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城大讲堂开讲 大咖共话区域文化发展

2017-12-29 17:0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即墨12月29日讯记者 朱晓娟从国际雕塑节,到文庙开庙大典,再到学童开笔礼、古城民谣节等精彩文化活动相继在即墨古城举办,即墨古城已成为“文化即墨”的厚重承载地。

  12月底,古城迎来了更加重磅的文化活动——即墨古城大讲堂。即墨古城大讲堂由即墨区政府、青岛出版集团主办,即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商周刊社、即墨古城管理办公室、即墨区广播电视台承办,定位为文化类讲堂,侧重文学、哲学、历史、艺术、古建筑、民俗等方面,邀请这些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前来演讲。在最具深度与开放视野的思想融汇间,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洗礼,为即墨的文化发展提供智慧支持。

  精心酝酿之下,12月27日28日,两场深度演讲开启了即墨古城大讲堂。

                                                                          

                                                                                                            葛剑雄在演讲

  葛剑雄:保存地域文化,让后人更完整地了解这个世界

  12月27日,著名学者葛剑雄在以“地域文化的魅力和前景”为主题的演讲中,从概念、特点、产生原因、价值和前景五个方面对地域文化进行了丰富生动的阐述。中国地域文化的丰富魅力在葛剑雄逻辑清晰、实例生动的阐述中徐徐展现,大讲堂举办地即墨古城学宫明伦堂里,近300位听众共享了这场文化盛宴,意犹未尽。

  葛剑雄认为,中国地域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更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实际,特别是民间的、底层的实际。司马迁在他的《史记》里面引用了当时的一个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可见中国人对于地域文化的自觉与关注可以追溯到比司马迁所在时代更加久远的年代。“风”是一种流行,是多变的;“俗”即习俗、习惯,比较稳定。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小范围的变化是“风”,大范围的变化是“俗”,而“俗”时间久了就成了传统。一种地域文化能不能沉淀下来成为传统,在于其本身的内容和价值。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特点之一。方言是人际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同一个区域讲同样方言的人,会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心态。比较闭塞的地方,相对比较开放的地方,方言要更多。因为自然环境的阻隔,中国南方的方言要比北方多。

  在中国历史上,往往以方言为基础,形成一种地域政治集团,甚至形成一个行政区。比如汉高祖刘邦是如今江苏沛县人,他的祖上是江苏丰县,所以他以丰沛两地的老部下为骨干形成了西汉初年的统治集团,就是所谓“丰沛故人”。刘邦将他的庶长子刘肥封为齐王,当时齐国的界限,就是根据百姓是不是讲“齐言”来划分的。

  饮食是地域文化的另一特点。真正有地域特点的饮食,一定是那种既能够就地取材,又能对生活有所帮助的民间日常饮食,而非官方的、富人的、特殊场合的饮食。

  民居也是地域文化的特点。一般民间的当地建筑,是适合当地环境的,它的建筑材料、所需的花费,都是一般平民能够承受的。如果盲目学外来的风格,则不可能持续。改革开放后各地房地产刚兴起时,很多开发商盲目照搬发达国家,在中国北方城市也建造了很大的阳台,结果后来全都封掉了,因为保暖性差不适应中国北方。

  地域文化还具有民间信仰的特点。外国人往往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是实际上中国有广泛的民间信仰,这种民间信仰比宗教信仰更加世俗化,更加关注现实。

  地域文化的产生,首要原因在于地理环境。古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交通运输条件不便和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往往一方水土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人口是文化最活跃的载体,移民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葛剑雄特别提醒说“我们这一代人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超出了上一代人的梦想。但是精神生活、精神境界呢?未必后来居上。今天人们的道德、伦理、素质,难道一定超过了孔子时代吗?特别是一些杰出人物、天才人物,他们所达到的精神境界,也许今后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

  他认为,我们对待精神文化,最好的办法是先保存下来,不要轻易毁掉。对那些还分不清楚精华糟粕的,就先尽可能保存,不要听任它自然消亡。到今天,本土文化必然会面临不少挑战。我们要靠“自觉保存”“积极保存”等方式保护物质或精神层面的,特别是优先保存濒危、很难“自然保存”的本土文化。

  谈及如何挖掘地方文化、弘扬地方文化的优势,葛剑雄强调用科学的方法,找到具体的指标、措施,而不是停留在一般的赞美或者批判上,那是没有作用的。在葛剑雄看来,即墨很多本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是因为它适应了本地自然人文环境。即墨有着2500年历史,要延续这个历史,让即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古城历史遗产的同时,又能够传承本土文化精髓,开拓“文化即墨”的品牌效应,以期在未来地域文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国平在分享观点

  王国平:杭州旅游的经验,把整座城市打造成巨型旅游产品

  12月28日,即墨古城学宫明伦堂,曾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实现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历史性跨越”的演讲,使即墨古城大讲堂继续升温。

  旅游业对一座城市有何意义?王国平分享了杭州的4点认识:旅游业是杭州人民的“摇钱树”;旅游业是杭州城市的“金名片”;旅游业是杭州发展的“永动机”;旅游业是践行杭州城市定位的“主抓手”。在杭州,不抓旅游的领导就是一个不清醒的领导,不会抓旅游的领导就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

  王国平分析了旅游发展面临全新挑战和机遇。

  “高铁时代”使得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可能沦为有人气而无票房的过境旅游城市,时间成本的缩小,使得新兴旅游小镇可能成为广大中远途旅客的新选择。

  旅游综合体唱主角的时代,过去单一分散的历史文化景点、自然风光景区和主题公园等旅游产品,面临极大的挑战。旅游综合体不以体量大小或品质高低来衡量,是以功能全要素的提供来衡量。杭州的定位,就是旅游全要素的提供者。若要把即墨古城打造成旅游综合体,就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研究和分析。

  国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旅游战略,这必将改变旅游市场格局,构成对传统旅游城市的挑战。海南在国家战略部署下发展了起来,填补了中国低纬度地区旅游产品的严重缺失。它的异军突起,对杭州这样的旅游城市造成了冲击。与海南旅游的“四季歌”相比,青岛、日照、烟台和威海要打滨海牌,就要解决高纬度滨海城市只能唱“夏季歌”的问题。

  王国平认为,杭州留住阿里巴巴,有旅游的功劳。马云很多重大的决策是在西湖边上做出来的。马云多次讲过,就是西湖优美的环境,给他创造了灵感。

                                                                    

                                                                                                   观众们认真听演讲

                                                                    

                                                                                                  活动现场坐满了听众

  2018,文化即墨精彩继续

  从悠久的古之名邑,到2016年的江北县域经济第一强,再到2017年的撤市设区,即墨在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创新动力等方面都呈现出良性发展之势。在科技新城、产业新区塑造的硬脊梁下,即墨也注重打造作为文化与宜居之城的独特魅力,“文化即墨”被作为推动即墨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2018年,重量级演讲嘉宾将陆续登临即墨古城大讲堂,在古城展开精彩的演讲。即墨古城大讲堂的持续举办,将积累“文化即墨”的厚重品牌,为即墨的文化发展提供深度智慧与开放活力。

  演讲嘉宾简介:

  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历史地理专业),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

  王国平,历任中共余杭县委书记,中共杭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中共杭州市委副书记,中共嘉兴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中共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杭州城市学研究会会长,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顾问,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兼职教授。先后获得“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领导奖、中国医药卫生界年度十大人物、第七届中国城市十大风云首脑、世界休闲事业“杰出贡献奖”、中国休闲终身成就奖、2011 低碳时代年度人物、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等荣誉。

  著有《城市论》(上中下三卷)、《城市怎么办》(1-12 卷)、《城市学总论》(上中下三卷)、《待遇论》等。编著《杭州全书》《城市学文库》两大系列成果共计300余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10个。承担全国各大城市发展规划咨询课题数十项。在《红旗文稿》《经济研究参考》《现代城市》《政策瞭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 余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