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姜家许村依托产业抓品牌 打造和谐美丽新乡村

2018-06-19 17:4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金玉

  

  大众网青岛6月19日讯(记者 王金玉 通讯员 刘永安 张楠)莱西市院上镇姜家许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浓厚的传统民俗文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集乡村文化观光和乡村休闲游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品牌。现已成为生态农业大观园、乡土休闲体验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村庄。

  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乡村组织振兴。一是发挥党支部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两学一做”为契机,以“党组织示承诺、党员亮身份、群众见行动”的形式,创强村级班子、创优党员干部队伍、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创实美丽乡村业绩。二是强化教育引导。依托党员远程教育平台、“三会一课”“灯塔党建在线”等,对美丽乡村内涵、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教育培训,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三是党员示范带动。发挥党员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并在实施过程中向村民宣传讲解相关政策,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消除部分村民的不解和疑惑,引导党员重点在环境整治、拆违、改厕等方面下功夫,并建立落实、进展、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形成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组织有序的良好局面,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强村富民,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一是培育优势产业。村庄以“更新观念调结构,发展致富建强村”为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托本村的自然优势和交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优质葡萄产业,以藤稔葡萄为主,目前已有5年种植史。现发展葡萄大棚200多个、300多亩,每个大棚年收入可达7万元,姜家许村成为了远近知名的富裕村。二是发展休闲农业。依托优质葡萄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规划以葡萄采摘、传统农家乐、休闲观光相结合、互补充的发展思路,着力将姜家许打造成集种植、加工、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观光园。现在该村葡萄采摘配套项目正在建设完善。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姜家许通过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提高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农户多方共赢。该村先后引进了箱包厂、清溪菩提树现代农业园项目。通过引进企业投资开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形成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如清溪菩提树现代农业园,通过流转农民土地800亩,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水平,农民每年每亩土地可收入租金1200元,村集体每年可收入15万元。

  坚持科学规划,打造乡村生态振兴。一是科学规划。邀请专家对村庄进行规划设计,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规划建设休闲采摘区、花海采风区、林果观光区、沽河游览区、传统民俗区、服务配套区六大功能板块,打造公园式的姜家许村。传承百年的蟾公老酒坊、采用传统制作工艺的豆腐坊都被深入挖掘,与乡村休闲体验相结合,让老工艺焕发了新光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到老手艺,而用古法酿制的酒和用传统技艺制出的豆腐也能成为特色产品,销售给游客。目前,文化体验区内采用古法酿酒的老酒坊也已经建成,游客可以直接参观到“纯粮固态发酵、传统工艺窖藏”的古法酿酒制作工艺,这种民俗和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新模式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和充足后劲。二是综合施策。以特色化、品牌化、精细化为原则,先后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拆违建绿、农村改厕、污水管网连片整治等工程,同时修建完善村庄道路,打造金蟾湾主题公园、街头景观带,推进民宿体验工程等,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2017年,投资800万元,实施姜家许村规划建设等项目6个;村内道路均已硬化,绿化、亮化均已完成,总投资289万元,建设污水管网10668米,有效处理生活污水,提高环境质量。该村2015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三是长效管理。该村学习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模式,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等制度,特别是环境卫生整治上,建立卫生公约,同时实行网格化管理,划分责任片区,分区负责,做到村、巷道路有人管、有人扫、垃圾有人清运,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坚持挖掘内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一是挖掘传统文化。姜家许村存有天地庙、三官庙等古迹,也流传有蟾公酒坊、金蟾池等传说。村庄深入挖掘传承百年的蟾公老酒坊、采用传统制作工艺的豆腐坊,与乡村休闲体验相结合,让老工艺焕发了新光彩。目前,文化体验区内采用古法酿酒的老酒坊也已经建成。二是打造当代文化。建成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文化戏台,组建腰鼓队和广场舞队等文艺团体,村民闲暇时自娱自乐,每年重阳节开展“孝老敬老”活动,经常性参加市级秧歌大赛、广场舞大赛等,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是推进精神文明。制定《姜家许村村民公约》,印发“讲文明、革陋习、树新风”宣传资料,定期开展“孝老文明户”、“致富文明户” “文化文明户”、“卫生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着力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行义举、优良家风等方面的宣传,并在村内的绘制总长达300余米的“文化墙”, 在全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