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家门口“议事”解难题心事

2024-06-16 17:40:0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记者 路雯雯 通讯员 连滨琰 青岛报道

小小“议事会”,作用真不小!红色议事屋、“板凳”议事会、睦邻议事亭、红色智囊团……近年来,莱西市各居民小区涌现出一批由小区党组织主导的沟通议事载体,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心头事”,真正将小区的事“提”上议程、“议”在平台、“解”在民心。

“红色议事屋”善解急难事 

“放学后,孩子们有了集中活动、学习、交流的场所,孩子开心、家长放心。”水集街道炉上社区教育小区居民赵女士说。下午5时许,一群孩子背着书包涌入小区内的“红色议事屋”,直奔这里的“少年学习桌”而来。

以前,孩子放学回家后大人没空管,“要是小区能有个场所让孩子一起学习就好了。”在一次小区居民议事会上,家长们畅所欲言。数天后,在小区党支部的召集下,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小区“红色议事屋”议事会成员骨干,主动发挥余热,按照各自专长,在“红色议事屋”开辟“少年学习桌”,义务培养青少年经典诵读、艺术剪纸、书法国画等兴趣爱好,不仅点亮了小区孩子们的放学生活,更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得到一致好评。

“红色议事屋”由小区原活动室改造而来,自对社会开放以来,已成为小区居民日常集聚地。在这里,小区党支部定期召开议事会,提供问题反馈、矛盾调处、沟通交流等服务。目前,已解决居民反映问题60件,调解邻里纠纷23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次,让居民畅享“熟人小区”新生活。

“板凳”议事会共商身边事

“咱小区缺少物业管理的问题急需解决。”“要抓紧时间把业主委员会成立起来!”望城街道工商新村小区一直没有物业管理,居民日常生活管理多有不便。在一月一度的“板凳”议事会上,居民代表们就成立业委会有关事宜群策群力,展开热烈讨论。

不久,由小区党员、退休干部、民警、退伍军人等广泛参与的工商新村临时业委会,按照规定程序组建了起来,负责协调小区内物业管理、维修设施、开展社区活动等事务,同时为小区居民提供便民、救助和咨询等多项服务。

“带上板凳议一议。”“板凳”议事会形式简单便捷,把小区议事场所从室内转到室外、搬到现场,颇受居民青睐,今年以来,已深入广场、背街小巷、门店等地开展议事80余次。通过小区党支部、物业、业主同坐“板凳”,共商身边事,在“拉家常”中提供政策咨询、矛盾调解、科普宣传、居民议事、便民代办等服务,惠及小区居民300余人。

“睦邻议事亭”议事好去处

“咱们小区需要一个邻居们坐在一起、敞开心扉的固定场所。”水集街道于家庄社区紫悦府小区原来缺少宽敞的活动场地,无论是业主日常活动,还是沟通议事都不方便。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小区党支部召集党员、业委会、共建单位、居民代表共商方案,并针对不同提案逐个实地调研,综合考量各方意见后,将小区内的休憩凉亭改造成邻里议事的“睦邻亭”,在花园里回应居民诉求,为邻里交流沟通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我们终于有了可以歇歇脚、聊聊天的地方,这样下雨天我们也有处可去了。”“睦邻亭”改造完毕后,一跃成为居民们活动议事的热门地点。“居民议事亭”以更接地气、有温度、得民心的方式,让小区居民从“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累计召开议事会50余次,收集民意民情80余条,使广大居民的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充分表达,有效提高小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红色智囊团”服务提质效

“和她沟通过很多次了,根本没有用!”望城街道苏州路社区书香门第小区2023年春天搬来一名居民,常常在家中敲打墙壁地面、24小时播放音响、偷拉别人家电闸等。邻居采取上门沟通、报警等多种方式均未有效解决,于是便在小区“红色智囊团”议事会上“诉苦”。

在摸清该居民有轻度精神疾病、生活上有诸多困难的情况后,小区党支部联合属地街道信访办、派出所和有关物业服务企业等多家单位研究解决办法,经多方努力联系到其父母,将其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居民代表们纷纷出谋划策,联系帮扶单位为其大儿子解决生计问题,联系教育部门解决了小儿子的入学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书香门第小区党支部联合各领域人才,成立了“红色智囊团”,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沟通平台,引进专业志愿服务团队,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解决小区居民难题。2023年以来,已帮助20多户居民调解邻里矛盾,为32名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推出移动发廊为800余名老人免费理发,并为50余名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

“基层小区治理要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深化融合共治。”莱西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莱西市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动小区党组织因地制宜建好、用好居民沟通交流平台,构建“党组织主导、多方参与、小区共治”的党建引领小区融合共治工作新格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路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