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子村的革命记忆:张焕连儿时的红色回忆

2018-12-13 15:0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反动派依托青岛等大城市,不断向解放区进犯。共产党则牢牢扎根在广大农村,争取群众支持,同国民党开展斗争。当时在即墨东部这一带,莲花山、四舍山上都驻扎有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以梁家屯为势力分界线。要深入敌后开展群众工作,台子村就是必经之路,加上台子村出村后,三面都是树林,适于隐蔽,因此成为最适合的前出阵地。

  张焕连家的房子,始建于清代末年,紧靠莲茵河,房间也多一间,因此被十三区区委的干部们选为临时驻地。他们每次来的时候,总是悄无声息,大概有十几个人,晚上干部们分散到各村去开展工作,早晨才返回家里开会、商议、吃饭。区小队负责安全保卫,他们派出4个岗哨,分两远两近。远的两个岗哨分别在石门村三座碑和东河北村大柞树下面,监控莲花山和四舍山上国民党军队的动向,近的两个岗哨则是村东村南两个路口。

  台子村村长领着这些带枪的人进来,张焕连的父母爽快地请他们住下了。他们安慰瑟瑟发抖地张焕连说:“共产党是咱穷人的队伍,以前他们带着我们抗击外来侵略,现在是为了要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要拥护他们。”

  慢慢的,跟他们相处次数多了,张焕连发现,共产党“不糟贱人”,说话总是客客气气的。他们每次离开,地面必然干干净净,东西纹丝不乱。他们吃饭,有时候是自己做饭吃,也时候是各家各户送过去。吃饭官兵一致,从区委领导到伙夫,都是一样的饭,村民平常吃玉米面饼就着咸菜,他们也吃玉米面饼和咸菜。他们吃了村民的饭,或者用了村民的粮食,都会写下欠条,约定解放后归还。后来,张焕连加入了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听共产党的宣传教育,还经常给他们放哨。

  在张焕连的记忆里,国民党的队伍,都是白天进村,进村就各户派粮派饭。把饭送差了,轻则赶回去重做,重则要挨一顿打。国民党的士兵有时候也来村里买东西,但他们几乎从来不给钱,而是将钱放在上衣口袋里,让村民自己伸手进去拿。又有哪个村民真敢把手伸进去?他们驻在村民家里,就会拿村民家里东西出去强卖。找到某村民头上,明知那东西是谁家谁家的,也得掏钱买下来。有一次台子村保长张先智,到蒲渠乡送公粮晚了一些,就被乡队在村里当众殴打,用锄头的背面敲断大腿骨。

  解放后,家家户户都分到了自己的土地,全村人欢天喜地。要知道,原来全村一半的土地都集中在村里一户地主手中,而且还都是村里好地,村民们租种地主的土地,还要承担各种税负,负担非常重。

  当时的张焕连已经13岁,才第一次走进教室,拿起课本。后来,张焕连走上了教师的岗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