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安宁疗护日】安宁疗护,护送到生命终点

2021-10-09 18:57: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肖海青

  □肖海青

  10月9日是世界安宁疗护日,2021年的主题是“缓和医疗,人人享有”。

  一个初秋的上午,阳光灿烂,金色的银杏果伴着浅黄色的叶子或摇曳枝头,或飘然坠落,讲述着秋的厚重和静美。带着安宁疗护和临终关怀的话题,笔者来到青岛市李沧区圣德老年护养院,进院时迎面缓缓开出一辆车头上系着黄色绸缎大花、通体黑色的面包车,笔者知道,车里面载着一位凋落的生命,已经和这世界静穆地告别。

  通往生命终点的岔路,选善终的那条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每位终末期老人或病友或许都要面对这样的选择,当到达生命最后的驿站时,将如何自处?需要人们给他们怎样的帮助?每个家庭或许都要面对这样的选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希望亲人在冰冷的重症监护室里浑身插满管子过度治疗,是在急诊室里要求医护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延长生存几小时或几天还是在温暖的舒缓病房安静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旅程?

  对于专注于治愈性治疗的医生而言,“已经没有治疗的意义了”意味着使命结束,但是对于承担安宁疗护任务的机构和团队来说,帮助患者享有最后的尊严,做到 “优逝”是有意义的。

  2020年,青岛市成为山东省第一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海泊路院区成为第一批市级安宁疗护技术指导中心之一,开始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医院一年收治3000多病患,大多是危重症肿瘤患者,有安宁疗护病床11张。一年来,有近20人选择用安宁疗护的方式度过最后时光。韩灵敏主任从事肿瘤医治工作近20年,陪伴病患走好生命最后一程几乎是必修课。他说:“我们将死亡看作正常的过程,不促进也不延迟死亡。对于有治疗意义的病患,通过积极治疗,减轻症状或者争取康复;对无法治愈的病人采取姑息疗法,对症治疗和心理辅导,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当姑息治疗也无法获益,进入临命终患者,通过安宁疗护让患者减轻痛苦,舒缓症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平静地向人生告别。”

  张阿姨是一位刚过60岁的退休女教师,不幸罹患胰腺癌进入终末期,张阿姨对自己的病情也清晰了解,她向家属和医生表达了“想安静地走”的意愿。韩主任给予静脉营养和对症治疗。张阿姨是舞蹈老师,很年轻,也很爱漂亮,医护人员常常来看她,握着她的手赞美她,陪她聊天,告诉她死亡并不可怕,只是开启新的旅程。医务人员多次跟张阿姨和家属沟通,详细讲述病情,病人和家属也清楚了解将要面对的一切,在病人意识清醒的时候,张阿姨和家人互相道谢,道爱,道歉,道别,气氛相当真挚而感动。两个月后,她安静地走了。

  韩主任说:“走好生命最后一程其实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对临终关怀有一定程度的误解,有人认为仅仅是心灵鸡汤,或者认为仅限于相关人员对病患进行的安慰或鼓励。其实,很多病人在接近去世的时候,生理上是非常痛苦的,有人形容像生龟脱壳一样。选择安宁疗护的患者,医生会对病人采取对症治疗,比如憋闷痛苦喘息的病人一般会采用镇静类药物,使患者避免憋闷带来的剧烈痛苦,让病人在平静中安然离世;癌症晚期患者的各种窒息之痛则会按规范量化评估调节强阿片类药物镇痛,又避免了传统打止痛针的不良反应。一样的走,但这样走痛苦会减少很多,于病人于家属都是一种释然和宽慰。”

  智慧的爱,能超越生死

  李沧区圣德老年护养院是青岛市乃至全国较早探索专门为非自理老人(患者)提供“医、养、康、护”相结合服务的民营医养结合机构,依托青岛圣德脑血管病医院(二级专科医院)收住全市各大医院重症监护室转出的危重病人、长期卧床并气管切开后病情逐步稳定和社会新入院及其他专护区病情加重的老人。经过治疗护理后,根据老人病情进行分区,病情严重的临终老人就转到危重照护区,也就是安宁疗护和临终关怀区。

  护养院有安宁疗护床位20张,来这里的老人基本都是同意和缓医疗的,2020年去世老人160位。在危重照护区,来自菏泽的陈冬连护理过很多临终者。这里有一种温暖的甚至带点勃勃生机的气氛,与有些养老院的迟暮气息不同。陈冬连做护理已经11年了,脸上洋溢着朴实纯净的笑容,一看就是从内心往外泛出爱意的单纯大姐。老人们见了她就拉着她的手,像孩子般依恋她,这种真情自然而然流露,常常让陈冬连感动。11年护理中,陈冬连送走了三四百位老人,她说:“护理久了,有感情了,就跟自家老人似的,再难护理也不愿他们走。”她淳朴的脸上慢慢泛出泪光。她深刻体会到生命无常,所以更加努力对待每一位老人。她回老家探亲,带回来的特产都拿来分给老人。有一位老人过90大寿,陈冬连自费网购了一套紫红色唐装,为老人庆祝。

  爱要有情感,但更需要智慧

  副院长张燕说,有些儿女或亲属为表达孝心、爱心,选择尽全力挽救生命,如果对病人有利,一定要竭尽全力救治,毕竟生命无价;但如果病人确实已到临命终,为病人做侵入式治疗、抢救,于情感可以理解,但这不一定是临终者自己的愿望,对临终者也并不一定有益。如果在生前,采取科学的治疗,让患者得到很好的照顾,让他们能平静舒适地走完人生全程,对他们更有帮助。

  优逝善终,护送到生命渡口

  死亡对每个人来说是迟早会来临的。生也自然,死也自然。死亡是正常的生命过程。

  我们中国人很注重祈福,常常祝愿“五福临门”,而“五福”的最后一福就是善终。可见,没有痛苦煎熬的、安心、平静而有尊严的生命终结是大家共同的期盼。同时,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生命无常,谁都不知道死亡何时何地将以何种方式来临。

  受“亲人可能承受不住走在生命最后一程的打击,不能告知真实病情”,“不抢救就是不孝”等种种“道德舆论困境”影响,目前很多家庭很难共同面对并坦率谈论死亡。要破解这一“困境”,有的老人和终末期病友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生前预嘱,明确表示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者不要哪种医疗护理;有的人通过参加安宁疗护志愿活动,在带给终末期病友温暖的同时,也体悟到在人生“最后一公里”减轻痛苦,传递爱心,呵护陪伴从而“善终”的价值,这是有意义的,因为想想当自己临终时你希望受到怎么样的待遇就是自己的亲友临终时所希望得到的。

  对生命的尊重,表现在尊重病人临终前的意愿和需求上,安宁疗护(无论居家还是机构内的安宁疗护)可以协助家人提供生命终末期最大的尊重。2017年10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安宁疗护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服务,以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的离去。

  政府主导,建立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青岛市是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基数大、程度高、高龄化态势突出的城市之一,截至2020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和常住老年人口分别为191.7万和204.3万,分别占户籍和常住总人口的22.91%和20.28%。据推算,青岛市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0万左右,老年人是医疗服务利用的高频次人群,患病率是总人口平均水平的4倍,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海泊路院区韩主任介绍,2020年,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青岛市建立了5家市级安宁疗护技术指导中心,标志着安宁疗护与临终关怀工作在青岛正式启动。我们是5家中心之一,正式开展安宁疗护工作。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刚性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患有恶性肿瘤、阿尔兹海默病等不可治愈疾病的老年人逐渐增多,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青岛市也在积极构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死亡不可避免,但爱永恒存在,无论怎么做都是爱的表达,愿所有人脱离痛苦,幸福安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辛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