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五千里的三下乡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学子助力乡村振兴

2021-09-18 16:49:01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曲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曲顺 通讯员 王文鑫 青岛报道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的一帮大学生们跨越大半个中国到达祖国南端遥远的防城港市,脚踏实地、地质调查,干起直播、直销带货,为乡村振兴踏踏实实贡献了山东科技大学学子的力量。

  据了解,这是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大地之光——沧海云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的暑期社会实践。从青岛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近5千里的距离,为何他们要跨越大半个中国,耗费时间和精力去遥远的南方三下乡?勘查技术与工程20级2班的刘文煜是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刘文煜说:“沧海云帆队为了调查现阶段乡村基本情况和学习乡村振兴的国策国情,组织了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的三下乡实践活动。防城港市上思县原来是‘十三五’时期广西贫困工作重点县,是大山里扶贫攻坚主战场,我们实践团队目的就是切身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努力将自身学到的知识反馈到地区,更好地践行三下乡活动。”

  7月22日至31日,志愿服务队先后探访了上思县叫安镇松柏村坚果种植园、广西防城港市恒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思县兰奉香糯种植合作社三家村镇产业。坚果种植园合理利用当地适宜的气候、水源等优势自然条件,引进坚果替代甘蔗种植,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与作物类型;恒泰科技充分发掘当地黏土的利用潜力,成功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收入;香糯种植合作社抓住了当地糯米种植的农业优势,积极响应国家“一村一品”政策号召,打造了“思奉香糯”品牌。参观调研后,大家一致认为,产业扶贫是从“输血”到“造血”功能推进的新动力,不仅能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就业,也为振新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合所学专业,队员们对松柏村、上思地下黏土矿区、百马梯田、佛子村、十万大山森林公园等地取得土壤、水质及农作物样本,开展农业地质调查,分析研究上思县丘陵山地土壤、地表水中的元素分布、富集状况,研究元素从“岩石”“土壤”“水”“农作物”的生态循环过程以及元素迁移途径。在此基础上,对松柏村、佛子村等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名特优农作物产地进行更深入的调查与评价,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名优特产提供依据,助力乡村振兴。

  7月25日至26日,志愿服务队走访了位于十万大山深处的汪门屯、百马屯等瑶族村寨。村寨内硬化的道路街巷、完善的引排水设施以及修缮一新的特色民居正是乡村振兴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福祉的侧面印证。据了解,上思县政府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主线,以村容村貌整洁和民族特色改造升级为突破口,以生态和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深化农旅融合,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具有山区瑶族特色的村寨群正在形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志愿服务队走访瑶族村寨

  7月29日至30日,志愿服务队,走上网络,拓展农副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直播带货”进行了一次助销农产品的有益尝试。走访乡镇企业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叫安镇松柏村坚果产品滞销,于是就如何帮助村民推广坚果产品进行了讨论,尝试通过互联网帮助果农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的方式解决滞销问题。利用松柏村农业合作社屯留的坚果产品,队员们制定了“线上宣传+直播带货”的助销农产品行动方案,经过直播带货,农产品销售取得了初步效果。

  

  

直播现场实景

  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乡村振兴中去,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觉得是最大的收获。

  志愿服务队队长刘文煜说:“沧海云帆小分队是第一次组队,而且我们去的实践地太远,南北差异大,从环境到文化与北方都有很大不同,而且在实地到达村镇或者企业之前做好的计划表和实际情况有时候会有差异……这些经历让我们备受磨炼,但恰是这样,让我们更深地了解到乡村振兴和三下乡活动,直观的走近乡村,从老乡们的眼中感受乡村振兴给当地带来的变化,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像是在我们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当我们有能力时,它便会发芽抽苗,茁壮成长,从小处着手,为社会做出我们能做的贡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