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压控制注意九大症状

2017-10-16 09:08:00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

  前不久微信圈里疯传一条微信。文章列举了几年前《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中的部分内容,还指出“美国指南把老年人高血压控制标准放宽为160/90mmHg,可见老年人血压高点不碍事。”

  一位80岁老患者读后反复思量,最后到医院门诊来咨询。老先生疑虑的是他以前的治疗是不是“过度”了,他问我:“我们国家的心内科大夫对于降压太苛刻了,总想着让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一降再降。既然美国都放宽标准了,我们是否也要改一改?”

  我的回答也较直白:“美国的指南我们一直在参照,你虽然已经80岁了,但是身体素质还不错,闲暇还能出国旅游。假如还想再健健康康地活到90岁甚至100岁,我们就不能放松对健康的要求,特别是高血压仍旧需要严格控制。”

  为什么要坚持降血压?

  实际上不论是既往的调查研究,还是我个人从医30年的经验积累,都证实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疾病及死亡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加,高血压无疑会让这种情况雪上加霜。而采取积极的降血压措施后,确实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中关于老年高血压治疗的证据主要来自一项名为HYVET的研究。此研究享誉全球心血管界,且有很多证据源自包括北京郊区在内的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80岁以上人群,这些老年人只有高血压病,其他身体情况良好,该研究重点探讨了血压控制。结果显示: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积极的降压治疗后,显著降低了中风、心血管疾病和心衰的风险及死亡,生活质量也进一步提高。

  血压伴随人的出生到离世,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慢慢趋于不正常。有些人注意防护,到了七八十岁血压基本还正常;而有些人不注意防护,年纪轻轻血压已经高得离谱。

  血压控制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多数情况不会立竿见影,因此容易被忽视。老年人群血压偏高的情况很常见,有数据显示仅32.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了正规治疗,更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控制率仅为7.6%。

  美国的血压标准适合我们吗?

  如果一个人从中青年时期就注意血压监测,积极改善生活习惯,必要的时候又能采取合理的药物干预,那么他在30岁、50岁、80岁,甚至90岁,依旧可以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血压值。在我的患者中就不乏八九十岁、血压一直维持在120-130/80-90mmHg理想状态的健康老人。他们血压正常,其他方面保养得也很不错。

  但是考虑到年龄的不可抗力和控制的难度,我们适当放宽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标准(150/90mmHg)。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80岁高龄老人,若血压控制得当且没什么不舒服,我们还会建议把血压再降一点(<140/90),因为这样远期获益会更多。

  还有大量的高龄患者,因为年轻时不注意血压监控,导致血压一直偏高(自己并未觉察),检查后甚至还发现颈动脉严重狭窄等情况。这部分人群的血压反而不宜降得过急、过低(<160/90mmhg),以免引起低灌注导致的脑供血不足,甚至缺血性脑中风。但是,当颈动脉狭窄通过支架解决了灌注不足的问题且病情稳定之后,医生仍建议患者严格降压,以延缓颈动脉斑块的进展。

  由此可见,降血压的标准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意愿来确定。美国的指南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很多时候被断章取义了。

  血压高须控制,

  是否越低越好?

  答案是否定的。在门诊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患者的收缩压(高压)降到了符合标准之后,舒张压(低压)却低于正常值。这种情况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血压太低的话,心脏等重要器官可能会因为出现血液供给不足的情况而受累。诸如胸闷、胸痛等,都是常见的心脏供血不足症状。因此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血压控制都要掌握一个很好的度,高低差要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生命就像开车一样,需要边开边维护。如果车即将报废,那么再怎么精心修补也将无济于事,所以保养需趁早。但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很多人即使已经80岁,如若身体状况良好,就像车况尚好,经过精心的保养,仍可焕发新春,继续再开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

  健康维护方面也一样,大家都要注意。人老了就要不停的修修补补、防患于未然,把健康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这样才能有更长远的明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