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青岛公立医院改革成绩斐然

2022-01-12 15:05: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辛刚 青岛报道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从2012年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来,青岛市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经历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巩固完善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以及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阶段,由打好基础向综合改革、由提升改革成效到系统制度建设逐步转变。2016年5月,青岛市被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四批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从2016年7月1日起,市区范围内的32所二级以上城市公立医院(含驻青医院、军队医院、企业医院、行业医院等)全部启动改革,四市和黄岛区的25所县级公立医院同步深化改革,重点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医保支付、人事薪酬、中医改革、体系建设、分级诊疗、信息化建设和改善服务等9方面28项内容实施了综合改革,实现了城市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在巩固提升综合改革成效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2019年8月2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青政办发〔2019〕5号),全市公立医院从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等5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巩固提升综合改革成效。

  经过尽10年的改革探索,青岛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初步实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公立医院得发展和医疗保障可持续的改革总体目标,有关经验与做法受到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充分肯定,2017年在国家医改简报上予以刊发推广,在201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做书面交流。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政策基本落实

  青岛市优先安排市财力资金支持卫生健康领域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落实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2021年市级财政拨款市属、驻青公立医院4.03亿元,其中基本支出补助2.56亿元、项目资金1.47亿元,同比增加6.2%、65.17%。继续加大对中医医院投入倾斜力度,2021年市级财政保障中医医院0.53亿元,同比增加12.8%。完善财政投入政策,落实在岗乡村医生社会保障项目资金394万元、困难医院政策性亏损补助3813万元,同时加大重点学科和人才培养投入,每年持续投入3000万元。

  公立医院科学补偿机制基本建立

  取消药品加成以来,市、区(市)政府积极落实“811”补偿政策,基本建立起医疗服务价格补偿和财政投入两条渠道构成的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医疗服务价格实现了动态调整。自2013年开始,逐步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9年来先后组织实施13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涉及服务项目1.3万多项,其中2013—2014年为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调整2114项,2015—2016年为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调整6724项,2019年为推动取消耗材加成改革调整二三级医院服务项目价格491项、基层服务项目价格2800余项。2020年以来,又先后五次对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对项目内涵进行修订、完善,并结合医疗机构服务成本变化,重点调整了公立医疗机构床位费。

  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推进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动各医院建立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等制度,加强医院党的建设。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全面实行编制备案管理。市、区(市)公立医院共备案人员控制总量46341人,出台了公立医院人员聘用管理办法,控制总量内的人员由医院自主聘用。加强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公立医院全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建立总会计师制度。

  医疗服务能力与公益性更加突出

  通过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如市市立医院2021年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达到20.8%,平均住院日下降至8天,门诊均次费用同比降低17.2%,住院均次费用同比降低5.7%,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市第八人民医院2021年上半年完成手术5281台次,较2020年上半年的3103台次增加2178台次,增长70%;其中四级手术547例,较2020年上半年的355例增加197例,增长54%。

  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市公立医院以“改善医疗服务”、“六个一”、“群众就医体验”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建成青岛市区域诊疗“一卡通”平台,通过网站、手机APP、微信服务号等渠道为居民提供预约挂号、诊疗信息推送、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排队叫号查询、预交金和第三方支付等服务。普遍设立综合服务中心和门诊集中服务单元,增加医疗和医保咨询、病案复印、轮椅借用、便民服务箱、自助充电设备等服务,进一步为就诊人员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建成市级“互联网+区域影像诊断平台”,平台接入19家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持续改善。推进“全市一家医院”建设,实现预约挂号、诊间缴费、结果互认等,促进医疗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提高便民、惠民程度。

  部分区市由单个医院改革向体系改革和服务整合推进

  6个区(市)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区(市),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位,青岛市成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省级试点市,目前已建成18个县域医共体、13个城市医联体网格。市内四区建成4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31个松散型城市医联体、73个专科联盟、113个远程医疗协作网。以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为载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区(市)”的分级诊疗目标,基层服务诊疗量占比逐年提升。西海岸新区健共体紧密联动赋能增效,牵头医院统一管理组团内业务、人员、资产、财务,下沉优质资源赋能基层,496名副高及以上专家每年常态下沉不少于5400人次,累计下沉1.8万余人次,31万农村居民家门口享受与城区居民同质医疗服务;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临床路径规范管理年均为群众节省看病就医费用5000余万元。工作经验在全国医共体建设推进交流会推广,人民医院获山东省第一届县域医共体分会主委单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辛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