廉洁文化。

  近年来,崂山区教育系统在推进“清廉校园”建设上持续发力,将清廉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生思政教育等工作相融合,着力打造“山海清风润校园”清廉建设品牌,营造崂山区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

  微风簇浪,廉洁文化滋养灵魂

  “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行走在张村河小学的校园之中,时不时就有这样的清廉警句展现在眼前,除此之外,清廉故事展板、廉洁文化手抄报、廉洁诗词书法作品等也是随处可见,它们与校园环境有机地融为了一体,令广大师生可以沉浸式体验清廉文化。

  在麦岛中学的学校图书室中,有几个特别设置的廉洁书籍专架,上面摆满了诸如《写给青少年的党史》《青史留芳——历史上的廉史》等书籍供师生借阅,阅读给予师生以精神养分,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色和白色是传统扎染中最常见的两种颜色,因此,用扎染技艺来呈现廉洁文化作品是非常贴切的。”张村河小学校长李川峰在介绍学生的美术作品时这样说道。孩子们运用扎染、折扇、剪纸、彩泥等形式,以手绘心,创作出了一个个富有巧思的廉洁美术作品装点校园,崇廉尚廉的理念正在以一种十分自然且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滋养着一个个稚嫩的灵魂。

  目前,“清廉文化进校园”工作已经在崂山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展开,各学校通过廉洁广场、廉洁长廊、廉洁文化墙、廉洁书屋等形式打造廉洁文化阵地,于无声中影响着师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清风亮节,廉洁从教树立楷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德师风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崂山区教育系统持续全面开展“树师德 正师风”专项整治活动,致力于引导广大教师严守职业道德素养,廉洁从教,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道德上的楷模,引领他们向“廉”而行。

  据介绍,崂山区教育系统每年开展签订《教师廉洁自律承诺书》活动,覆盖全区4000余名教师,引导教师坚持廉洁从教底线;近年来,全区共组织师德宣讲106场,评选省市区各级“最美教师”51人,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带动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定期开展教育系统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对财务管理、招标采购、学籍管理、人事管理、食堂管理等重点领域进行排查,2024年共排查风险点62个;持续面向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崂教清风——警示教育月”活动,组织收看警示教育片、廉洁文化微视频96场次,有1000余人先后走进廉政教育场馆进行学习参观,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崂山区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清廉建设的重要一环,加强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追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远大理想,让廉洁从教在崂山区蔚然成风。

  春风化雨,廉洁教育启智润心

  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加强这一时期的廉洁养成教育至关重要,结合青少年时期的这一重要特点,崂山区教育系统坚持将廉洁养成教育同思政教育结合在一起,推动廉洁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让廉洁的种子在春风化雨的环境中扎根于每个孩子的心田之中。

  据悉,各学校将廉洁教育纳入思政课程系列中,充分挖掘不同学科中的廉洁文化资源,推动思政课程形成有机统一的体系。张村河小学开发的《清风廉韵》一书作为廉洁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引导学生养成公道正直、自律自省的美好品格;实验学校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感悟廉洁,推出《品读诸子经典 感悟人生智慧 共筑廉洁文化》《地理环境对廉洁文化形成的影响力》等特色课程,真正地发挥了课堂在廉洁养成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崂山区各学校纷纷在实践研学中开展廉洁养成教育,将廉洁教育与“十个一”项目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亲身感悟“廉”元素。近年来全区共开设廉洁思政大课59堂、廉洁主题论坛14次,组织廉洁主题班团活动41次、廉洁知识竞赛6次,廉洁校园征文16次、廉洁文艺演出5场,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廉洁教育场馆44次。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探索“思政+”廉洁教育路径的队伍中来,以“廉”启智,以“廉”润心,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接下来,崂山区教育系统将继续开展“清廉校园”建设工作,持续加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阵地建设,让崇德尚廉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持续擦亮“山海清风润校园”清廉建设品牌。

初审编辑:刘秋怡

责任编辑:苏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