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网课如何备考?“国科”老师有新招!

2022-03-28 20:19: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于甜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于甜甜 青岛报道

  距离2022年高考还有70天。最近,疫情打乱了原本的学习计划,让我们不得不居家学习。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国科大(青岛)附属学校高三的老师们一起研究了二轮复习学法指导,希望帮助大家沉心静气,在家也能高效学习。“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有理想的人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加油吧,高三学子!

  语文整体规划

  一是有针对性:建立知识网络,点线面相结合。

  二轮复习需要将之前零散的知识点,建立起网络来,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并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考纲网络结构和高考试卷之间的联结点。

  二是有技巧性:高质量做题,总结规律和套路。

  高考复习把握时间很重要。这时候做题就需要有侧重,刷真题和优质题,总结和反思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不断增加对高考重点考察题型的熟练程度。

  三是有计划性:每一滴汗水都用在刀刃上。

  二轮复习留给大家的时间很短,这就要求大家对复习的内容要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定短期计划。

  如利用零碎时间复习语文基础知识,因分散则容易掌握。精选试题,概括说,就是选、读、答。“选”的关键是精。

  但是很多同学复习都计划赶不上变化,复习到后面发现很多东西没有落实,这就必须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按照计划执行。

  重点模块

  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这5大模块仍然是二轮复习重点关注的地方。

  古诗词鉴赏篇

  1.思想内容方面:常见的作者感情题,要借助诗人写的景、人、事,体会诗的意境,诗人的感情经历,反映的道理。

  2.形象方面,要找准诗中所写的形象,体会这些形象的经历、心态或代表意义。

  3.语言方面,耍认真体会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词类,分析其如何体现意境的,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4.表达技巧方面,要弄清诗歌的表达技巧,借助原诗句进行分析等。

  现代文阅读篇

  现代文着重考查的就是考生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所以对文章的理解是前提,同时要多提炼答题技巧。针对这个模块重点训练这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答不好,一方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是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对于答题技巧的储备也太少。要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总结每类题型的技巧。

  在三个方面不能放松: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学会和文本、作者对话。通读全文时,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2.多角度思维,缜密筛选信息。语文卷面内容多,高考有限。这就要求你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到关键内容的能力,首先要找到与题目相关的段落,然后精读这些段落,尽可能多地利用文段中总结概括性的句子作为答案。

  3.流畅完整组织语言,准确严密表述答案。组织语言很重要。有层次有逻辑,利于老师批阅,判断采分点。

  文言文技巧篇

  文言文常识和句子精翻,需要回归课程的基础知识,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

  主观题部分,要求“筛选文中的信息”,并且会“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筛选出来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并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

  语言文字篇

  语言文字运用在选择题里考察居多。这类试题多呈综合性,放在语段里考查。二轮复习时力求突破压缩、衔接、图文、修辞等语段的重难点及变式题型。

  作文篇

  新高考作文,以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试卷为风向,由关系型逐步向关系型思辨性方向发展。在一轮复习阶段,思辨性作文复习备考的着力点有三个,也就是要“闯三关”:审题关,过材料关——读材料,找准思辨话题。立意关,扣概念,深挖话题内涵;构思关,打好文章框架,写好筋骨句。

  二轮复习仍然是三关:语言关,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为语言润色;思辨关,重思辨,搭好主体框架;现实关,任何话题,最终都要联系当下,只有在现实中能站住脚的观点,才是正确观点。

  数学聚焦重难点

  送分考点:①集合与常用逻辑②复数与不等式③平面向量④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高分考点: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重在“变”——变角变式

  【考点分析】全国卷在三角函数部分一般是一大一小,三角内容主要涉及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角恒等变换,辅助角公式,解三角形等。理科重点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和解三角形,大题基本上考查解三角形,小题重点考查三角求值、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另外,三角函数的小题如果作为压轴小题,也有一定的难度,例如2015年的第16题,将三角作为填空题的压轴题,2016年的第12题,作为选择题的压轴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备考建议】重视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的复习;尤其是解三角形问题,可以从三角、向量、解析几何、平面几何等多角度分析研究。

  数列

  (等差、等比数列,数列通项与求和)

  重在“归”——划归

  【考点分析】高考在数列方面命题一般是考一大一小两个题目,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数列递推关系,裂项求和等知识和方法。内容常规、呈现形式也很普通,大题相对较基础。同时应重视数列与其他知识模块的结合(函数,概率等)。

  【备考建议】复习重视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简单的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公式法,分项求和,裂项求和,错位相减法。

  立体几何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重在“建”——建模、建系

  【考点分析】全国卷在立体几何部分一般是两小一大,考试内容涉及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和三种角的求法。其中小题常考几何体的体积,线面关系,球与多面体的切与接问题等。大题第一问侧重垂直的证明,第二问主要考查三种角,近几年,常将立体几何小题作为压轴小题,比如2017年理科16题,2018年理科12题,2019年理科12题, 2017年文科16题,2019年文科16题,2020年第16题。

  【备考建议】重视几何体表面积、体积,位置关系中垂直关系、三种角的求法。另外,几何体的选择要训练一些不是常规的几何体,甚至不是很容易直接建系的几何体。立体几何小题中,线面关系、截面问题、球与多面体的切与接问题等,重视几何法的运用。

  概率与统计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统计案例)

  重在“辨”——辨析、辨型

  【考点分析】全国卷在概率与统计部分一般是一小一大,侧重考查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分布列与期望等概率知识,以及抽样方法、茎叶图、直方图、平均数、方差、正态分布、线性回归方程、独立性检验等统计知识。近几年高考中的概率与统计大题,常与其它知识点结合考查。

  【备考建议】重视概率与统计大题读题审题的训练,注意题目表述方式的理解,以及与其它知识结合时,如何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决。

  纵观这几年高考应用题一直在不断创新提升,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也要注意对这部分的知识多反思,多变化,最主要还是全面掌握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1.需要理解并掌握的知识点:

  随机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相互独立事件,独立重复试验,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正态分布及其应用;条件概率;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非线性回归方程;统计案例。

  2.注意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如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等。

  3.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提高语文素养,在各科中都有体现。解题时先要弄懂题意,明确已知条件中交待的事件都是什么事件,对应的知识点是什么,应该用到什么公式去计算,必须清晰,而不是凭感觉去做题。

  4.规范答题

  概率统计题的解题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学生搞清楚数学语言与应用性语言的转换,决策问题答题语言规范,切中要害,回答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关于开放性答题问题我们也要注意训练。

  解析几何

  (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与性质,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证明、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巧在“设”,难在“算

  【考点分析】全国卷在解析几何部分一般是两小一大,主要以椭圆、抛物线为载体,研究曲线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范围问题、最值问题、弦长问题;小题一般都会考查双曲线,还有一道小题考查椭圆或抛物线的方程、几何性质,偶尔会考查圆的内容。

  【备考建议】解析几何复习以常规问题和常规方法为主,可做适当训练。也应该重视以圆为载体的解析几何问题。

  1.加强结合图形的分析训练,养成从问题出发,逐渐分析出题目各元素及元素间关系的习惯;在分析清楚的基础上,树立优化意识,即算法的内在逻辑分析,优化解法。

  2.不仅要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一定要在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多做训练。

  3.运算基本功要过关:首先掌握好解决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线段长、面积、弦中点、三点共线、直线与圆锥曲线),一定要注意坐标法解题的精髓。

  4.注意深入挖掘题目隐含的几何特征进行坐标代换,尽量避开繁琐推导。

  5.有些焦点弦问题可以借助坐标换元解决。

  函数与导数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基本初等函数,函数与方程,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简单应用,导数与不等式,导数与函数零点问题)

  巧在“转”,难在“分”

  【考点分析】新课标全国卷对函数与导数的考查,一般为三小一大,分值27分。小题主要考查:比较大小、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函数的零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极值与最值、函数图象、数形结合思想等;大题则主要考查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参数范围、函数零点,导数与不等式,注重考查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分类与整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还综合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几乎作为压轴题,难度较大。

  【备考建议】小题重视分段函数、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零点问题、切线问题等;大题重视单调性、极值、零点、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函数不等式等。

  英语专题训练

  明确二轮复习的目标和特点

  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专题训练为抓手,以训练方法、技巧为主线,总结出题规律,形成做题思路。

  具体学法指导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专题分纵向训练(按出题顺序)和横向训练(按考查类别)两种复习模式。纵向训练主要是整套题为主,旨在训练同学们对试卷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时间分配能力;横向训练主要是以ABCD四篇进行分类整理,旨在通过同一类别的题型训练让同学们能探索出出题的模式和规律,以及错误选项的设置形式。

  七选五

  七选五题型要在理解篇章大意的情况下,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要注意一些隐性线索(如代词、句式结构并列)。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要注意对选项的精准词义的识记,同时要注意上下文的照应(复现原则)和文章的主题。

  语法填空

  要注意对段落及句子的整体理解,句子分析要学会抓主干,同时要积累基础的知识点(如固定搭配,词形转换等);同时要熟悉一部分出题的常见知识点和句型模式。

  应用文写作

  利用好新方略词汇写作书,积累话题词汇,熟悉围绕话题的出题模式及内容。

  读后续写

  在上学期对于主题框架的建立基础上,逐渐转向片段和场景描写,尤其是运用好新方略中的部分相关话题词汇。

  物理查缺补漏 强化规范

  功能与目标:查缺补漏、突出重点、网络整合、强化规范。

  为查缺补漏、突出重点、网络整合,同学们需要能够独立画出相关专题的思维导图(只是网络)。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个思维工具,它还能反映集记忆、分析、概括、归纳、创造等综合思维的过程,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

  为强化规范,提高得分点,同学们需要:

  1. 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设定符合“习惯”的字母表示题干未设定物理量。

  2. 题解要像“诗”一样分行写出,方程单列一行。

  3. 解题过程中物理方面要详尽,数学方面要简略。

  4. 要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和解题结果中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

  5.必要时要对解题结果进行讨论 (题目要求、出现多个解、出现负值等)

  6.符号运算在前,数值运算在后。

  化学提升综合能力

  化学第二轮复习阶段是学生综合能力提高阶段,熟练必备知识,迁移应用,举一反三,强化训练,形成关键能力。

  夯基础,提能力。

  基础仍然是大多数同学的得分点!基础也是能力的生长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根据以往学生的表现,基础不牢的同学进行模拟训练时会遇到各种障碍:知识乱用,不会用准确规范的化学语言答题,不能第一时间内进行知识迁移,进而影响做题的速度和质量。建议采用一轮、二轮、新教材课本知识三方相结合的方式,分专题先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尽力回顾一轮复习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回忆不起来的知识再查阅教材,强化记忆。同时,采用以题带点的方式,练习或是考试中遇到的与必备知识有关的错题,务必查阅教材进行知识回扣。

  强练习,增分数。

  强化训练,训练中使分数最大化!随着复习的深入,试题难度会有所提高,务必提高解题能力才能应对高考。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训练科学的解题方法,迅速进行知识迁移,提高关键信息的筛选能力,非选择题规范作答等。

  重整理,狠落实。

  知识点及典型错题的整理。错题中遇到的相关知识建议同学们把问题列在笔记本上,这些知识往往是学习中的盲点、薄弱点,需要进行二次、三次巩固;模拟试题中的经典试题,建议同学们分题型分类进行整理,总结经典的非选择大题答题思路方法模板。

  生物知识内化、运用

  进一步夯实基础。

  利用好课本,所有的教辅材料都是起辅助作用的,课本才是核心,切不可本末倒置!重点关注新教材新增的内容。

  进行知识的内化。

  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对知识进行梳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大概念。

  注重表达与叙述的训练。

  必修更侧重于逻辑思维(因果),选择性必修更侧重于发散思维(多层面分析)。用好答案与解析,反复对比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差别,分析差距。

  用好每一套练习题。

  选择题的训练,一定要限时,快读题,圈重点,找关系,判对错。大题的训练,注重题意的分析,有整体观,必须明确题目的意义,答案来源应为所学的生物学原理加上题干信息,建立自己的答题模式与答题顺序习惯。

  政治专题复习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是学生综合提高阶段,其基本原则是:专题复习、能力提升、强化训练、巩固提高。 二轮复习的主要内容,一是带领学生搞好知识专题复习和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二是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这两方面内容是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环节,同学们一定要统筹兼顾。 具体建议如下:

  夯实基础,整合知识,构建体系。

  重视基础,抓好主干,立体复习。

  搞好热点专题复习,理论联系实际。

  落实强化关键词,形成答案亮点。

  2022年高考二轮复习时间为3.16-4.25,共计约7周,时间紧,任务重。学校结合今年实际情况划分为15个专题,每个专题2个课时(包括正课和自习),周三安排一次阶段性测验,周末安排一次综合性测验,大致安排如下:

  说明:

  (1)每一个知识专题都必须配有相关的时政热点问题及相应的训练题。

  (2)周三的检测是阶段性的,周末的检测和考试是综合性的,要求老师注意选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典型性。 (3)每周交流学生存在的典型问题,每天推荐一篇典型的时政评论文章,每周交流一次研究新课标体会,每周交流一次研究高考题体会。

  历史夯实知识体系

  夯实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根据以往学生的表现,基础不牢的同学进行模拟训练时会遇到各种障碍:史实乱用,不会用准确的语言答题,不能第一时间内进行知识迁移,进而影响做题的速度和质量。建议采用通史的方式,分时期先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尽力回顾一轮复习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回忆不起来的知识再查阅教材,强化记忆。同时,采用以题带点的方式,练习或是考试中遇到的与史实有关的错题,务必查阅教材进行知识回扣。

  提高解题的能力。

  随着复习的深入,试题难度会有所提高,务必提高解题能力才能应对高考。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训练科学的解题方法,关注时空并迅速进行知识迁移,提升关键信息的筛选能力,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非选择题规范作答等。

  知识点及典型错题的整理。

  错题中遇到的相关知识建议同学们把问题列在笔记本上,这些知识往往是学习中的盲点、薄弱点,需要进行二次、三次巩固;模拟试题中的经典试题,建议同学们分题型分类进行整理,总结经典的非选择题答题思路。

  地理重视模拟训练

  以专题复习为依托,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

  1.强化基础性,夯实必备知识——建立专题内的知识结构。

  2.强化应用性,提升关键能力——模拟练习,培养关键能力。

  3.强化综合性,发展核心素养——研究高考经典,增强地理实践力。

  4.强化创新性,树立核心价值观——联系实际与热点,形成正确价值观。

  加强模拟训练,提升做题能力。

  包括信息解读能力,特征描述能力,过程预测能力,因果阐释能力。

  限定模拟训练时间,提高解题速度和效率。

  1.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养成表述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习惯。

  2.训练和提高学生对考试的反应速度、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3.注意总结、积累一些结论性的知识,会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重视训练后的反思,总结解题的思想方法。

  1.反思做对的理由和做错的原因,对正确答案要缕思路、顺逻辑、找规律,总结答题方法、技巧,形成思维建模,并迁移运用于同类题型的分析与解决之中。

  2.反思答案背后的思维过程是否完善、是否符合逻辑。

  3.反思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和地理基本原理以及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能力是否到位。

  4.剖析命题意图和命题思路,达到训练一题,复习一片,查缺补漏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