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勇
本文发表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CSSCI,权威期刊)2021年第8期
刘冰
【摘要】可视化使时政新闻呈现效果得以优化,有利于增强时政新闻的可受性和分享性。照片、图表、漫画、文字、视频甚至音频等媒介元素都是可视化呈现的工具,汉字视觉符号的处理、“噪音语法”的运用也是时政新闻可视化的操作途径。时政新闻可视化表达充分考虑网络因素,增强网感,提升趣味性,善于将音乐短片、动漫、绘画等艺术形式运用到新闻生产中。视觉逻辑不能取代新闻逻辑,艺术规范与新闻规范相互碰撞并走向融合,共同致力于时政新闻可视化生产。
【关键词】时政新闻;可视化;网络;艺术规范;新闻规范
新闻可视化将视觉艺术运用到新闻呈现,是艺术与新闻的完美结合。目前学界的新闻可视化研究多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数据新闻可视化,对时政新闻可视化的研究有所忽略。业界人士则认为时政新闻可视化是一个富有价值的重要课题,业界对时政主题可视化的实践探索甚至超过学界的想象,一些媒体在时政新闻可视化方面积极实践,勇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时政新闻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万众皆媒的时代,时政新闻也面临着用户注意力资源的竞争问题,时政新闻的可视化成为一条可行的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一)时政新闻及其重要性
时政新闻的操作包括时政新闻报道和时政新闻评论,时政新闻可以从本源形态和传播形态两个方面加以界定,本源形态的时政新闻是指与政治相关或具有政治影响的新鲜事实信息,传播形态的时政新闻是指对与政治相关的事实或从政治角度对新鲜事实进行的报道或评论。时政新闻关注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和评论党政活动。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时政新闻的重要性,“政治权力系统的变动常常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会直接影响到普通大众的利益,人们当然关注这样的变动信息。”[2]网络传播方式的变革全面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包括政治在内的人类生活,政治越来越倚重政治传播,时政新闻的重要性在网络传播时代更加显著。“媒体积极地定义着政治‘事实’;通过新闻采访以及新闻生产的过程,最终把一个‘成型’的阐述呈现在受众面前,告诉他在特定的时候,政治事件中哪些事情‘真正’重要。”[3]没有政治就没有时政新闻,没有时政新闻也不会有政治生态的健康运转。
党和政府部门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党和政府部门的每一项工作都事关百姓利益,对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改善、社会保障、工会举措、工商技监打假、消协维权、医疗政策、教育改革等等,均与百姓工作、生活密切关联。时政新闻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实用性、接近性和相关性,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应该关注时政信息。
(二)时政新闻需要可视化
值得注意的是,时政新闻容易由于其严肃性或枯燥性而降低吸引力。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爆炸,娱乐泛滥,资讯收受向浏览式阅读转变,时政新闻的严肃面孔在吸引用户注意力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学界认为,时政新闻遭到群体传播的审视、解构甚至抵抗,群体传播时代时政新闻需要新的形式、新的技巧,更需要新的理念和胆识。[4]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可视化成为时政新闻应对诸多挑战的一个有效办法,它顺应了时政新闻从大众传播转向网众传播的时代规律要求,时政新闻可视化具有现实需求依据。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类信息传播模式,网络与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社交媒体成为人们接收和分享信息的主要载体。可视化使互联网传播环境中的时政新闻呈现效果得以优化,时政新闻的可受性和分享性得到了增强。当前人们身处眼花缭乱的媒介化世界,注意力极其容易分散。时政新闻本身属于严肃新闻,天生具有枯燥基因,在新媒体运营环境下应该考虑借助可视化的力量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趣味性,让时政新闻的阅读变得轻松起来。可视化为用户提供了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用户在收受时政新闻的同时也在享受多媒体大餐,可视化优化了用户体验。优质的时政新闻可视化产品美观巧妙,“所谓美观巧妙,是指无论是平面设计、插画还是动画、图片、视频,各要素的融合组织,都要令人赏心悦目;交互体验与内容紧密结合,利于读者更高效得到信息。”[5]可视化符合网众传播时代时政新闻呈现的规律,它为新闻稿件增加愉悦视觉元素,文字黑压压一片让人感到畏惧,增加照片、图表、漫画、视频等视觉元素则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让新闻收受变得轻松愉快。
时政新闻可视化并不仅仅是呈现形式的变化,它更是新闻人思维方式的改变。时政新闻可视化并不仅仅局限于视觉元素的增加,它同时还考量了网络因素、艺术力量的融合,它充分尊重了用户的主体地位,强化了新闻服务意识。
艺术化地提升时政新闻的表达力和传播力,这本身是一个亟待破题的问题。当前关于时政新闻可视化研究的成果还不多,本文关注网络环境中时政新闻可视化的艺术,旨在探讨下列问题:时政新闻可视化实施的媒介元素途径是怎样的?如何考量时政新闻可视化表达的网络因素,包括团队组建、平台渠道分发、网感的增强、故事化与趣味性的提升?艺术是否可以服务于时政新闻可视化,艺术与新闻的边界在哪里,艺术规范与新闻规范到底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意力资源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当下研究时政新闻可视化越发显得迫切。时政新闻可视化已经成为传媒时政表达实践探索的热点,亟待加以系统研究。
二、可视化实施的媒介元素途径
时政新闻表达也可以做到不枯燥,职业新闻人的使命是做好翻译工作,将原本艰深或者枯燥的内容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时政新闻可视化属于设计创作行为,参照吕敬人的理论,时政新闻可视化需要设计者分解、整理、策划,进行秩序化驾驭,面对事物的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理性到感性、从时间到空间、从连续到间断、从解体到融合,寻根追源,加以逻辑解析,对繁复的文本数据进行梳理、概括和重构,并进行视觉化、戏剧化的有趣传达,提升信息的公众化传播能量等级。[6]时政新闻可视化的实施,应当善于灵活运用照片、图表、漫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介元素,加强对作为视觉符号的文字的研究力度,甚至还要大胆运用“噪音语法”。
(一)从图片到音视频
“传媒艺术集文本、图像、声音、视频于一身,不似传统艺术只诉诸艺术接受者的听觉、视觉或其他的单一感知方式。”[7]我们现在从事互联网媒体传播工作,就要善于使用多媒介元素来传播新闻信息,需要知道,照片、图表、漫画、视频甚至音频等这些多媒介元素恰恰就是可视化呈现的工具,“互联网是一种多媒体介质,网络中信息符号的能指由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综合构成,比单一的文字、声音、画面更生动直观,相得益彰,更易于情绪的多样化表现和传播。”[8]
图片包括照片、图表、漫画等,照片真实具象,图表整合力强,漫画幽默夸张。图片直观形象地展示时政新闻内容,增强了时政新闻的真实感和即视感,并具有引出话题和唤起分享愿望的功能,是时政新闻可视化的有力工具。尤其是摄影技术已经从一种纯粹单一的再现视觉的生产型媒介,转变成为满足人们多元视觉体验的消费型媒介[9],照片生产的门槛被彻底削平,拍照深切嵌入网民日常生活,为时政新闻可视化提供了不竭的图片素材来源。图表新闻的发展也已发展成为强势,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制作一系列的图表新闻,将城市发展成就和未来发展展望,通过图表呈现出来。同时还要注意,图表虽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多多益善,不必要的图表应该大胆剔除。如果柱状图的柱子都差不多高,读者从统计图上看不出明显的对比关系,其实就没有必要画这样的柱状图了。
视频元素、音频元素给人类信息收受带来了新的美好体验,“视听传播对媒介系统的表意功能发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传统的语言结构。”[10]视频的最大优势是生动形象,容易看懂,并具有娱乐特征。视频收受对人们的文化程度要求最低,视频让人直观其内容,人们在收看视频的过程中也是在享受一道媒体产品大餐。视频作为可视化的媒介元素,具有天然合理性。在两会报道中,媒体可以采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录制视频、编写图文稿件的同时,为每个人制作新媒体产品,便于移动端的传播。移动互联网时代,时政新闻可视化要强调短视频的使用。短视频便于抓住重点,节省用户的时间,更切合融合新闻对多媒介元素呈现的需求。短视频便于组装、分享和传播,更适合媒体融合背景下时政新闻可视化的需要。时政新闻可视化既要在已有的互联网媒体页面中大胆运用短视频元素,更要抓住抖音等短视频社交平台发展的机会,及时注册账号,采取“视频化+社交化”策略,呈现时政画面,传递时政信息。
即便是音频文件也会成为可视化元素,在文字报道的过程中,增加一个音频文件,也会给原本枯燥的表达形式带来视觉亮点。音频能够让人沉浸其中,音频具有构建中心的作用。当个体聆听声音时,声音向个体集中而来,声音将个体包裹,使个体成为听觉感知的核心。声音也是一种景观,人们在收听过程中对声音环境产生的印象就是声音景观。1970年代加拿大作曲家默里·谢弗提出“声音景观”概念,为多个学科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领域。声音环境是外部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声音景观则是经由听觉方式内在化、主体化的产物,“声音环境、声音景观、听觉方式三者之间并不存在着先后的关系,而是一种感官文化的同构呈现。”[11]湖北日报在2017年全省两会期间首次尝试以漫画加音频方式呈现重要时政内容,制作并推出H5作品《快来听!王晓东同志报告原声 | 十句话 原来你是这样的湖北》,作品设计了时任湖北省政府代省长王晓东的卡通形象,并从政府工作报告中选取了最有内涵、情怀和质感的十句话,配合会场原声音频推送,当晚就刷爆朋友圈。湖北日报在党的十九大期间推出H5作品《党代表漫话十九大》,该作品以湖北籍十九大党代表的发言为基础,汇集头像漫画、音频、文字、互动设置等,点击量超过300万人次。[12]
(二)汉字视觉符号的处理
新闻可视化要关注和研究文字,尤其需要加强汉字的研究和运用。古老的文字起源于象形符号,并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发展方向是继续完善,形成当今世界上唯一的现代象形文字体系汉字;另一个发展方向则是转变成拼音文字体系。拼音文字是快速记录声音的工具,汉字则是激发人类内心世界想象力的符号。汉字是我们的文化,映射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汉字内含天圆地方思想和阴阳原理,汉字具有形象的特征,能够激发无穷的想象力。汉字拥有非凡的结合力,汉字的组合产生语句,产生篇章。汉字是我们讲故事的工具,汉字本身就有故事,汉字饱含哲理和寓意。汉字的诞生起始于观察,发展于具象、离象、超象、非象,并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逐步走向抽象。汉字本身就有画面感,甲骨文的十二属相汉字,分明就是画了十二个动物来表示对应的汉字,我们现在看一看也会觉得非常相像,也会佩服古人的形象思维。王东岳认为,人类上古时代文明开端之时的思想序列、文献序列,能够完好保留的只有中国,这主要得益于汉字。由于中国一直使用人类最原始的象形文字,汉字就像一个保险箱,把人类最原始、最底层的思绪锁定在其中,从而留下一份宝贵遗产。
可视化也表现在文字的处理上,善于使用字体、字号、文字加粗、颜色设置、行间距、段前空白、短小句子、短小段落等,也是新闻可视化应该注意采纳的手段和技巧。开头写得很简短,只用一两句话,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开头让读者看了比较舒服,如果一开头就用黑压压的文字占满好几个屏幕,那就是与读者为敌,恐怕早就把读者吓跑了。可视化必须考虑用户体验,要让传播人性化,不要折磨我们的读者。另外,时政新闻的开头可以对文字加粗处理,并将文字变成另一种颜色,如棕红色。正文中其他段落的重要表达或开头,也作加粗处理,但保持黑色。这些可视化的操作体现了编辑的良苦用心和服务意识——千方百计地唤起读者的注意,读者要是稍微疲劳了,新闻呈现就变化一下,希望读者能多看一些。
(三)“噪音语法”的运用
噪音的处理也是新闻可视化需要注意的事项。工业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大量的噪音,汽车的嘈杂、机器的轰鸣,诸多类似的噪音源让大地为之震动,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与安宁。我们通常认为,噪音干扰了信息传播,应该最大限度地消除噪音,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努力地消除噪音,高清影像、5G技术都是明证。可是在新闻可视化过程中,噪音的恰当运用或许也能有助于新闻信息的呈现。
杉浦康平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巨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杉浦就将“噪音语法”列为自己的核心研究课题,他在设计中大胆使用噪音元素,以噪音的形式表现主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语法,在设计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工业社会的噪音令人烦扰,但大自然本身就有昆虫和鸟儿的鸣叫、风雨声,这些也可被界定为噪音的杂音却是人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音响。
噪音现象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我们观测到的清晰星体传递了有用信号,宇宙背景中的星辰就成了噪音;新闻经过编辑会以尽量纯正的面目出现,编辑过程中的校对符、删改印记就是噪音;图书印刷时纸张光洁是正常的,纸张里面飘落进的灰尘颗粒、麦秸碎屑就是噪音;印刷字体是信号,从作者原稿中提取出来的手写文字就是噪音。杉浦对噪音有强烈的视觉表达意识,他认为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最细微的微尘,他将符号图形不断位移、切割、拼贴和重组,形成能增殖的噪音图像。杉浦的学生吕敬人指出,噪音反映了人生事态和社会的某个侧面,杉浦将设计元素看作撒入书籍宇宙空间的一颗颗尘埃,对噪音元素进行了秩序化。时政新闻可视化需要冲破传统规约的藩篱,学习借鉴装帧艺术先进设计理念,敢于使用“噪音语法”,不断提升时政新闻可视化产品的设计感和艺术感染力,让时政新闻可视化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三、时政表达的网络因素考量
(一)团队组建与多平台分发
时政新闻可视化注重团队作战,新闻媒体可以成立由采编、视频、数码设计、技术等部门骨干组成的融媒体报道团队,成员规模少则二三人,多则十余人,在报道形式、报道创意、报道模式上不断创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呈现时政信息,传递时政声音。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将可视化作为重要的媒体融合战术,“摸索出实行编导制的可视化生产机制,借此引领采编人员融合转型”[13]。与编导制相适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采用跨部门、跨单位的虚拟团队协同作战法,生产了大量优质可视化时政新闻产品。
时政新闻可视化要敢于尝试使用MV、动画、手绘漫画、抖音等形式,并善于在时政评论中贯彻可视化理念,引领舆论导向,让更多人理解时政信息,拉近普通百姓与时政信息的距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新闻媒体要舍得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组建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养高超的评论员队伍,打造出时政新闻评论品牌,善于采用了可视化手段,增强时政新闻评论的说服效果。
时政新闻可视化还需充分利用多平台优势,在所属网站、客户端、官方微信、头条号、一点号、企鹅号、大鱼号、大风号、搜狐号、网易号等多个平台发布可视化产品,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
以我观察访谈的烟台大众网为例,2019年烟台两会期间,烟台大众网紧紧围绕烟台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讲话精神,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等重大主题,提前策划,充分准备,发挥融媒体报道优势,制作推出了一系列可视化新闻报道,这些可视化新闻产品灵活运用了多媒介元素,版面充满小清新,原本严肃枯燥的时政新闻形象化、人性化,增强了表达的趣味性,降低了用户理解的费力程度,使得时政新闻收受简易化,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明显优化和提升了新闻传播效果。烟台大众网积极拓展时政新闻可视化,发布80余篇原创时政新闻可视化稿件,累计阅读量突破1000万人次。
(二)时政内容的网感增强
由于传播主场已经转移到互联网,网民成为信息消费的主要群体,时政新闻可视化就应该尊重网民群体的信息消费偏好,以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做新闻,让时政新闻具有网感,敢于创新,艺术化地提升时政新闻的表达力和传播力。
央视新闻新媒体《主播说联播 | 今天的宵夜,欧阳夏丹建议:上榨菜》[14],针对台湾有人振振有辞地说大陆人民现在吃不起榨菜作了点评调侃,欧阳夏丹在短视频末尾说:“夜宵时间到了,要不上点榨菜?”网友跟帖也很有看点,“怒赞,今天开心,一手榨菜一手茶叶蛋”,“珍藏二十多年的榨菜舍不得吃,今天为了女神主播,决定,拆开宵夜”。欧阳夏丹的这条短视频有网感,度的把握也特别恰当。时政新闻表达没有网感不行,网感太过了也不行,会让用户觉得矫揉造作,给人以假和装的感觉。另外,这条短视频采用了竖屏形式,这也是增强时政新闻可视化网感的有效手段。
竖屏思维是增强时政新闻可视化产品网感的策略,竖屏呈现形式拉近了与手机用户的距离,让网民感到可亲。短视频的艺术生产重视“竖”的艺术表达,“竖屏拍摄的短视频界面,也更符合公众使用手机的习惯,可以帮助公众进行随时随地的艺术内容创作”[15]。传统媒体时代视频拍摄通常只采用横幅形式,因为竖幅拍摄的视频在电视屏幕上是躺倒的,人们又不可能像欣赏照片那样轻松地把电视屏幕竖过来。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批网民使用手机竖拍的非职业做法,得到了抖音等APP的迎合和认可,逐渐获得了合法性。电视上播放的青春爆笑喜剧《生活对我下手了》,居然也采用了手机竖拍形式来呈现,宽大的电视屏幕两边留下了黑乎乎的面板,观众一点也不在乎。群众使用手机的洪流,终于改变了影像拍摄的职业要求,竖屏思维占据了上风。时政新闻可视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些变化,适度采用竖屏画面呈现时政内容,增强网感,优化传播效果。
(三)故事化与趣味性的提升
时政新闻可视化需要将新闻信息、美术、历史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融合起来,善于讲故事,增强趣味性,让时政表达变得更加活泼有趣,做到寓教于乐,充分调动起用户脑补机制,让用户愿意参与时政新闻传播活动。
深圳晚报美术编辑胡鑫做完版后喜欢画小人儿,新媒体编辑刘小涛具有历史学背景,这两位编辑走到一起,融合创造出了一个当代政务传播模板——新媒体漫画产品“十八楼西不加班”。“十八楼西不加班”采用多幅漫画组成长图,擅长植入鲜为人知的历史知识进行政务宣传。这个当代政务传播模板还成功输出,衍生出平湖街道办事处自有新媒体品牌“守珍街93号”,成为平湖政务宣传的一个亮点。[16]
《【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守珍街93号”爆笑上线!这么皮的安全知识还是第一次见》,在实现时政新闻可视化的过程中将论点主张、绘画艺术、历史典故融合在一起,善于讲故事,提升趣味性,很有吸引力。制作人员在长图中植入的第一个故事是神农氏之死,说这位虔诚的“草食男”逢草即吃,最终因误食断肠草不幸成为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因食物中毒而亡的人;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杜甫因为天气炎热吃了腐烂的食物中毒而死;第三个故事说的是韩愈吃了太多丹药滋补身体而亡;第四个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有位玩死吕布、整死孙策的牛人陈登,因为海鲜吃得太多,得了寄生虫病,最终口吐红色怪虫而死;第五个故事叫“一块猪扒引发的命案”,说的是音乐家莫扎特吃了太多没有煮熟的猪排,感染寄生虫病而死。食品安全是人类关注的话题,作品接下来介绍了古人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做法:孔子提出“十三不食”原则,唐代售卖毒肉致死要处绞刑,宋代行会监管制假贩假行为。作品最后推出食品安全小结,号召人们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17]历史典故让读者感到新鲜好奇,漫画幽默风趣,还能诱发读者脑补出更多情节,这样来宣传食品安全问题,内容丰富而不枯燥,没有说教感,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时政新闻可视化作品要具有互联网基因,让用户参与创造和传播。脑补的过程是用户参与创造的过程,用户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参与了新闻生产。分享则是用户参与传播的积极表现,用户在信息收受的同时还扮演了传播者的角色,用户在分享的过程中为传播注入了新的能量。艺术感染力强的可视化时政新闻作品,会让用户意犹未尽,愿意与亲朋好友分享其中的故事。
四、艺术与新闻的融合探索
(一)艺术与新闻的边界探寻
我们需要思考时政新闻可视化中的艺术手段运用问题:艺术与新闻是对立的还是可以融合的?艺术与新闻之间的边界是什么?我们需要把握好艺术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正确看待艺术在新闻表达中的运用。
传统思维中很容易将艺术与新闻对立,甚至会将二者看成水火不容。艺术的真实与新闻的真实当然不能等同,对于有新闻专业主义洁癖的人来讲,只谈新闻不谈艺术当然是更为安全的做法。但理论并不是僵化的,而是需要在思辨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新闻表达的工具理性要求我们采取包容的态度,不宜将艺术排斥在外。恰当地运用艺术手段,增强时政新闻表达的艺术性,有利于优化时政新闻呈现效果,这是顺应互联网思维的有益探索,可以让时政新闻趣味性价值得以提升,弱化时政新闻的说教感、枯燥感。在网民注意力资源争夺战中,恰当地运用传媒艺术恰恰是赢得网民关注的有效举措。新闻的表达需要借助多种工具的力量,我们没有必要抱定僵化的态度看待艺术手段的运用,而应积极而又恰当地运用艺术工具,让艺术为新闻服务,让时政新闻呈现充满生机活力。
中国青年报社与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于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联合推出了谈话类视频节目《两会青年说》,11期节目全网曝光量达到8亿多,让时政话题成为了一种时尚。这档节目后来升级演化成视听节目《中国青年说》,试图在继承报纸思想性与知识性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为用户奉献一道道视觉盛宴。栏目组策划的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节目,巧妙地运用了传媒艺术,别开生面。栏目组租了一辆大篷车到全国各地,让许多年轻人在大篷车中拨通鲁迅等先辈的电话。节目中,一部老式电话机铃声响起,鲁迅、石评梅、顾维钧、邓中夏接听这部穿越时空的电话,与观众隔空对谈。节目中的场景是戏剧表演的舞台,影片中的鲁迅等历史人物当然要由演员扮演,鲁迅接电话时说:“你们认识我的朋友闰土,我的学生刘和珍,我也好奇,他们如果生在你们这一代会是什么样的?”这一提问调动了观众的思考,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时政节目访谈中嘉宾给出的答案。
新闻与艺术之间是有边界的,我们一方面需要大胆探索新闻表达的艺术之道,另一方面也要思考二者的边界问题,关键则是把握好度。表演艺术运用到新闻表达中,应该将易于辨识和忠于事实原貌作为指导原则。
表演艺术可以运用到时政新闻节目中,但必须让用户能够容易地辨识出这是表演的记录,而非现实的记录,不要让用户混淆了艺术的真实与新闻的真实。《中国青年说》中鲁迅等历史人物隔空打来电话是传媒艺术的运用,观众能够分辨出来,这是时政新闻可视化的艺术探索,并不会混淆视听,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时政主题表达的生动性、趣味性。但如果一则新闻完全采用表演手段,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歪曲了事实,这就违背了新闻真实原则,是应该被禁止的。通过表演来还原呈现事件发展历程时,表演艺术应当忠于事实原貌,不能在表演过程中夸大、歪曲和篡改事实,不可由于表演艺术的运用而误导用户。
(二)艺术服务于新闻可视化
时政新闻可视化要有开放的思维,积极利用一切表达形式为新闻传播服务,善于将音乐短片、动画、绘画等艺术形式运用到新闻传播工作中来,不断增强艺术性,积极借助传媒艺术的力量增强时政新闻传播效果。艺术形式为时政新闻服务值得探索和鼓励,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新媒体平台为创新表达形式提供了技术支撑,将艺术技能应用到时政新闻可视化具有可行性。
时政新闻可以使用音乐短片实现可视化。抖音爆红一首神曲《生僻字》,媒体完全可以迅速抓住热点,创新新闻宣传形式,推出地方版抖音神曲,对城市发展进行了一番说唱赞美。媒体也可以联系代表委员共唱《我爱你 中国》,第一时间录制成MV,在两会期间发布,为新中国生日提前献礼。这样的MV作品发布后,也很容易在朋友圈传开。
时政新闻可以积极使用动画、绘画实现可视化。两会期间,媒体可以推出《动画版政府工作报告》,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动画形式,形象直观地向市民介绍工作报告重点内容。公众号文章还可以在“手绘艺术”上充分挖掘,将手绘动画和手绘静图结合起来,生动活泼地总结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动画视频配音还可以采用所在地区的方言,通过市民的视角,利用一幅幅手绘图画,将过去一年城市发展成就和变化展现出来,有效表现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调动网民情绪。
利用绘画艺术实现时政新闻可视化,需要吸纳美术人才,将他们的美术专业技能用于时政新闻呈现。澎湃新闻H5作品《长幅互动连环画丨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融媒体界面项目一等奖。主创人员李媛从初中开始接受正规美术教育,具有扎实的美术专业功底,她把美术专业技能应用到新闻可视化中,取得了成功。如果没有美术人才的加盟,不借助艺术的力量,新闻可视化其实是很难实施的。
艺术服务于时政新闻可视化,还表现在评论的可视化方面。对时政新闻可视化适用体裁的理解要有开放的思维,时政新闻可视化不仅仅适用于报道体裁,它也适用于评论体裁,艺术也要服务于时政新闻评论可视化。评论是制造同意的艺术,评论的过程也是说服的过程,“说服已经变成一种自觉的艺术和世俗政府的一个常规功能”[18]。我们应当在时政新闻评论中大胆尝试可视化,将新闻可视化做到极致,增强时政新闻评论的说服力。新闻评论的可视化也以叙事为手段,叙事成为说话的工具,它用事实说话,将观点用画面呈现出来。我们在新闻工作中容易自我设限,将时政新闻可视化局限于报道范畴,这是需要改进的。时政新闻可视化需要解放思想,凡是存在表达的地方就存在可视化的问题,时政新闻可视化在体裁上不要作茧自缚,除了时政新闻报道可视化,时政新闻评论可视化也完全可行。
与时政新闻报道相比,时政新闻评论主要采用论证手法,目的在于阐明观点,更容易陷入抽象枯燥的泥潭之中。采用可视化技巧可以让时政新闻评论变得眉清目秀起来,增强呈现形式的美感和生动性。音乐短片、动画、绘画等艺术形式本身也是强而有力的话语工具,时政评论中运用这些艺术形式,有利于增强说理论证的力量。时政新闻评论可视化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节奏明快、内容丰富的艺术形式,增强评论的视觉冲击力、感染力和话语说服力。
(三)两种规范的碰撞与相融
对于新闻可视化生产,目前存在一种激进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可视化生产导致了新闻机构内部理念的分裂,艺术规范与新闻规范存在严重冲突,甚至前者会取代后者,可视化“更是一套试图以视觉的逻辑代替新闻的逻辑的新闻生产观念系统,是一种新闻生产的技术美学,其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冲突不但不可避免,而且也将持续塑造数字新闻业未来的生态。”[19]新闻可视化的实际操作往往需要新闻工作者与美术工作者合作完成,新闻工作者提供事实和要求,美术工作者负责实现可视化,艺术规范与新闻规范有可能产生碰撞,但这并不表明艺术规范可以取代新闻规范,也不表明艺术规范与新闻规范完全不能兼容。
可视化具有工具价值,目的却在于新闻服务。时政新闻可视化是优化新闻产品的生产技术,是一种视觉化叙事方式,视觉逻辑与新闻逻辑有主次之分,视觉逻辑无法也不能取代新闻逻辑,视觉逻辑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新闻逻辑,否则时政新闻可视化就失去了其新闻学意义。时政新闻可视化的根本在于新闻,可视化只是手段,是增强新闻传播效果的方法与技巧,不可本末倒置。以艺术取代新闻的观念是一种危险的信号,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我们不宜夸大艺术规范与新闻规范的冲突,人为制造艺术与新闻的对立。事实上,即便是艺术家也有对新闻真实的朴素理解,艺术服务于新闻真实具有天然合理性,并不是难以执行的事情。
从传媒历史看,早期报纸采用的视觉元素就是绘画艺术。1839年1月9日达盖尔银版摄影术发明并公布后,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报纸对照片的采用并没有太大的动力,报纸采用的视觉元素依然主要是绘画。摄影时代前期报纸雇佣画家对战争、突发事件和庆典活动进行素描,这些艺术家的画作经常有虚构成分,不很准确,但那个时候摄影术还不先进,不能记录快速动作,照片制作需要的时间也太长,并且在转录到木版上后还会失真。[20]由于早期摄影术的局限,照片在时新性、真实性等新闻价值方面的表现其实还远在绘画艺术之后。艺术家的画作即便存在不准确的情况,但在新闻真实性方面的表现也强于早期摄影术,艺术的真实性在那个时期反而超过了摄影术。如今技术的发展早已使得摄影术摆脱了先前的缺陷,但所谓先进的技术也并不意味着确保新闻真实必然实现,技术反而有可能成为新闻造假的帮凶。
艺术规范与新闻规范都属于专业规范,新闻可视化过程中应该给予上述两种专业规范足够的尊重,让两种规范在碰撞过程中逐步相融。艺术规范与新闻规范融合是时政新闻可视化生产的规范前提,只有如此新闻编辑部才有可能为用户提供真正具有专业品位的可视化新闻产品。可视化不能仅仅停留在视觉美感的表层,而应该深入到时政信息的真实传递过程,为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信息的深层社会意义注入能量。
注释:
*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政务新媒体传播内容及融合表达研究”(项目编号:21CXWJ09)的研究成果。
【1】杨保军:《新闻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页。
【2】[英]布莱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殷祺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3】隋岩、曹飞:《论群体传播时代的莅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42-143页。
【4】李媛:《新闻可视化中插图漫画应用的实践与思考》,《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3期,第97页。
【5】吕敬人:《敬人书语》,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15-218页。
【6】刘俊:《融合时代的传媒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7页。
【7】隋岩:《群体传播时代:信息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第128页。
【8】甘险峰、林小木:《流动的技术、主体与职业:摄影发展趋势与专业性》,《现代传播》,2019年第2期,第86页。
【9】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第167页。
【10】季凌霄:《从“声音”思考传播:声音、空间与听觉感官文化》,《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3期,第31页。
【11】胡怀福、周劲编:《王者融归——媒体深度融合56个实战案例》,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第76页。
【12】黄常开:《传播力:南方报业媒体融合实践》,南方日报出版社2021年版,第197页。
【13】央视新闻:https://mp.weixin.qq.com/s/vcSo-gyqO_XO71Nc1I_CRg,2019年8月9日。
【14】抖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启功书院:《网络绿洲:短视频艺术普及与全民美育研究报告》,2019 年 8 月 20 日,第9页。
【15】楚宏:《深圳晚报创意人才的养成逻辑》,《青年记者》,2019年6月下,第21-22页。
【16】平湖身边事:https://mp.weixin.qq.com/s/gXvpnX3dl0ul4sZcL6ywlw,2018年5月9日。
【17】[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18】常江:《图绘新闻:信息可视化与编辑室内的理念冲突》,《编辑之友》,2018第5期,第73页。
【19】[美]乌尔里希·科勒:《早期的图片新闻》,见[加]戴维·克劳利、保罗·海尔编:《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董璐、何道宽、王树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63页。
(作者系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