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中学吕文强:用爱筑起家校共育的桥梁

2019-06-13 17:0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42年来,他一个也不放弃,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一个又一个贫困学生,用爱心架设彩虹引导一颗有一颗彷徨的心灵;42里,他无私付出,村里、家里、地头、炕头,哪里有需要帮扶的学子,哪里就有他关爱的身影和暖心的话语。他的足迹走遍千家万户,把自己写成大爱和奉献,成为行走在平度大地上的师魂。

  四十二年,吕文强资助过几百名学生,贡献了自己3/4的工资收入和最真诚的全部。他始终相信,“沟通是架起友谊的桥梁”。“家访即是一种沟通,是孩子、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坦诚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师、家长和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和谐的桥梁。也让孩子明白自己肩负的职责和重任,为以后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方向灯。”吕文强说。

  出身贫寒 用真诚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1977年,刚工作年仅18岁的吕文强就在母亲的带领下开始了家访。通过家访,他走进一个个家庭,深入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看到问题学生背后的症结所在。也让他能够走进学生心灵,理解他们思想上的困顿、学业上的困惑、父母子女之间的隔阂,知道如何从根本上疏导学生的情绪。

  吕文强自小家境贫寒,两岁便失去父亲,幼年的他就饱尝生活的艰辛。一路走来,他目睹了太多像自己一样的孩子求学的艰难,强烈的责任心让他毫不犹豫地想帮他们战胜困难。走进千家万户,他决意与家长一起,让那些濒临辍学的孩子重回教室,让那些被认为不可救药的孩子迷途知返,把温暖的阳光撒向每个孩子的心灵。

  作为一所面向全社会招生的寄宿制学校,平度市朝阳中学的学生来自全市乃至全国各地,这也为家访带了了诸多不便,但这些并没有阻挡吕文强和同事们的脚步。吕文强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初三学生方淑英。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无法相信这个家庭的贫困程度:低矮阴暗的小土坯屋里,除了锅碗瓢盆和两个大水泥缸外,再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唯一的电器是两个灯泡,却因交不上电费两个月以前就被停电。小土炕的东头躺着两年多没有下炕的瘫痪父亲,西头躺着先天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姐姐。妈妈下地干活还没回家,方淑英正在土灶边烧火做饭。不懂事的小妹妹抱着她的腿不停哭闹。

  还没等吕文强开口,方淑英的父亲就一个劲的唠叨:“大家大口的,有好多庄稼活等着她回家干,俺家里穷,哪能念起来没完没了,这书说什么俺也不能让她再念了。”一旁的方淑英早已哭成了泪人,目光里有迷茫、有渴望。哭声直击吕文强的心灵,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看到了自己的女儿正在困境中痛苦挣扎。

  面对方淑英的无助,吕文强当即许诺:“有我在,方淑英就不能辍学,她的一切费用我全包了,至于家里的活,我想办法帮着干。”话音落下,屋子里只剩下长时间的沉默。此后,方淑英吃住都在吕文强家里,他的爱人变着花样为她改善营养。周末,吕文强一家三口就到方淑英家里帮着干活,农忙季节还请自己的亲戚朋友帮她家抢种抢收。全家人的关爱,化为巨大的学习动力,方淑英学习格外刻苦,成绩突飞猛进。中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她说:“老师,将来我也要做一名像您这样的好老师。”

  然而,顺利拿到平度师范录取通知书的方淑英却陷入了另一个难题,3000元的学费不仅对当时月工资不足四百元的吕文强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方淑英来说更是一笔天文数字。但吕文强决心,不能因此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就是借也要给她凑足学费。当天晚上,吕文强骑车从楼子庄跑到柳林,又从柳林跑到凤凰屯、瓦子丘、宋家庄,几乎转遍了周围所有的亲戚朋友才把学费凑齐。第二天,夫妻二人又为她准备了各种行李,像送女儿一样把方淑英送进了平度师范。

  2013年,吕文强遇到了与方淑英情况类似的另一个孩子陈旭东。由于家庭条件拮据,陈旭东骤然辍学准备外出打工。吕文强得知后,辗转一昼夜找遍了市里的网吧、旅馆,最终在村外的田里找到陈旭东。他厉声斥责道,“你选择辍学打工,意味着家里又多了一个贫困人口。知识改变命运不是一句口号,你有志气,就跟老师回学校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回校后,吕文强包下了陈旭东所有的生活、学习全部费用,鼓励他安心学习。

  通过家访,吕文强了解到陈旭东家里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他多方凑齐六万元帮陈旭东的父亲盖起大棚种植草莓。第二年,家里就用销售草莓赚的钱翻新了旧房。可就在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高二时陈旭东母亲换上乳腺癌,家庭经济出现新的危机,陈旭东一度想辍学打工。

  吕文强耐心地劝说他放弃辍学的念头,每周都去看望他,给他送钱送吃的,陈旭东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2018年高考,陈旭东以理科569分的成绩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他励志学医救人,“让我爹活到120岁。”这个“爹”,陈旭东已经喊了六年,他说:“我的父亲我叫爸爸,您这个胜过父亲的老师,我就叫您爹吧。”

  因材施教 精心呵护每一个孩子成材的点滴星光

  每一个人受天赋和环境影响,发展的过程千差万别。吕文强深知,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用心呵护、耐心等待。他时刻铭记陶行知先生的忠告——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他坚信,小草虽然不比大树,却一样能给春天带来绿色。

  “无论他是农民、工人、军人还是商人,只要他是正直、诚实、善良、勤劳、遵纪守法的,作为老师都应该为之骄傲,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在社会上散发出正能量。”吕文强说,“哪个学生不是带着求知和成才的欲望走进校门?那些条件差的学生更渴望改变自己。他们用信任把希望的火星交给我们,渴望在我们的呵护下发出璀璨的光芒,我们作为老师又怎么忍心把它给熄灭?”由此,他给与每个孩子极大地平等、理解和尊重。特别是对那些能力平平的孩子更是关怀备至,努力发现他们身上未被发掘的潜力。

  曾经有一名学生魏元福,由于智力平平,一度被同学当成另类甚至被高年级同学欺负。久而久之,他逐渐产生了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整天把自己封锁在座位上,班里的活动也不参加,还以各种理由请假。吕文强心急如焚却一直找不到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次,魏元福有一次找同学请假。吕文强立马意识到不对头,中午一下课就骑车去了他家。一进门,吕文强闻到一股扑鼻的香气,只见桌子上摆着三个刚出锅的菜,炒芹菜、土豆丝、炖白菜,旁边还有一摞刚出锅的小油饼。“这是谁做的?”吕文强惊讶的问道。魏元福低头不好意思的承认是自己。再聊,他得知魏元福不但家常便饭,包子、饺子更是拿手就来。

  吕文强立马鼓励他,“你简直就是天才,同龄人谁能比得上你?我们好好学,将来咱就进这方面的专业学校学烹饪。”魏元福听到,眼里立马放出光芒,“我也能考上这样的学校?”吕文强给他介绍了职业高中的情况和烹饪专业的发展,魏元福当场表示跟他回学校。回校后,吕文强最大限度地发现他的优势,并适时给与鼓励。魏元福也顺利考入一所职业中专学烹饪,毕业后成为了青岛一个大宾馆的优秀厨师。

  像方淑英、陈旭东、魏元福这样家庭贫困的孩子,吕文强遇到很多,不管每月工资是几百元、几十元甚至是几元,他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他们完成学业。多年来,吕文强资助的学生有几百人,捐助金额达30万以上。

  爱和奉献,永远在路上。“中国有一个美丽的中国梦,所有孩子都有自己关于未来的梦。我也有自己的教育梦,就是帮孩子们去实现他们一个又一个梦想。我愿意让自己的余生像蜡烛像火焰一样燃烧,温暖我身边的每一个孩子,为他们打开一扇扇窗,让阳光照进来,让梦想长出翅膀。”吕文强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