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于芳:路遇老人心脏骤停 最美乡医及时施救

2024-05-15 14:46:0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艺馨

大众网记者 张艺馨 青岛报道

今年来,胶州市持续推进美德胶州和信用胶州建设,常态化开展“我发现、我推荐最美胶州人”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见义勇为、甘于奉献的典型人物,于芳就是其中代表。

路遇老人在游园时突发心脏骤停倒地不起,危急时刻,人群中突然冲出一名红衣女子,对其施行心肺复苏术,展开了一场“教科书式”的急救,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从死神那抢救回他人生命,践行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道德。10分钟定格最美身影,让人动容。

听闻老人晕倒,她毫不犹豫挺身而出。路遇危难,治病救人是医者的使命,也是行医的本能。4月28日,于芳因身体不适,和朋友结伴来到青岛市区医院做检查,回程路过中山公园,便顺道入园游玩赏花。在逛完公园往外走的时候,突然看到一群人围在路边,身为医生的于芳立刻凭借多年行医的直觉断定:前面出事了!

挤开拥挤的人群,果然看见一位老人躺倒在地,面色发青。事发突然,正当大家还在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之时,于芳顾不得多想,火速跪倒在老人身边,利落地开始了诊治。没有犹豫,忘记顾虑,她毅然决然挺身而出。凹凸的路面上,跪出了一位医者最美的身影。

实施心肺复苏,她上演一场“生死时速”。见义勇为,需要不顾一切的胆识和勇气,也需要临危不乱的从容和专业。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段是4—6分钟,如果超过10分钟还未进行抢救,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脑死亡,而此时的老人已经脸色发青,呼吸和心跳都没有了,于芳当机立断,马上为老人做了心肺复苏,想着在救护车赶到之前抓住黄金时段进行抢救。经过近10分钟的“生死时速”,原本心跳呼吸停止的老人苏醒过来,并逐渐恢复了意识。随后,救护车及时赶到,将老人接走并做进一步治疗,而连续做了10分钟心肺复苏的于芳精疲力竭地坐倒在地,在朋友的搀扶下慢慢离开。

于芳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义举,不仅为心脏骤停的老人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也深深打动了现场的群众,随着于芳救人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大量网友纷纷为她救人的行为点赞,但评论区也有不同的声音。“你怎么敢去救人家,要是被人家讹上怎么办?”于芳却表示,“我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现场的情况紧急也容不得我多想,我只是干了我应该干的事。”在质疑中恪守平凡使命,在风险中守护生命健康,她用专业和敬畏书写了“医道”。

扎根基层一线,她当好群众乡村“120”。厚积才能薄发,“稳准狠”出手的背后,是于芳多年的坚守和磨炼。今年49岁的于芳是胶州市三里河街道楼子底村卫生室的一名普通村医。早年间,她曾在医院工作过9年,2006年,来到楼子底村当起了一名乡村医生。18年风风雨雨,18年初心不移,行医的路如此艰辛,可她却总是乐在其中。于芳的父亲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哥哥是一名军人。从小,作为教师的父亲对兄妹两人要求严格,要“行得正,坐得端,无愧于心”,字字珠玑,给于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里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潜移默化了她踏实赤诚的人生品格和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耳濡目染之下,于芳也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于芳所在的村有400多户、总计1000多位村民,村卫生室的医生只有她一个人。“我平日里的工作主要就是一些公共卫生项目,例如老年人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基础病的治疗,还有就是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新生儿访视、基础药物报销等工作。”这些都是于芳的责任,即使工作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她也都努力克服。

于危难中挺身,于平凡中坚守,于芳的身影,是医者最美的定格,也是生命最美的定义。

初审编辑:张艺馨

责任编辑:苏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