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打造“四型”团干部队伍 培养新时代“五成”青年

2020-10-23 09:53:11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曲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曲顺 通讯员 孙建华 高洁 青岛报道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青岛大学团委按照团山东省委和青岛大学党委要求,强化政治引领、明确职责定位、提高视野格局、立足工作落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谋划型、实干型”共青团干部队伍,聚焦学生“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的目标,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强化政治引领 打造学习型团干部队伍

  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是共青团的根本价值所在。“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新时代的共青团干部,要做好青年学子的思想引领工作,必须要先用党的理论、路线、方略武装自己。青岛大学团委在鼓励广大团干部通过“青年大学习”等平台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开展全面系统培训。校团委还通过青年讲师团宣讲、到异地观摩学习、参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团干部深入思考学习的内容,并将所学、所思、所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提升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明确职责定位 打造研究型团干部队伍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共青团的工作主线,调查研究是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方法。对党的理论、路线、方略研究不透,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自己的职责定位,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和诉求把握不好,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和共青团深入推进改革的背景下,广大团干部只有勤于研究、善于研究,立足改革、研究改革,才能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才能更好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近年来,青岛大学团委指导各学院(学部)团组织成立青年学生学习研究会,由各学院团组织负责人担任指导老师,与热爱青年研究工作的积极分子一起通过期刊征文、学术论坛、校内外调研、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方式加强学习和研究。同时,在全校各级团干部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引导广大团干部“动”起来、“深”下去,催化出一批高质量、高产出的青年问题和青年工作研究团队,推动形成研究型团干部队伍。据统计,过去三年,青岛大学各级团干部共出版了3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有20余项课题获得市厅级以上立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提高视野格局 打造谋划型团干部队伍

  学习和研究工作是为了更好地谋划工作,作为一名新时代共青团干部,既要知道干什么,更要明白为什么,清楚怎么干,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确保方向不偏、行动有序。这要求新时代共青团干部在谋划工作时,必须“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

  青岛大学团委重视工作的谋划,将一般与重点相结合,提升工作谋划的准度;将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提升工作谋划的深度;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提升工作谋划的力度。既做好宏观性务虚谋划,又做好阶段性务实谋划,以《共青团工作考核细则》、“第二课堂成绩单”等制度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推动工作的落实。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校团委将其作为年度工作重点,通过“五个一”体系,即谋划一个好项目、配备一名团干部、组建一个团支部、制定一套好制度、建设一支强队伍,来打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金字招牌。

  近三年来,青岛大学共组织2000余支团队,30000余人次参与到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3支团队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外事帮”团队获评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14部门联合评选的2019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立足工作落实 打造实干型团干部队伍

  实干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这一激动人心的朴实话语,为广大团干部指明了工作方向。

  青岛大学团委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健全 “1+100”直接联系青年、基层调研等制度,切实走入到青年学子中,及时了解掌握青年学生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在全面掌握团员青年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推进工作改革,转变工作作风,争取学校各方面的支持,为团员青年办实事,解决青年学生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近年来,青岛大学各级教工团干部做到了“三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担任团课教师,百分之百指导各类学生社团,百分之百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中。

  “学习型、研究型、谋划性、实干型”队伍建设提高了青岛大学共青团干部的政治素质,提升了思维高度,增强了本领能力,为广大团干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助力学生实现“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的目标,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