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40年”困境中成长的西辛置村

2018-12-03 14:0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艺馨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经过40年的改革洗礼,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之都、奥帆之都和海洋名城以及山东龙头城市等,她前进的每一步都彰显着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在改革开放40周年到来之际,青岛大众网策划了《“回眸40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报道》,分为“我眼中的40年”“10个村庄翻身记”“10家企业成长记”“40年10件大事记”四部分,以个人、村庄、企业、城市的不同视角,从多角度、多层次讲述改革开放40年的青岛故事。今天推出“回眸40年”之“我眼中的40年”|《“回眸40年”困境中成长的西辛置村》。

西辛置村。

  今年70岁的宋立胜是胶州市西辛置村村民,1979年开始担任村支部书记,说起村庄的变化,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用部落式的居住环境来形容以前的西辛置村一点也不错,房子都是土打墙、草坯房,村民居住环境非常简陋!”宋立胜回忆道。

  逐渐的,受改革的影响,村庄在1980年进行了一次改造,本意想让村民住上牢靠又舒适的砖房。可是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村庄改造遇到了麻烦。一些老人认为房子是老祖宗一辈辈传下来的,不能动。“有一位老太太扬言只要敢动她的房子,就去我家上吊去。”宋立胜说道,“但有了困难也不能退缩,想让村民过上好生活,村庄改造就势在必行!”

整齐的房屋。

  最终,通过宣传动员,争取到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后,让党员们带头拆旧建新,同时动员党员到村民家中做工作。反对改造的老太太看到一排排崭新、漂亮的大瓦房,觉着确实是好,最终改变心意,主动要求改造。现在的西辛置村通过统一规划、设计,形成一横两纵的棋盘式街道,村内全部铺设了水泥路和沥青路,一副新农村的繁荣景象。

  除了房屋建设,村委会瞅准时机,在车来车往、人流量相对较大的荒地上盖几间房子开商铺,增加了集体收入。渐渐地,西辛置村已经建成了占地70余亩,有近100间厂房的村级工业园。园区里先后建起通用机械厂、华冠食品厂、加油站、汽车维修厂,每个厂都专门从外面聘请了能人帮助管理,还成立了西辛置建筑队,多渠道发展集体经济。

干净的二层楼房。 

  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村庄集体年收入就已达到了50万元,西辛置村一时发展无量。可直到2001年同三高速开始建设,征用了西辛置300亩土地,村里的菜园地、工业厂房一大半都在征用范围内。让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村庄,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村民没地种了,村集体收入也断了,国家的赔偿加起来只有不到100万元。“国家要建设,咱不能不支持,更不能给添麻烦!”宋立胜说道,“可是没钱没地,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当时全村上下都人心惶惶……”

宋立胜。

  为了寻找出路,村委会连续12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集思广益,最终决定走工业强村的路子,重整旗鼓,走出困境!经过研究决定,在办事处工业园区建设通用厂房,搞租赁来增加集体收入。到2010年时,通过村民集资,西辛置村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起多处租赁厂房,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了300多万元,村民的分红和本金也全部返还给了村民,集体经济逐年壮大,西辛置村又重新站了起来。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西辛置村抓住契机,在困境中翻盘,正在为成为新一代幸福村而不断努力着。(记者 张艺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