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大型义诊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2018-10-09 22:5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青岛10月09日讯(记者 辛刚 通讯员 齐文博)2018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旨在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让儿童青少年掌握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使家长、学校、社会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全社会共同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需求逐年增多,然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非常普遍但又被严重忽视的问题,尤其有着独生子女或者二孩的家庭,不经意间就造成了各种亲子关系的问题。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李玉焕主任指出,社会应该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因为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而妥善处理好家长和孩子间关系,了解到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准确的引导儿童青少年是十分必要的。据不完全统计,从近2年来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和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就诊情况上看,亲子关系引发的青年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在升高,大约每年因这个问题到门诊心理咨询达20%。

  父母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眼中的“问题”孩子

  一位13岁的学生因“腹痛、不能上学3年”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就诊。经母亲介绍,大约3年前孩子渐渐出现肚子疼痛,尤其是在周一早上起床后明显加重,疼痛时难以忍受,表情痛苦,龇牙咧嘴,有时在地上打滚。家人带他到多家综合性医院就诊,经反复检查,均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每次孩子出现肚子痛,父母只好给孩子请病假,病假结束再去学校。但家长慢慢发现,只要让孩子在家休息,其的腹痛就减轻或消失,返回学校,过一段时间患者就旧病复发,说肚子疼痛难以忍受,还对家人发脾气,埋怨家人不关心自己,对家人大喊大叫。最后父母没办法,给他办理了休学,在家休息。

  经过医生了解后,发现孩子还有一个姐姐,学习优秀,现在在国外上大学。父母均是做生意,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物质条件,但也因为忙生意没有时间,以及过分溺爱,纵容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没有及时引导孩子。在学习上,更让孩子已其姐姐为榜样,忽略孩子内心感受。“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正处于较快发展阶段,因而他们对自尊需求明显增强。当青少年的自我表现遭到外界的压制或忽视时,当他们感到自己的需要不被理解和关注时,他们会觉得自己没被尊重,这时,青少年就可能会以激愤或消极的情绪来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关注,从而增强了逆反心理,上述13岁的学生就是这种情况。” 李玉焕主任指出到。

  所谓的亲子关系就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孩子融入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亲子相互作用之中进行的,亲子关系的好坏决定着融入社会的过程是否顺利。“亲子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青的身心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儿童将要形成的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以独生子女和二孩的家庭中。不良的亲子关系,一是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独立性;二是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自尊;三是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如果父母不多注意,则很容易造成亲子沟通不畅。

  那么所谓“问题”孩子,突出表现的主要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孩子的表现可能是身体不适、学习困难、与同学老师关系紧张等等,但问题的出现似乎根源在父母,是父母亲在与孩子的互动关系出现了问题。

  那么怎样处理亲子关系,李玉焕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充分认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父母要能够理解关心孩子,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且更能理解父母,更加客观更加理智的对待他人和社会。二是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实施家庭教育。父母双方的观点和态度的一致是很重要的。需要父母在与孩子交流之前做好讨论沟通,达成一致性意见后再与孩子沟通。三是父母需要不断学习,陪伴孩子并与孩子一起成长。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四是要加强与孩子的亲子沟通。父母需要学会并运用语言表达负性情绪,并教会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用语言表达负性情绪比用行动表达负性情绪的伤害轻微。五是父母相对稳定的情绪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的人格健康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这更需要父母去学习和成长。五是父母要当好孩子的“心理医生”,如善于发现孩子的心理偏差,学会欣赏、赞美孩子,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提出合理的期待,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给孩子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高中生小美的“心脏病”

  小美是一个高中的学生,性格很活泼开朗,经常约着同学和朋友一起出游。恰逢暑假去黄岛玩,经过海底隧道时,小美听朋友说,有人经过海底隧道时会觉得胸闷心慌,感觉很害怕,询问小美有没有过类似的感觉?小美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过了一会,车子可能快到海底隧道的中部地带了,小美毫无缘由的觉得紧张起来,自觉不自觉的有点胸闷,心跳快,下意识的用手摸摸胸口,竟然胸闷的更厉害了。并向同学寻求帮助“我怎么有点胸闷,喘不动气。”同学一听也很紧张,赶紧让小美深呼吸,在朋友的指导下,小美经过几次深呼吸后,情绪逐渐稳定一些,胸闷也有减轻,当车子开出海底隧道时,小美的胸闷感觉就基本没有了。当天,小美一点玩的心思也没有,第二天自己赶紧到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一点异常结果也没有,医生也说没问题,说可能是偶尔的不舒服,不用放在心上。但小美自己心中暗自嘀咕,我都那么难受了,怎么能没有异常呢?没隔几天,小美坐车路上,遇到大堵车,快迟同学约定的时间快到了,但车子迟迟挪动不起来,焦急的不得了。毫无预兆的,胸闷心慌感再次出现了,还是像上一次一样,胸闷,喘不动气,心跳快,心脏好像要跳出来,感觉自己是不是快要憋死了,这种感觉太可怕了。这是怎么回事?这个疑问,犹如一个黑洞,在小美的心底扎下种子。而那些症状,也时不时的光顾,对她的心情、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后来经过多方了解,小美来到了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就诊。经过医生根据小美的表现,得出为“惊恐发作。

  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姜桂兰主任介绍到,惊恐障碍症的发生与心理和精神方面是息息相关的,如果长期内处于多方面负面情绪的影响之下,会造成心理的防线降低,这样就会导致在各种负面的情绪积压过多,到达一个顶点之后,就会彻底的对身边的环境或者事物产生惊悚、恐惧、畏惧等多方面的情绪,从而造成惊恐障碍,这样对心理的建设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情况。另外,惊恐障碍的发生和日常的生活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比如可能会出现突发性的事故、事件等会给朋友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刺激到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另外,生活脚步的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使人们长期处于消极的情绪中,这样也是对情绪造成很坏的影响的;以及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改变等这些方面都是惊恐障碍症的诱因。

  惊恐障碍具有以下几个临床主要特点:(1)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特定环境,发作不可预测。(2)发作时情绪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并有濒死感等。身体上有许多自主神经症状,比如头晕、心慌、过度换气、胸闷、窒息感、眩晕感、震颤、手脚麻木、手抖、出汗、面部潮红或苍白、胃肠道不适、步态漂浮感、喉头堵塞窒息感等。也可有人格解体与现实解体等体验。患者对以上的感受,继发出现担心摔倒、担心出现死亡后果、担心精神失控与精神错乱等思想。继发的负面思想会加重惊恐障碍发作,把疾病推向高峰。(3)发作间期无其他症状,心身与社会生活工作基本正常。因惊恐障碍发作时,患者十分难受与恐惧,又无法摆脱。所以多数人都有害怕再发作的精神焦虑,从而回避可能引发症状发作的场合或活动。

  对于治疗结合就诊者的表现,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所选择的药物为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在这些药物的帮助下,改善情绪。有不少就诊者一听到服药,就会担心药物副作用,以及会不会对药物有依赖等问题。姜桂兰指出,现在常用的都是新型的抗抑郁药物,除了常见的口干、便秘等,基本上没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对出现药物副作用者,一般通过药物逐渐加量,患者对药物都会有较好的耐受性。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根据患者的表现,结合心理治疗,很多患者可以停用药物的。所以没必要担心是否会出现药物依赖,而是要把重心放在自身恢复和调节上。同时,要认识到惊恐障碍症属于心理性的疾病,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尽量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保持心情的愉悦,不要让自己长期的处于消极的情绪之中,以防患惊恐障碍症,另外,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什么突发性的事故,也不要过于惊慌,要沉着冷静的面对,给自己正能量。

  最后,如孩子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问题,还要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就诊时最好父母能陪同孩子一起过来,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为进一步向社会普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知识,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将于2018年10月10日(星期三)9:00-11:00,在青岛市市北区新业广场举行“世界精神卫生日”大型义诊宣传活动,现场解答市民朋友咨询的问题,发放各种心理卫生科普材料;10月13日(星期六)9:00-16:00,在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安徽路32号),向市民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届时将举办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免费进行心理测试,以及参观和体验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沙盘治疗和以情绪宣泄体验等内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