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侵袭八旬老人腰椎 青岛海慈医疗集团 “硬核”技术为患者“撑腰”

2024-05-23 16:40:40 来源:  作者: 郑阳

  大众网记者 郑阳 青岛报道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龄不再是手术的“禁区”。日前,海慈医疗集团凭借“硬核”精湛的医疗技术、细致入微的围手术期管理,成功为八旬高龄脊柱骨髓瘤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肿瘤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手术,帮助患者重拾生活的希望。

  骨髓瘤作为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对脊柱骨质的破坏性极大,尤其对于高龄患者,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更是成倍增加。

  年过八旬的患者刘先生半年前检查出患有骨髓瘤,全身多处骨组织均有溶骨样破坏,尽管已进行了标准化的药物治疗,但仍然未能阻止病情的进展,在一周前,患者突然出现下肢麻木乏力,并逐渐出现了大小便的失禁,丧失行走及排便功能,确认为骨髓瘤导致胸腰椎骨破坏,最终导致脊髓损伤。患者需要进行长节段的脊柱肿瘤切除、椎管减压以及内固定手术,由于患者高龄,手术风险大,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患者和家属来到集团脊柱外科就诊。

  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基础性疾病,曾因肺炎导致呼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患者已经完全丧失了下肢运动功能及大小便排便功能,仅有下肢部分感觉功能残存。严重的病情给医疗团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杨希重主任团队仔细研究患者病情后,为患者制订了个体化的医疗方案,组织呼吸与危重症(肺病)中心、麻醉手术科、肿瘤中心、血液科、内分泌科及心内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共同对患者病情进行了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治疗及康复方案。

  由于患者存在多节段的椎体骨破坏及脊髓损伤,手术中除了需切除骨髓瘤瘤体组织外,同时还要完成病椎椎体内的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以及个性化螺钉置入,集团脊柱外科团队不断探索和创新,借助院内先进的设备,首先建立3D打印模型,精准复制出手术节段的骨结构,利用先进的3D手术机器人技术及术中导航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通过数小时的悉心手术,手术团队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2周内,脊柱外科医护团队帮助患者依次安全渡过了感染、低蛋白血症等关键时刻,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明显恢复。

  集团脊柱外科杨希重主任专家团队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近年来,集团注重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了与南京鼓楼医院、北医三院、天坛医院等国内一流医疗机构的合作,成立邱勇院士工作站,不断提升医院的专业水平。集团脊柱外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郑阳