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街道门村小学邬雪雪:“特殊家访”托起折翼天使的梦

2019-06-13 17:1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有这样一群孩子,她们是折翼的天使,成长路上的每一步都跌跌撞撞;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用爱给了孩子一双有力的翅膀。为了能让这些孩子享受特别的爱,她用责任和坚守,把光明照进一个苦难孩子的坎坷人生,也照亮了一个在黑暗中彷徨的家庭。她期待着有一天,折翼的天使也能海阔天空,尽情翱翔。

  参加教育工作仅三年的邬雪雪,是平度市李园街道门村小学的一名教师,主要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随班就读工作。2017年,她响应平度市教体局倡议,适时启动了医教结合、送教上门的家访工作。由此,也成就了她与小杰的一段不解之缘。

  浓眉大眼、白净皮肤、清澈的笑容是小杰给邬雪雪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佝偻是身形,你无法把他跟重度残疾联系到一起。经过跟小杰父母的沟通,她了解到孩子由于难产导致大脑受损,不能正常说话、坐立和行走,但对身边人的话却能很好地理解。

  每次的定期家访,邬雪雪都尽力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释放内心苦闷的地方。看到小杰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喝水,让她对孩子想要站起来的欲望感同身受。亲身看到到家人的心酸与无奈,更坚定了她为这个孩子做身体训练和心理辅导的决心。

  因为常年卧床,小杰全身肌肉趋于萎缩,连抬头都困难。针对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邬雪雪决定先从康复训练开始,锻炼孩子的腿部肌肉,让孩子能够正常站立左立,再同步进行精细化训练。

  她鼓励并指导小杰的父母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利用学步车学习迈步。渐渐地,小杰学会了在学步车中行走、转弯。但邬雪雪明白,小杰最大的问题在于腰腹力量匮乏,导致在行走时只能像太空漫步一样,要实现独立行走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

  为此,邬雪雪把康复训练转向以锻炼腰腹力量为主,开始锻炼小杰的坐立能力。她们利用各个板凳加以改造,制作成直角带靠背硬板凳、布制软板凳等,让小杰学习在直角板凳上挺身。

  对常人而言的普通动作,对小杰和父母却异常漫长而艰辛。小杰的每一点进步,邬雪雪跟他们都欣喜若狂。一次,小杰竟然可以依靠着小板凳独自站立十几秒钟,她简直比得了奥运冠军还兴奋。虽然每一个动作都略显笨拙,但小杰的点滴成长却燃起她内心的希望。

  训练腰腹力量的同时,邬雪雪还对小杰进行了手指的精细化训练。她利用电子琴,手把手教他伸直,弯曲一指按住琴键,1.2.3.4.5.6.7……她渴望有一天,这个孩子能用自己的手翻书、拿勺子。

  春去秋来,每隔一周,小杰家里总能响起断续的琴音和咿咿呀呀声。一年半后,小杰的头抬的更久了,手指更灵活了,腰也挺的更直了。对邬雪雪来说,这是一场“特殊的家访”,无法可循,也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唯一支撑她坚持走下去的,就是小杰比上次多坚持站立的几秒和脸上灿烂的笑容。她坚信,尽管每一朵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但只要用心浇灌,终会散发芬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邬雪雪看来,爱就是宽容和理解,是信任和欣赏,是平等和尊重。课堂上,她鼓励孩子们勇敢承认错误,学会担当,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如沐春风、自由生长;平时,她积极阅读专业书籍,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先后参加多场心理、家庭教育、特殊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参与撰写山东省家庭教育研究课题。

  作为教师,她真诚倾听,帮学生梳理内心的挣扎;她用心关怀,帮孩子们渡过人生的磨砺。她是善于引导学生梳理自我的心理老师,是鼓励学生收集资料、自主学习的品社老师,是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汉语的语文老师,更是帮助人生残缺孩子的家教老师。变化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内心的爱。为了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她与很多学困生、留守儿童成为朋友。在她的倾听和鼓励下,他们都慢慢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

  三尺讲台,责任和爱心,是邬雪雪从事教育工作几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她在家访中永远不变的主题。每一堂课,她认真准备和反思;每一个孩子,她耐心倾听与引导。一片赤诚,公平公正,让她收获了孩子们的喜爱和尊重。她说,“家访让我更加珍惜与孩子们相处的一分一秒,我希望用爱和坚守,照亮孩子们的苦难人生,托起他们的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