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郑阳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郑阳 通讯员 许丹丹 青岛报道
2022年以来,市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聚焦新时期、新目标,进一步夯实五项工程,全面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工作,切实打造妇幼健康新高地,亮点做法被中国人口报、中国妇幼健康公众号、大众日报刊发宣传。
夯实硬件工程,打造标准化建设新高地
投入70余万元升级改造医院信息系统,实现院内信息互联、互通,线上预约、线上预填信息,可为保健对象缩短近 20%的检查时间;年底破土动工建设功能完备的妇幼保健大楼;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实行闸机分诊、一人一诊室、完善诊疗流程图等措施12条。
夯实中医工程,打造特色服务新高地
在市内三区妇幼机构中率先成立中医科,积极打造“中医药+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开展妇女“五期”保健、小儿中医体质辨识、推拿等传统中医保健服务和现代康复理疗技术服务2000余人次,深受服务对象一致欢迎和好评。
夯实“一站式”工程,打造出生缺陷防治新高地
在婚姻登记处增加婚检执业地点,实现婚检“一站式”服务,免费增加SMA遗传病筛查等6项服务,免费提供婚前保健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优生咨询指导等融合服务12400余人次,切实提高婚检率和孕前检查项目覆盖率。
夯实实事工程,打造惠民服务新高地
重点抓好市区两级政府实事,完成市办实事SMA和“两癌”筛查等服务3900余人次,阳性病例追访及管理率100%;区办实事从最初免费“两筛一补”扩大至“四筛两补”,惠民服务8000人次;“三筛两补”惠民实事荣获青岛市卫生健康为民办实事优质服务“十大举措”。
夯实系统工程,打造母婴安全新高地
全面实行橙色、红色分级“闭环”管理孕产妇5200余人次、区市间转诊2100余例;提供早孕建册、无创DNA筛查、0-3岁儿童系统保健等服务近3万人次;高危孕妇管理总量连续多年居市内之首,全区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 2.16‰和3.16‰,达到两纲目标要求。
今后,市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将深入推进辖区大妇幼、大健康“区块链”建设,全面打造“四位一体”生殖健康保障中心,有效促进惠民服务、中医特色服务和妇幼保健服务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便民化服务进程,推进“智慧妇幼”、流程再造、标准化建设三个升级,切实为辖区妇儿生命安全健康提供强有力保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