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探”青岛街头主动救助:24小时待命 不抛弃不放弃

2020-08-27 15:03:2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辛刚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辛刚 青岛报道
  “城市里流浪的生活无着人员如何度过风雨夜?是否还有人露宿街头?”受台风“巴威”影响,岛城不少区域出现了强降雨天气,风雨中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状况也牵动着众人的心。8月26日,青岛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和市城市管理局三部门联动,主动走上街头,展开联合集中救助行动。对全市重点区域进行不间断排查救助,对桥梁、涵洞、公园等可能露宿点进行排查救助,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前往救助站,也对拒绝接受救助的人员送去关怀。

工作人员耐心劝导露宿青年男子到救助站接受救助

  夜间街头主动救助,送去应急救助包
  当晚8时许,记者跟随市民政局与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行动小组进行街面巡查,在街头寻找流浪乞讨和露宿街头的人员。
  在黑龙江中路立交桥附近,一名露宿街头的青年男子正躺在用被子和塑料纸铺的“地铺”上。身旁杂草丛生,地面已被雨水浸湿有些泥泞。地铺边一个用篷布搭建的小棚子存放着他的一些衣物等生活用品,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发现后耐心与他交流多时,但他并不愿意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工作人员只能为他发放了存有食物、水和印有全市各救助站的救助电话的应急救助包。
  “救助站提供住宿,还免费提供饭菜,但有许多流浪露宿人员却不愿意接受救助,有些人由于他们长期在外流浪,养成了无拘无束的习惯,救助站不能抽烟、喝酒,他们感觉颇受拘束,不自由,现在实行自愿入站,如果对方不愿意去救助站,我们也不能强求。”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海波告诉记者。
  在海尔工业园附近立交桥下,工作人员发现一名中年男子身下仅垫有几张薄被,和衣而卧。“俺刚来不久,就在附近打打零工,去救助站不方便过来干活,钱也赚得不多,又不舍得租房住,反正自己是一个人青岛,在这住着挺好的。”对于工作人员劝导其前往救助站的好意,他也直接拒绝。鉴于这种情况,本着自愿救助的原则,救助人员为他送上了食物、水等应急救助物品,并一再叮嘱他如有需要可以及时联系救助站,救助人员全天24小时值班,随叫随到开车过来接他。
  “平时救助中,类似的露宿人员不愿意到救助站,工作人员只有发给他们食物、水等应急用品,并告诉他们有需要随时可以求助,我们24小时值班待命,赵海波说。

工作人员一再叮嘱不接受救助人员有困难及时求助并留下应急救助包

  流浪者居无定所,工作人员常扑空
  记者采访中得知,很多流浪者一般白天在街头流浪乞讨,或者在附近打打零工,到晚上他们会寻找隐蔽并且能遮点风雨的地方落脚。工作人员白天巡查时即使发现流浪人员堆放物品的露宿点,但因找不到当事人,根本无法开展救助,于是会选择晚上再次探访,但有时候也会扑空。
  面对流浪乞讨人员,恐怕不少人都会选择敬而远之,而市救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就是与这样一群人打交道。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海尔路与株洲路附近立交桥下,注意到其中一个桥柱旁边堆放了一些矿泉水瓶等杂物和少许铺盖。“这是我们平时巡查时发现的一个流浪人员住宿点,这个人我们也劝导过很多次,他的铺盖还在,可能还会回来。”工作人员在四处寻找无果后,将随行携带的救助包放在了铺盖上,决定再找时间来探望他。
  “一些打零工的流浪者,大多工作不稳定,时常东奔西走,他们喜欢住在离工作地近的地方,嫌救助站离工作地太远,会耽误他们赚钱。”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论是主动流浪还是被迫流浪,他们的居住环境都不乐观,对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我们也不抛弃不放弃,努力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
  不抛弃不放弃,“夏季送清凉”专项行动已救助98人
  “虽然街头主动救助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在做,但难免还有一些人群因为种种原因露宿街头。此次行动,也是7月份“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的一部分。专项行动期间,有的联系到他们的家人或者亲属,帮助回家团圆。有的流浪人员不愿意接受救助,工作人员只有为他们提供一些食物、水等应急用品。”青岛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副处长黄桢介绍,专项行动以日常救助为主体,集中救助、应急救助、热线救助为补充,并加强与公安、城管、卫生、交通以及各区市(县)救助管理机构等部门单位的协调工作,共同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发现、救助各类生活无着人员。7月15日专项行动启动以来,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共救助347人次(98人),其中,未成年人7人,疑似精神障碍、智力残疾14人。今年1月至今,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共救助1917人次(466人),其中,未成年人16人,疑似精神障碍、智力残疾103人。共安置444人。
  还有一种叫寻亲的温情救助,照亮回家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20年5月4日以来,青岛市救治服务中心开展了“照亮回家路”寻亲专项行动,结合实践经验创新性地探索出了“五维立体寻亲”模式。即通过成立1个专业化寻亲队伍(小丛工作室)、整合4大寻亲资源(救助机构、公安、媒体、社会力量),搭建1个寻亲平台、运用13大寻亲方法(日常问询、救助系统检索、公安协查、DNA比对、反向寻亲等),打通6大寻亲流程(如入站第一时间进行寻亲登记等),将原本零散的寻亲工作打造成立体、协作的寻亲体系,帮助更多走失人员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短短的三个月,就已帮助16名走失人员成功寻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