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克凯:浅谈对初中政治教学

2018-04-20 15:3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克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究竟该如何做呢?下面是我的一点浅见:

  一、把握时代脉络,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时代气息

  脱离时代的政治课一味的说教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政治课要与时事政治有机结合,通过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加深对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同时,运用书本上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理论联系实际”才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是完全错误的。要知道,对于初中政治课而言,很多时候,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才是它的灵魂,知识能力目标与过程与方法目标其实只是它外化的一种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已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政治学科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教学与评价建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既是这门学科教学过程中本身要实现的一个目标,同时也是这门学科教学顺利开展下去的一个的关键步骤,决定着政治课其它两个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步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努力的制定切合这堂课的具体而实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人文素养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昨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教师由教材的支配者、说教者变为对话者、商讨者,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伙伴与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是认知的关系,同时也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应转变角色,确立人文意识。适应这一转变,根本上去实践让学引思,教师主动理解和领悟“让” 和 “引”。下一番努力,让出时空,让开思维。教师应在课程中回归人本,突出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尊重其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尊重其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辩论赛、社会调查、时事竞赛等等,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教师来说,要把每一节课上得都很精彩实在太难了,但“教学相长”,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与进步的过程,我们要运用多种手段打造高效课堂,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手段要多样化。现代的课堂,已经远远不是过去那种“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 张嘴”,聪明的老师,应该善于运用现代化的各种教学设备,来帮助自己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触及人心灵的目标。视觉、听觉、 触觉、嗅觉,人类一切的感官都是连接心灵的大门。因此,各种能调动学生这些感官的设备,都应该为教师所用。比如:影片、图片、视频、实物等等。这些手段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2、教师要加强自身内功的修炼,提升语言的感染力和课堂表现力,以自身的激情调动学生的情感,促进情感态度的升华。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以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情感的升华。

  3、编写导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倡导“学生中心、实现双主”(双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导学稿为载体,以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思考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为目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有别于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现在很多教师已经在用导学案了,这是很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小组合作、探究、质疑、展示、评价,教师进行释疑、点评。

  4、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资料,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及教材编排内容,准确定位“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使课堂教学不走弯路。

  5、精心研究课堂问题的设置。问题设计既要考虑课本主要内容,也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还要考虑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新课问题设计尽量注重基础,由浅入深,难度太大的问题可以分解成易于学生认知的几个小问题。倘若问题设计精巧,就能让学生感觉到一节课既轻松又充实!

  五、合作探究的方法

  “合作学习”通常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群体(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同时是一种互动的学习,既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又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能够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课堂上要多运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发挥团队的作用,发挥优势和潜能,取长补短,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总之,新时代、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接班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