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飘香 让文化在手中传承

2022-06-05 13:0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朱昊冉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尚超 通讯员 朱昊冉 青岛报道

  端午粽飘香,户户话家常。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包粽子、挂香囊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如今,00后们也拿起粽叶,让这种“一青一白”的文化在手中传承。以下来自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朱昊冉的真实记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然而,端午节则是家家门外艾叶飘香,户户门内共话家常。

  清早,爸爸拿红线绑了艾草挂在大门上,妈妈拿出各式各样的香囊:鱼形、福袋、元宝、菱角、葫芦……我给妹妹挑了可爱的小鱼香囊,自己则选了一个葫芦形的挂在胸前。香囊既可以驱虫,在传统习俗中也有祈福辟邪的寓意。

  姥姥已经准备好了一大盆包粽子的材料:青绿的粽叶、红艳的大枣、饱满的红小豆、五花肉、鸭蛋黄……红黄青白,煞是好看。只见她拿起两片粽叶轻轻一捋,灵巧地反向一折,一个“漏斗”便呈现在眼前。几小勺糯米垫底,掺入几颗红枣、红小豆,再添上几勺米,拿一片粽叶盖上,翻转几次,最后用彩色的线绳绕紧,一个漂亮的三角粽便诞生了!

  “哦,原来包粽子还是挺容易的嘛!”我跃跃欲试。我轻松地把粽叶折成“漏斗”形状,然后开始填糯米。但糯米不是从上面漫出,就是从底下溜走。捏左边往右边“跑”,捏右边又往左边“跑”,像极了调皮的“顽童”。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握成一个,跟姥姥包的一比,简直就是“五花大绑”。

  “哈哈哈哈。”妈妈忍不住大笑,“手上要用巧力。下面握紧、上面放松,盖上粽叶时要双手用力把糯米攥住。”说话间,妈妈已经包好一个漂亮的三角粽。

  “先挑两片粽叶,光滑的面朝上,在距离叶柄三分之一处用手将叶子凹成漏斗状,漏斗下面一定要紧密,不然会漏米。”姥姥也手把手地指导我要领,“熟能生巧,多包几个就好了。”

  仔细看了妈妈和姥姥的技巧,再练习,果然顺利了很多。我又尝试了肉粽、蛋黄粽,尽管还是一股“丑小鸭”跟“白天鹅”的既视感,自己包粽子的成就无以言喻。上锅不一会,糯米的清香便溢满全屋。剥开翠绿的粽叶,咬一口晶莹的糯米,红枣的清甜在齿颊留香,蛋黄的咸香浸润味蕾。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千年前,屈原振聋发聩的一声呐喊言犹在耳,诠释了男儿气概。穿越时空,守节不移的精神在血脉中绵延,也通过包粽子、挂香囊的种种习俗,让这“一青一白”的文化代代传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