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教育体育系统:三个“+”助推集团化办学迈入新阶段

2020-06-10 10:52: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尚超 通讯员 孙萌萌 青岛报道

  开学前夕,平度市区几所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迎来了许多来自乡镇学校的“新面孔”。在原本属于“自家”的教学研讨会上,乡镇学校的教师们得以共享教学研讨成果,与市区学校的教师们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2019年,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经多地考察、多次调研、多方论证,确定了“试点先行、稳步推进,以城带郊、最终到乡”的办学原则,印发了《平度市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方案》,探索教育体制改革新模式。平度市先行成立南京路小学、广州路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实验中学、杭州路中学五大教育集团,推进集团化办学,全市多条“教育链”共同辐射,集团化办学优势逐渐显现。

  “党建+理事会” 创新集团管理制度

  集团化办学开展以来,乡镇教师纷纷到市区学校学习、交流,逐渐形成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浓厚氛围。香店校区加入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后,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各学科老师到实验中学本部参加集团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主动学习吸收和引进本部优质教学资源。集团化管理制度上借鉴本部教育教学方面的好方法、好点子,取得良好效果。

  “集团化办学的初级阶段是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形成的关键时期,怎样让成员学校融入实验中学大家庭,由原来的‘小家’变成一个‘大家庭’,是当前教育集团管理重中之重。”对此,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提前召开筹备会,采取“实验中学+香店校区+龙山中学+郭庄中学”的方式,组建“一体式”教育集团,创新集团管理制度。

  管理机构设置上,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成立内部党总支,按照程序推选总支委员,健全党总支有关规章制度,明确运行机制。拟定《平度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章程》和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制定集团三年发展规划。借鉴香店校区划归的一体化管理措施,多层次全方位融合,实现集团化办学的效益。

  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理事会设立办公行政、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资源管理四个工作部,分头开展集团化推进工作。为增强成员学校凝聚力,集团以“追求卓越”为集团精神,以“让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为核心理念,努力实现“每一个人和每一所学校的卓越发展,让集团内每一个成员校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集团愿景。

  集团化办学质量的提升在管理,理事会在集团中发挥中心枢纽作用,成员学校形成文化认同和相近的价值取向是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前提和基础。广州路小学各成员学校统一集团化办学的思想认识、组建集团理事会组织架构、梳理本学期工作思路,使集团化办学思想转化为全体成员的共同行动,确立“三统一”制度建设思路,以制度为保障,加强集团校现代化办学力度,确保集团工作健康系统运转,让集团化办学有章可循。

  “号脉诊断+文化引领” 提升集团教师队伍建设

  杭州路中学教育集团成员学校校崔召中学地处中心城区周边,由于外出顶岗培训、老教师退休等原因,教学一线教师出现结构性缺编,优质生源流失较多,缺乏有效的助推力量。

  集团化办学启动以来,杭州路教育集团通过“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集团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到成员学校集中听课、评课,邀请市教研中心专家号脉诊断,提出改进方向。鼓励成员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保持零距离互动,重新修订教学质量奖惩制度和教师业绩考核方案,有效调动了成员学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麻兰中学是一所相对薄弱的农村初中,近几年一直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满意度’的困局中摸索前行。在集团的先进理念引领下,学校采用新的考核方案,对教研组实行一体式评价,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做到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等合作统一,保证了全年级教学成绩的提高。”杭州路中学教育集团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杭州路中学教育集团“精致”、“卓越”为集团精神,构建集团一体化文化。各成员校在“精致教育”文化引领下,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提高工作执行力,确保有布置有反馈,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盘活集团教师资源,形成集团内新老教师交流互动的良好氛围,为集团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

  “督导评估+经费支持” 强化集团发展保障

  为确保教育集团的“软实力”,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根据《平度市集团化办学督导评估指标及督导要点》,从制度建设、队伍管理、学校文化、资源共享、教育教学、特色创新等方面对各试点教育集团进行督导评估。

  同时,平度市每年设立集团化办学专项资金,用于教育集团干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等。鼓励各集团龙头学校在前期积累大量经验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对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情况,各集团集思广益、求同存异,尽快实现评价一体化,集团内部学校共同提高。

  下阶段,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将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科学整合辖区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范围内推进集团化办学。依靠集团化再生机制,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缩小校际间差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教育需求,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转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